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忠厚‖打井岁月
“长长的麻绳在空中飞行,油光的滑轮在吱吱奏乐......”这些打油诗‖‖一样的句子,是自己70年代初“学大寨”,打井岁月,辛勤劳作时的真实生活写照。
在那如火如茶的岁月,农业,农民,农村工作,受到毛主席老人家的高度重视。一个取得政权的政党,八亿农民的吃饭问题,一定解决好么!怎么办,七沟八岭一面坡的大寨人,硬是靠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创造出了改造自然条件,层层梯田平展展,亩产过“纲要”,人人得温饱的巨大成绩,成为继“工业学大庆”后,全国又一面高高飘扬的红旗。
刚刚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这个伟大组织成员,且担任大队付支书,民兵连长的我,血气方刚,不甘落后。但是,面对自然条件较好,平展展的近千亩水浇田,汗地处在县城上游,丹惠渠水从头上浇来,人称“白莱心”,旱涝不愁,给城市居民长期种植蔬菜,满足所需的粮菜间作队,学大寨的任务,该如何完成,一桩心病,困扰着大队班子成员的心,到底何去何从?
1972年5月,我们民兵连的3位正副连长,参加公社组织的渭南双王学大寨经验回来,一个肥肉上加膘的大胆设想从我们几个年轻人的讨论中出来,我们总得为这个时代的运动做点贡献吧!不能只看不干,考虑到天大旱,丹惠渠水源短缺,上下争水,特殊年份,我们的土地,也有缺水的问题,双王渠水双配套的经验,正好适合我们大队的实际,何不从打井入手,切切实实给大家办点实事?三个小队,由三个民兵连长挂帅,排长负责,打三眼机井的想法,得到大队党支部和社员的支持。
年轻人么!雷厉风行,三个自然村土地的最上游地方,竖起了5米长,10公分粗的3角架,挂上滑轮,风风火火的打井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下边用打井把式做的水泥浇注的井圈,边挖土,井圈边下沉,保持均衡即可,上边的井架负责出土的运输。挖到一米左右,边挖边砌砖,让挖好的水井保持坚固耐用,周而复始的辛苦劳作,功夫不负有心人!当井打到9米左右,见水后,安装上水泵,边挖边抽水,直到水抽2一3个小时,也不停的时候,打井工作才告结束。
望着地下喷出的白花花清泉,我们打井月余的青年民兵,连同本村社员,心里说不出多甜蜜!
往事如烟,随风而散,但记忆中的故事依然历历在目。
程忠厚,男,商洛市公安局商洲分局退休干部。喜爱文字文学,工作之余,有数篇豆腐块散文在有关刊物,报纸副刊发表过。
晒丹凤,你也可以秀
文学顾问:孙见喜 木南 东篱 远洲
主编:丹凤晒晒
责编:方子蝶 张芬哲 白月光 曹苌茳
校对:邻家小妹
自媒体支持:淮安文学坊 无言年华
温暖相见 家在商洛
大乾州 新新文学
力荐悦读 松风阁语
作者往期作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