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古代奇案故事,偷梁换柱
沂水县某村有个姓李的人,家中比较富裕。李某有个表弟姓范,是个多年不第的秀才,在李某家中做账房先生。李某的身体一直不太好,刚过了三十岁就旧疾复发突然去世了。李某当时还没有孩子,所以他去世后家中就剩下妻子王氏一人。
王氏年轻貌美,李某的族人想霸占他的遗产,认为王氏一定不会安于守寡,所以就一起严密地监视王氏。只要抓到她和别的男人胡来,这样他们就能名正言顺瓜分李某的遗产了。李某的族人这样想,王氏后来还真就和范某好上了,没多久竟同床共枕起来。
李某的族人打探到确切消息,某一日范某又和王氏睡到了一张床上。于是李某的族人就买通了李某家的仆人,他们里应外合,趁范某和王氏不备突然闯进了屋里。于是范某和王氏被抓了个现行,李某的族人未等范某和王氏穿好衣服就用被子将他们裹起来送到了官府。
可是当时由于时间太晚,县衙已经关门了。所以巡查的差役就将范某和王氏暂时安置到了班房里,等到第二天天亮再上报给县令,李某的族人则坐在班房外等候天亮。此时范某的妻子得知丈夫被捉奸的消息,于是就赶紧跑去找表哥林某求救。林某是当地有名的讼师,非常擅长诉讼之事。
范某的妻子哭哭啼啼找到林某,林某一听这不是什么大事,于是就让范某的妻子解开头发披散开,然后就带着她去了县衙班房。林某在当地颇有威望,所以差役们都知道他的大名。一看林某来了,差役就恭恭敬敬地问他:林先生深夜前来有何贵干?林某指着范某的妻子说:这是我表妹,刚才送来那个男子是她丈夫。我表妹听说她丈夫被捉奸打死了,要死要活的。我跟她说不可能她不相信,非得亲自看一眼才放心。
说完,林某就塞给了管事的差役几两银子。差役见钱眼开,拿了银子笑嘻嘻地跟林某说:既然是先生的表妹,这个面子当然得给。说着就打开门,让范某的妻子进去了。范某的妻子在班房里待了一会儿,然后又哭哭啼啼地走了出来。怎知第二天开堂审案时,李某的妻子却变成了范某的妻子。丈夫和自己的妻子睡在一起,当然就不能算作奸犯科了。
只是还有一点疑惑,那就是范某和妻子为何会睡在别人家的卧房?当县令问起时,范某便按照林某的交代说:我表哥死得早,而嫂子又比较年轻。我在表哥家里做账房先生,为了躲避嫌疑,所以就把妻子带去同住。县令一听也比较在理,于是就判决范某无罪释放,而李某的族人则因为诬告被打了几板子。
至于李某的妻子为何变成了范某的妻子,原来这偷梁换柱的主意是林某出的。昨晚林某让范某的妻子披散开头发,是为了掩人耳目。林某在路上特意跟范某的妻子交代,让她进去后把李某的妻子换出来。由于当时天色比较暗,所以等范某的妻子把李某的妻子换出来时,并没有被差役察觉。李某的族人也都被蒙骗了过去。
一桩作奸犯科的案子,就这样变成了子虚乌有的事。李某的族人费尽心机,本想着能瓜分一笔钱财呢,谁知到最后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还挨了板子。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到最后反倒是自己吃了亏。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婪一般是没有好下场的。
而范某虽然也有过错,但是男欢女爱很难说清楚道明白。范某在林某的点拨下,虽然也有贼喊捉贼的嫌疑,但李某的族人也并非善良之辈。若不是为了李某身后的巨额遗产,想必李某的族人也不会费尽心机去捉奸。这真是应了蒲松龄先生那句话,所谓“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是也。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