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一个人从生到死的秘密。

作者:三三
大家好,我是三三,一名瑜伽康复师。
偶然一次看《铿锵三人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教授李玫瑾(研究犯罪心理学的专家)在节目里说,一个人同时具备高学历、低情商,其实一点都不奇怪,因为情商和智商,本来就是两个东西。
李教授说她接触过不少情商几乎为零的人,这些人几乎不知道同情心为何物,也完全理解不了类似同理心、善良……这样的概念。
李教授认为这是一种生理缺陷。在她看来,情商缺陷,跟智商缺陷,病理不同,但道理是一样的,只不过智商有缺陷的人,容易被别人辨识而已。
有人聪明,就有人愚钝;有人情感丰富细腻,就有人情感淡漠苍白……
听上去是这个理。毕竟,我们周围,不乏动辄就感动得流泪的闺蜜,也不乏刁钻刻薄、心如钢铁的“婆婆”~~
情商,一度被认为并不存在,一度又被认为和智商同属一个东西。现在,情商确实存在,并且是和智商彼此独立的存在,甚至地位更突出,基本已是定论了(在小范围内大概还有争议)。
很多概念看上去普通,其实仔细掰扯掰扯的话,还挺有意思的。
今天我们就来掰扯几个“概念”。
➤觉悟
我们中国有很多词汇,它们有个共同点,就是后一个字,往往比前一个字更重要。比如聪明、智慧、学习、觉悟……第一个字通常说的是手段,基础,或条件,第二个字才是目的。
比如觉悟这个词。
我们经常说“跟着感觉走“,其实“感”和“觉”也是两个不同的东西。“感”主外,调动的是人的情绪;“觉”主内,调动的是人的心智。
因为“觉”需要调动智性的参与,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其实是处在一个有感无觉的状态。
生活中,我们对很多现象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无知无觉”。这不是因为我们麻木,而是大脑为了节省能量,把绝大多数它认为对我们无用、无趣的信息屏蔽了起来。此时的我们彷佛处于待机状态,只须感应,而无须觉知。
的确,太多的东西我们已经见怪不怪,能够刺激我们感官的东西实在不多,而能够刺激我们的心智、促使我们觉悟的东西,就更少了。
然而“觉”却是一个好东西。对于“觉”,我们理应保持一种刻意。
当某个东西——可能是一个现象,可能是一幅画,可能是一句话,可能是任何东西——让我们怦然心动,让我们产生了专注、警醒,甚至恍惚,这时,我们一定要把这个“觉”重视起来。这是大脑在提醒我们:有需要你认真对待的东西出现了。
“觉”的出现,往往时间极短,稍瞬即逝。鉴于它是如此的稀少,当它出现时,请一定不要错过。紧紧抓住它。
那么,抓住以后,怎么办?
仅仅有“觉”,还不够。它只负责开启我们心智的窗口,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探究它背后的力量,搞明白让我们心动的缘由,或力量,究竟是什么。
这个探索究竟、明白缘由的过程,就是“悟”。
觉悟,先有觉,而后又悟。
在现象层面,万事万物能给我们的最多提示(恩赐),就是“觉”了,不可能再多。更多的,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去思考,去冥想,去践行……
至于能悟多少,并不重要。悟即修行,悟即求真。而求真的路,自有善、美相陪。觉悟过程的本身,即是愉悦,即是结果。
➤健康
再聊聊健康这个词。
健康,健是有力,稳定,所谓强健有力;康是通达,通透,所谓康庄大道。
具体到我们的身体,就是:健,负责我们身体的“力”;康,负责我们身体的“气”。
我们古代的祖先特别智慧,他们很早就知道,健康,是“力”和“气”相辅相成、彼此呼应的结果。
但健和康还是有所轻重的,毕竟康才是生命的根本。一个人有气无力可以,有力无气可不行。
再罗列几个关于“健”、“康”的反义词:弱、痿、废、蔫、堵、阻、绝、断……
生活中,水、电断了,下水道堵了,粮油供应不上了,交通堵塞了……都会给我们造成困扰。身体也是一样,为我们提供动力的“健”,为我们提供生气的“康”,我们都要重视起来。
有些人容易把力量和健康划等号,以为只要是锻炼就会对健康有利,就会对身体好,这个认识,是有误区的。
因为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其先后,方可近道。
哪怕是泡杯茶、炖红烧肉这种事,要做好它,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步骤和程序。而人的身体是一个异常繁复的系统,结构非常复杂。在不了解身体的情况下,对身体施加任何的“运动”,其实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因此建议任何人,在对身体“做什么”之前,最好是对身体先有个大致的了解,确切地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又有什么不能做。
那么,不是很了解身体,又特别想对身体做点什么,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呢?
