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门匾额
上党门书法赏评
2018.08.11 弋珩 阅读 418高山流水(古筝版)
上党门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长治市西大街的府坡街北端,是隋代上党郡署的大门。上党门始建于隋开皇年间。唐玄宗李隆基任潞州别驾时,在衙署内大兴土木,增建飞龙宫、德风亭。最盛时亭堂楼宫有280余间。金元之际毁于兵火。明洪武三年(1370)重建上党门门庭,后又增建钟鼓楼。弘治三年(1490)重修。1932年再次重修。建国后1961年由周尧青先生重新题写《上党门》、《风驰》、《云动》三块匾额,且保留至今。
《上党门》、《风驰》、《云动》三块牌匾均由我的历史老师周尧青先生所题。先生用隶书题之,其点画绵厚、圆劲、舒展,且富有弹性。结体方整、雄浑、宽博、大气,彰显着上党人的沉着、睿智以及憨厚的风格特征。章法自然天成,上下款斜角对称、齐平,使得整体画面空间对比和谐、安静、得体,极具庙堂之意,更有故宫皇家匾额之气象。倘若《上党门》的党字下面四点与上横有似连非连之意,可称之为佳品也。 崔国方赏评
上党门匾额的题写者原来是他?
土生土长的长治人,久住或才来长治的外地人,每位登临全国闻名的上党门,欣赏门楣悬挂的隶书匾额,也许会对没有看到题写者的落款感到疑惑,也许会询问:“这么好的榜书是出自哪位大家之手呢?”
其实,“上党门”这三个字是出自于我市书法家周尧青之手。周尧青当时是建西学校(今火炬中学)的一名教师。他的书法造诣很深,尤其擅长隶书。接到此任务后,周老师便研究起来怎样书写这三个字才能表现出庄严古补的风格和历史厚重的特色呢?草体字活泼酒脱却少端庄,纂体字质朴古拙识人偏少,行书字舒爽随意或欠厚重,楷体字钢劲浑厚难出生动,还是隶书字既苍劲有力斩钉截铁又端庄肃穆形象自然。“上”字仅三笔,“门”字繁体是七笔,而“党”字繁体却有二十笔,三个字笔画悬殊这么大,怎么处理才能符合审美观点呢?他想到笔画少的字笔画要写得粗壮,笔画多的字要写得细健,但粗到什么程度细到什么地步呢?这使他在纸上不停地试写起来。找到了比较适宜的比例后,他才在大张宣纸上开始练习,然后交换组合,最终选出其中的三个字作为定稿。
前几年,《上党晚报》曾举办对上党门东西两侧钟鼓楼的题额“风驰”“云动”涵义的讨论,这四个大字也出自周老师之手。这四个字与上党门三个字同是隶书却在书写时增加了灵动,更给人以有力的动感。周老师说,书法是有感情有性格的,书写的题材内容不同,展现字体的思想内涵也会不同。
退休以后,周老师回到了晋城老家。锻压厂重修临街大门时,当时的厂长牛玉庭同志派人把他接回,请他为新大门题写简化字的厂名。他同样把“长治锻压机床厂”这七个字搭配得恰到好处。他介绍说:“尤其是厂字,比锻”字少十几笔,又处在一排字最后一个,处理不好就显得空荡。
”周老师为锻压厂题写厂名时,曾抽暇回学校看望师生们。那时我正在为出刊新一期油印校报刻蜡板。我请他为校报题个辞,他欣然接受,即在张稿纸上用钢笔竖行写下了“盈科而后进”五个行书字。他告诉我们,这是孟子的话,“科”通“窠”,是坑坎的意思;水往前流淌,遇到坑就要先填满坑,然后再继续前行。这句话启示我们,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工作踏实学习,不断积累循序渐进永远向前。
周老师为上党门题匾,为锻压厂题厂名,为师生题辞,不肯留名。他从不认为自己是
法家而只说自己喜爱书法。周尧青老师离开我们已有十余年了,他高尚的人品,高超的书艺,永远是我们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