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乾州蕞娃:《主角》中的关中方言(四)
【前言】人们常说,语言是文化的“活化石”。现在,我们却面临着乡土方言消亡的尴尬。一方面,随着普通话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讲普通话。另一方面,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在农村的人口越来越少,讲方言的人也越来越少。讲普通话方便人们交流,这是国家的战略,也是一件促进人们更好交流的好事情。但是,语言的生命力在于使用,如果一个方言使用得越来越少,就难逃衰落的命运。如何在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及其代表的文化之间求得平衡,寻找到最大公约数,便成为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
《主角》中的关中方言(四)
乾州蕞娃
(61)“隔席就把蒸馍抓去了”,形容做事不讲究规则,出手快。乾县人讲究“隔席不搭话”。
(62)“骂得可攒劲”:形容骂得带劲、解恨。
(63)“拽货”,大约是因为生活舒适而得意、风光的意思。
(64)“胳肢(ge zi)窝”,腋下的意思。
(65)“吃人下眼食”,意思是被人家瞧不起,用下眼观看,和“用上眼观看”是相对应的,所以就有了“抬抬眼”,这些人“凑红灭黑”。
(66)牛百叶,即牛胃中的瓣胃,牛是反刍动物,与其他的家畜不同,最大的特点是有四个胃,分别是瘤胃(俗称毛肚)、网胃(蜂巢胃)、瓣胃(百叶胃,俗称牛百叶)和皱胃。牛百叶可以作食物材料,一般用作火锅、炒食等用途。广东人饮茶时也会把它蒸熟当点心。
(67)刨揽(bao nuan),意思人们为了谋生而忙碌奔波,辛苦劳累。
(68)烈倔:性子暴烈,也指那些不折页、不听话的刺儿头。
(69)“球咬蛋”,难缠的意思,乾县人也做“球咬腿”“球难缠”“球难翻”。
(70)“摇铃”,乾县人的意思是传遍了、传响了,一般都为贬义。
(71)“棉大衣有包浆了”,这一说法很文雅,意思是由于长期不洗,污垢已经明光发亮了,用乾县人的话来说“都可以擦洋火了”。
(72)“蝇子拄拐棍都爬不上去”,形容头发梳得很光滑,用乾县人的话来说是“滑到蝇子绊倒虱子”。
(73)“斗戏”,结合上下文理解应该是把没有本子的老戏一点点朝起拼对着,乾县方言也讲“斗”,是拼凑的意思。我们以前有一个老领导,每次周五开会总结本周的时候总会说到“现在我给咱(za)把本周的情况dou一下”。我一直不晓得这个字的写法。看了陈彦老师的这个写法,我有查了一下字典才知道“斗”是一个多音字,有两种读音“dòu”和“dǒu”,其中读作“dòu”的时候,有一种解释为“ 拼合,对准,凑近”,常见的词语为“斗眼”。
(74)“眉高眼低地看人呢”,乾县人也说“眉高眼低”但意思稍有不同,乾县人经常说“不看别人的眉高眼低”,意思是不再受别人的气了。乾县人认为那些势利之人“凑红灭黑”,曾经有人写了一句“眉高眼低,凑红灭黑无尊严”。
(75)“砸刮”,发牢骚,抱怨,大多是背地里表示不满。
(76)“嘴上能挂个夜壶”,噘嘴生气的样子,乾县人的说法是“嘴上能栓个驴”,有时候也说“嘴噘得能挂个电壶(热水瓶)”,相对来说比原文中的说法能文雅一些。
(77)“一身贼骨头,不偷都像贼”,乾县人说别人不大方、不展页,“装贼不像绺娃子”。
(78)“鼻流鼾水”,留着鼻涕、哈喇子,这是很多小孩或者老人都会出现的让人不忍目睹的丑状,乾县人说“鼻淌涎(ha)水”。
(79)“二道毛”,(1)不干正事的人;(2)女子发型之一,发短,一般都是剪齐到耳垂的那种。
(80)“半吊子”,(1)对某些知识只有一个粗略的、肤浅的或者零星的认识,也指技艺不熟练的人。(2)不通情理,说话随便,举止不沉稳的人;(3)做事不仔细,有始无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