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胜联集萃:名胜与佳联,相映生辉,相得益彰
名胜与佳联,相映生辉。名胜联往往由诗联名家精心结撰、书法名家认真书写,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汇聚了不少精品力作。
一、景观
中国的山水,如果没有楹联点缀,就会被讥为“没文化”。但楹联的展示一般要依托建筑物,以自然景观为主的名山大川,楹联就缺乏用武之地。梁章钜在《楹联丛话·胜迹》中不无遗憾地说:“泰山理大物博,秀甲寰区,惜山中楹联殊少。”可能就是这个原因。而亭台楼阁集中的景区,如杭州西湖,往往是楹联荟萃,成为其中一道独特的景观。昆明大观楼,更是楼以联而闻名。
国内著名景区,几乎都有相应的楹联。如五岳之首泰山,虽然楹联不多,但南天门一联很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概:
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
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滕王阁的这副楹联,也足可与王勃《滕王阁序》同垂千古:
隔岸眺仙踪,问楼头黄鹤,天际白云,可被大江留住?
绕栏寻胜迹,看村外烟波,洲边芳草,都凭杰阁收来。
有的名胜联重在挖掘当地人文底蕴,如唐英题庐山虎溪三笑亭联:
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
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有的则抓住景点特色,如阮元题杭州西湖平湖秋月联:
胜地重新,在红藕花中,绿杨阴里;
清游自昔,看长天一色,朗月当空。
有的围绕景点的地理位置特点做文章,如济南大明湖联: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有的以气势宏大、辞情悲壮取胜,如佚名题长沙天心阁联:
游不遍七二峰衡岳,流不尽八百里洞庭,无限诗情,如此江山容我醉;
待谁反屈大夫离骚,问谁虚贾太傅前席,苍茫古意,满城风雨自西来。
名胜联不尽是写景抒情,也有言志说理,如岳阳楼联:
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或者表达对历史人物的褒贬,如杭州岳庙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当代一些新建风景区通过征联活动,产生了一批传承传统联艺又富时代气息的佳联,如获广东深圳大沙河公园凉亭征联一等奖的温本理所撰联:
大手笔凭谁,引南海潮声,涤尽尘沙清肺腑;
好风光入画,看曲河波影,分开花树映人家。
名胜联因为陈设于景区,供广大游客观赏,因此对于书法字体也有讲究。有的景区楹联用草书书写,游客认不出几个字,未免扫兴。一般以行书、楷书、隶书等容易辨识的字体为宜,如果用金文、篆字,应按前人例在题款中标注释文。
二、寺观
寺观所用楹联,从题材上讲属宗教联,大多弘扬教旨,劝人从善,具有教育意义。
佛寺向来注重楹联的使用,把它作为弘扬佛法的重要途径。历代佛寺留下不少令人警醒、发人深思的楹联佳作。如济南千佛山兴国寺联:
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
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
大山名刹的楹联,往往写得自具特色,如天台方广寺联:
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梵呗声,总合三百六十天钟鼓声,无声不寂;
月色、山色、草色、树色、云霞色,更兼四万八千丈峰峦色,有色皆空。
此联用苏东坡《赠东林总长老》“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诗意,结合天台方广寺的环境特点,寓佛法于景致之中。