答案依然是:控制住自己,什么都不要做。尤其是涉及力量较多的运动,更要小心。要知道,即便是呼吸、走路、骑自行车……这类常见“运动”,很多人的模式,都或多或少是存在问题(隐患)的。
至少,不做不错呀。像夜跑、冬泳……这类的“运动”,就属于一做就错的事情。
➤健康值
再来说说健康值。
假想有一座100米的桥梁,桥的一头是A,另一头是B。我们把桥梁每隔10米分成一段,一共分为十段,从A这头开始,一直到B,大概就是A-1-2-3-4-5-6-7-8-9-10-B。
我们粗略分配下,假设A是健康,1-2-3是亚健康,4-5-6属中度病症,7-8-9属于严重,10命悬一线,B死亡。
从这个分配可以看出,正常情况下,人的健康,从健康A,到亚健康1-2-3,再到中度不适4-5-6,再到重度不适7-8-9,最后到生死关头10,直至死亡B,中间其实是有一个很长很缓慢的过程的。
跟任何东西的成长一样,病情也需要发育,也需要成长,它也需要时间,需要环境,还需要人给它提供营养。如果发现得早,及早干预,疾病就会夭折;干预得迟缓,疾病也可以被抑制;如果不干预,病情就会持续发展、升级、变异……
问题在于,处于亚健康的1-2-3,大多人几乎感觉不到,即便有所感觉,也认为问题不大,如此也就很难引起人们的重视。等到了中度症状的4-5-6,患者已能感觉到身体的各种不适,但总体还能应付,还能行动,这个阶段的患者,有人会求医问药,有人会得过且过。等再到了7-8-9,病情规模已经很大,此时病人会持续受到疾病的攻击,已经很难进行正常生活……
一般到了7-8-9这个阶段,患者住院、手术……已是不得已的选择。
通常我们所说的疑难杂症,就大多出现在4-5-6这个阶段。当然,病根在1-2-3就种下了。
所谓疑难,就是病人身体各种不舒服,但是到医院问诊、拍片,又什么都看不出来,因为还没发展到器质性病变。
这个时候,病人和医生,都很无奈……
医生:我什么都看不到,怎么给你确诊呢?
病人:你没看到,我已难受成这样;等你看到,我得难受成啥样?
所以说,疑难病症的治疗,医生个人的经验、见识,往往起决定性作用。
➤代偿
我们的身体,一个部位出现问题,基本都是因为这个位置做了太多的代偿工作。
我们身体做的每个动作,都有一个承担主动发力的主动肌和辅助发力的协同肌。当主动肌因为某种原因(通常是不良习惯)变得薄弱,协同肌就会被迫承担起主动肌的功能。
这就是代偿。
代偿机制一旦形成,主动肌就会越来越弱,协同肌则会越来越“强”。如果任其发展,主动肌就会逐渐彻底停止工作,进入僵死状态,而协同肌因为不堪重负,最终也会进入僵死状态。
代偿是个普遍的现象,比如A、B、C三人同做一件事,A有不得不做的事情,但能力弱。B、C和A无法分开,A完不成工作,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这个时候,B和C只能硬着头皮往上顶。
现实生活中,假如A总是不给力,B、C可以选择跟A分道扬镳,另起炉灶。但身体不能这样,A越不给力,B、C越是要替A工作。结果只能是A越来越弱,B、C的负担越来越重。
我们的身体有很多系统,系统之间彼此关联,牵一发而动全身。A拖累B、C,导致ABC系统告急;接下来,就是ABC影响相关的兄弟系统,比如DEF;这些相关系统接着影响其它相关系统……如此,整个身体进入一个负循环。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方向,或好或坏,或进或退……这个方向,我们可以把它叫做趋势。趋势就像重力一样,拽着事物向某个目标奔跑。趋势一旦形成,如果不试图改变(比如接收外力影响),它的方向就不会发生改变,更不会逆转。
身体也是一样,一旦形成某种趋势,就会被趋势带着跑。
我们的身体每天有无数的动作,代偿几乎时时刻刻都在发生。但是代偿本身并不可怕,很多时候,它甚至是必须的、不可缺少的。我们要做的,是正确的引导,使代偿为我们服务,又不致发生不好的结果。
所以,了解自己的身体,知道自己的身体处于什么阶段,非常有必要。
我在瑜伽教学的过程中,经常遇到“完美代偿”的案例。
所谓完美代偿,就是一个人在评估的时候,浑身上下没有一处好的地方,可是他的身体又没有什么明显病痛。
