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医院感染危险风险评估
检验科医院感染危险风险评估
一、 检验科危险因素
检验的标本具有传染性: 患者的血液、 体液、 分泌物、 排泄物
等标本中含有不同种类的病原微生物, 均具有传染性。
工作环境污染: 每天频繁的接触大量标本及患者, 特别是患有呼吸道
疾病, 肝炎、 结核病等传染病, 患者通过咳嗽、 打喷嚏等会引 起环境
空气污染。 标本处理不挡, 如外溢、 标本离心操作时形成的气溶胶等
造成的空气、 物表、 地面污染。
二、 消毒隔离、 无菌操作不严。
三、 工作人员 防护不到位。
四、 物体表面及检验仪器污染。
五、 医疗废物处理不当:
医疗废物未按分类收集, 如采血针、 吸管、 针头等损伤性废物
未用利器盒收集, 与感染性混装, 患者用后的棉签随地乱扔现象, 直
接造成环境污染。 容易发生医院感染的。 检验后废弃的标本, 血、 尿
细菌标本, 培养基、 细菌鉴字条, 药敏条; 自 动分析仪的废物是重要
的传染源, 若处理不当, 易引 起医院交叉感染。
针对检验科医院感染危险风险评估的防范措施
一、 健全组织, 加强管理: 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 会, 配备专职人员 ,
建立健全全院感染管理三级监控网络, 完善管理制度, 检验科成立医
院感染管理小组, 科主任负责, 抓好医院感染管理落实工作。 每日 随
查, 每周定期检查, 感染办抽查、 督导, 并定期考核落实工作。
二、 加强学习, 提高认识: 科室每月 组织全科人员 学习医院感染管理
相关知识, 提高认识, 掌握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法规、 制度、 职责及工作流程, 感染办定期培训,
现场示教卫生洗手, 个人防护用品的穿戴顺序, 对新上岗人员 要进行
医院感染知识岗前培训, 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使每位工作人员 把医院
感染管理控制工作落实于日 常工作中。
三、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静脉采血必须达到
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 微量采样必须达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 皮肤
消毒范围为 5cm× 5cm, 消毒时, 以穿刺点为中心, 用碘伏由内向外旋
转涂抹共 2 次, 1 个棉球只涂抹 1 次, 检验报告单填写后经电子微波
消毒后发放, 避免交叉感染发生。
四、 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加强自 身防护: 工作人员 在工作中必须
衣帽穿戴整齐, 操作时戴口 罩、 一次性手套, 必要时穿隔离衣。 严格
洗手和手消毒, 洗手按卫生洗手七步法, 手消毒用速干手消毒液搓擦
消毒, 需用皂液流动水洗净。 水龙头最好选用非手动开关。
五、 保持环境、 物品清洁: 每日 坚持常规消毒, 每周彻底清洁消毒 1
次。 室内空气, 物体表面用紫外线灯管照射消毒每日 2 次, 每次 1 小
时, 操作台面、 采血台、 检验接收窗台、 门把手地面用含氯消毒液擦
试每日 2 次。 遇污染时随时消毒, 如标本外溢, 器皿破裂时, 应立即
用含氯消毒液洒于污染物表面, 作用 30 分钟后再擦拖, 然后将擦布
或拖把浸于上述消毒液之内 60 分钟, 冲洗悬挂晾干备用。
六、 对各种污染的仪器消毒: 对直接或间接触检验标本的器材均视为
具有传染性, 应进行消毒处理。 显微镜、 离心机、 酶标仪、 血细胞计
数仪、 生化分析仪、 血气分析仪、 冰箱、 培养箱等局部轻度污染, 可
用 2%碱性或中性戊二醛溶化擦拭, 污染严重时, 可用环氧乙烷消毒
七、 医疗废物的管理: 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和《医疗废物
分类目 录》 实施分类收集, 专人运送, 登记, 按规定的时间、 路线、
运送, 焚烧处理。 对废弃的标本, 如: 尿、 胸水等液体标本按 1∶ 100,
即 1ml 标本加入 100ml 含氯消毒液, 搅拌后作用 2 小时入厕; 各种实
验室细菌标本培养基等, 应高压灭菌后, 装入黄色袋内专人运送焚烧
处理, 记录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