【大荔文学·散文·杨梦宏】乡愁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053
乡愁
杨梦宏/文
我一生中引以为傲的诸多事中,有一件就是师范毕业统分到国营大荔农场子弟学校任教。一个农村孩子,来到国营大企业,有一种井底之蛙大开眼界的感觉,大型联合收割机,一字排开几十辆,奶牛成群,楼房林立,松柏冬青路边整齐排列,居住环境干净舒适,有与大城市媲美的下水道系统不会出现居民住户顺门泼污水的现象;人人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素质高雅,精神生活丰富多彩。我在这里安居乐业,一呆就是二十七年,若不是教育改革,取缔企业建校机制,我还会一如既往地过着我那田园牧歌式的教书生涯,这里就是我的第二故乡,这里浸泡过我的青春,这里留下我奋斗的足迹,这里有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朋友、同事、战友。
蓦然回首1959年,恰逢我国三年自然灾害困难前期。两间破瓦房,两个复式教学班,两名教师,放飞着几十只雏鹰。这就是刚诞生的大荔农场子弟学校。当年的创业者曾伏案于冰冷的泥凳石桌,披寒星,伴月光;曾手蘸清水写字,磨出血泡个个,滴出梅花朵朵;曾冒阴雨,踏泥泞,到偏远连队接送学生;曾带领“红领巾”栽树、搬砖、平整校园。他们坚信,只要播下种子,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光老人的脚步跨入80年代初。大农子校已有在校生1600余名,分小学部和初中部,共九年级。校园楼房林立,操场平阔,各种设施齐备。
改革的春风醉人心,广大教职工更奋进。广大教职工发扬农垦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与天斗,与地斗,默默无闻地耕耘在这片荒凉的盐碱滩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他们深知,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是一条河。教师通过函授、自学、电大等多种进修形式,学历达标率达到国家要求。正是他们在教学第一线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大农子校由小到大,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据不完全统计,累计有四百余人考入大学,其中已有三十余人成为高科技科研人员,另有研究生二十余人,国家高级职员二十余人,大专以上院校任教的高级知识分子四十余人。还有三十七人目前正在农垦战线各单位担任中层以上领导职务。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这累累硕果,无时无刻不在鼓舞着每一个教职工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
往期回顾:
作者简介
杨梦宏 中学高级教师,渭南市作协会员,大荔中学校刊《冯翊学刊》《啄泥》文学报主编。干平凡的工作,不甘于平庸的人生。教学之余,笔耕不辍,先后出版《中学语文教与学实用手册》及散文集《火红的石榴树》、《桃李芬芳》、《杏坛岁月》,校本教材《大中新燕啄春泥》。散文《外婆的童谣》曾获第四届路遥文学奖;主编大荔中学政教工作宣传册《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多次被评为模范班主任、明星教师、先进个人。多次演讲获奖。组织辅导的扬帆文学社、红太阳剧社,啄泥文学社学生参加全国各级作文竞赛多次获奖。担任班主任所带班获“陕西省模范优秀中队”、“渭南垦区模范班集体”。在“百家碎戏”《儿子、女儿、女婿》和《傻老太进敬老院》中饰演主要角色。
总编:夏春晓
副总编:邢根民
顾问:马行健 张仕德
主编:李跃峰
编辑:张爱玲 高华丽
主管单位:大荔县作家协会
投稿邮箱:879101005@qq.com
备注:长按下面二维码关注
敬
请
关
注
杨坚故里,美丽大荔。
原创高地,温馨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