就好像一座七扭八歪的房子,房子里的每个支撑、每根柱梁都是倾斜的,但是由于各种乱七八糟的倾轧以及奇奇怪怪的力的作用,房子还安然矗立着。
这种房子跟“健康”“正常”房子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它随时可能因为一个小的事故,而引发多米诺效应,进而导致建筑整体的坍塌。
所以,“完美代偿”这样的体态,任其发展的话,其身体结构只会越来越“奇怪”,不知在什么时候,危机就会一触即发。
这种案例在纠正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不舒服、像“练错了”的感觉。因为积重难返,纠正不是一次两次就能搞得定的,复杂结构的改变,只能是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来。
这就会导致:1、之前的完美代偿,在短期内发生改变;2、在改变的过程中,身体会因为往正确方向发展,而出现其它问题,有些问题还很严重;3、患者如果不清楚原因,就很容易理解为:训练方式错误——但实际并不是。
这就好像,给平静的池塘仍一把鱼食,鱼儿就从水底游上来一样的。很多隐藏的问题在深处,无机缘,不触发。但如果一直不触发,最后又会酿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道理”不是用来懂的
网上近年盛传的一句话:懂得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这话,你可以说它对,也可以说它错。正方反方,都有道理。
这句话看似普通,实则耐人寻味,也怪不得它可以火起来。
说它对,是因为“懂得道理”和“过好这一生”,二者并不必然构成因果关系,逻辑上并无大碍。
说它模糊,是因为这句话的每个字看上去都很普通,但几个概念凑在一起解读,又很容易出“毛病”。
比如“懂得”。到底懂多少才算懂?你说懂,你就真的懂?
比如“很多”。很多究竟是多少?到底几多算很多?
比如“道理”。哪些道理才算道理?谁说了算?
还有,像过得好,还是过不好,这个也很难定义,日子过得到底怎样才算好?
是以乾隆皇帝为标准,还是以谁为标准?
还有“一生”,这个概念也很大,通常是指“一辈子”……
总之像“懂得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类话,还真不能较真,马马虎虎地理解就可以了。比如可以把这句话理解为一个学子的感慨:唉,学了那么多东西,目前还是混得人模鬼样的不咋地,不知道未来会怎样?
但我今天想说的是:只是懂道理,可不可以过好这一生?
我认为——不可以。
因为道理不是拿来“懂”的,是要拿来用的。
如果不会用,就说明“道理”并没有真正懂。
很多时候,知与行,懂与用,知道与做到,理论与实践……前者与后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这个鸿沟里,有太多隐性默会和言语道断的知识,有太多只能靠个人天赋和亲手打磨才能领悟的技能,有太多只能靠疼痛和肌肉刻意练习才能形成的模式记忆……鸿沟里的东西,书本里没有,师父很难言传身教,除了自己身体力行,别无他法。
所以,只是“懂”一些道理,“知”一些套路,是不够的。就像有句话说的:能力是摔打出来的,伟大是煎熬出来的。
在手术中学习手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这个是硬道理。在此基础上先尽人事,至于过得好还是不好,用几年还是用一生,则听天命。
到这里,这篇文章就该结束了。
希望我们每个人,在人生路上,都能珍惜“觉”“悟”,了解“健康”,把握“健康值”,避免有损“代偿”,知“道”,更行“道”。
此处代表分割线:
知道大家都想听子鱼姐的故事,我就讲一个吧。
有次跟子鱼姐聊天,说起有些人非常聪明,聪明到什么程度呢?
子鱼姐说:只要粘上毛,就比猴子都精。
这句话,我笑了大半天。
太生动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