郭嵩焘题天台国清寺联:
尘世任人忙,流水春风,却笑桃花误刘阮;
天台从此入,名山福地,长留衣钵继丰寒。
上联用刘晨、阮肇入天台遇仙故事,下联用天台名僧丰干、寒山典故,切其地,而联意仍不离佛教劝谕。
陈宝琛题鼓山涌金寺大门联:
能度众生,岂独潭龙知听讲;
愿闻一喝,长教海水不扬波。
上下联都用佛教典故。
有些佛教联用语亦庄亦谐,也算是“寓教于乐”,如钟云舫题笑佛联:
你眉头着什么焦,但能守分安贫,便收得和气一团,常向众人笑开口;
我肚皮这般样大,总不愁穿虑吃,只讲个包罗万物,自然百事放宽心。
今人也有不少题佛寺佳联,如叶子彤题福建清流圆通寺大殿联:
圆满注灵台,看花雨香云,海天一色烟迷寺;
通融宣法界,听钟声梵响,物我双清月入怀。
很多佛寺使用通用联,多以佛经语入联,旨在弘扬佛法,不斤斤于辞藻和格律。如:
除灭虚妄倒;
具足智慧明。
大慈念一切,
慧光照十方。
说诸佛法非佛法;
无二文殊是文殊。
道观楹联自然是体现道教特色,如真武殿通用联:
足赤踏龟蛇,万法总归三尺剑;
散发冲斗牛,五云展出七星旗。
武当山磨针井祖师殿联:
道步清虚,位登九五,金阙化身于九秋九;
德居太上,尘遍三千,皇宫毓秀于三月三。
也有些道观联写得较有文学气息,如杨学洛题抱朴道院联:
蓝桥咫尺神仙路;
丹诀流传道士家。
属道教系统的城隍庙,旧时遍布各地,面向大众,里面的楹联比道观要通俗活泼,如福建泉州城隍庙联:
阳世三间,积善作恶皆由你;
古往今来,阴曹地府放过谁。(匾额“你可来了”)
陕西岐山城隍庙联:
你哄你我不哄你;
人亏人天岂亏人。
贵州关岭城隍庙联:
进来摸摸心头,不妨悔过迁善;
出去行行好事,何用点烛烧香。
江苏常州城隍庙联:
阴报阳报,迟报速报,终须有报;
天知地知,人知鬼知,何谓无知。
有副财神庙的对联,模仿财神口吻,用语诙谐而寓意深刻:
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
不作半点事,朝来拜,夜来拜,教我为难。
当代联家康永恒题河北鹿泉抱犊寨月老殿联,明白如话,发人深思:
求我赤绳系足,其实也容易;
要他白首同心,恐怕不简单。
旧时关帝庙也很多,其中不乏名家所撰佳联,如周亮工题仙霞岭关帝庙联:
拜斯人便思学斯人,莫混账磕了头去;
入此山须要出此山,当仔细扪着心来。
彭元瑞题江苏学署关帝庙联:
兵法读春秋,必有文事;
官箴严月旦,无作神羞。
为配合寺观庄严肃穆的气氛,寺观联常用楷体、隶书书写。制作上大多采用抱柱联的形式,所用木材比较讲究,文字颜色和底色也有多种搭配。
三、书院
书院是古代最有文化的地方之一,开讲席者均为硕彦鸿儒,受业者也多为饱读诗书的青年才俊。故书院楹联,以宣扬儒家价值观为主,多用经史语,以兼具学问与才情见长。
历代书院有很多佳联传世。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经理学宗师朱熹的苦心经营,成为后世书院办学的典范。朱熹曾题一联于此:
日月两轮天地眼;
诗书万卷圣贤心。
日月是天地之眼,日夜注视着人们的一言一行;诗书是圣贤之心,蕴涵着无穷的智慧。这副楹联与那首著名的《观书有感》一样,体现了朱熹诗联的特点:善用奇喻来阐述深奥的哲理,令人回味无穷。
嵩阳书院位于中岳嵩山,地近九朝古都洛阳,宋代“洛学”创始人程氏兄弟曾在此讲学。其大门对联气势磅礴:
近四旁惟中央,统泰华衡恒,四塞关河拱神岳;
历九朝为都会,包伊瀍洛涧,三台风雨作高山。
长沙岳麓书院的一副楹联四两拨千斤,仅用八个字却获得更高的知名度:
惟楚有才;
于斯为盛。
此为集句联,相传为清嘉庆年间书院山长袁名曜出句,贡生张中阶对句。上联集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惟楚有材,晋实用之。”下联集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
朝夕攻读,是为了经世致用,在国家危难之际,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明代顾宪成题东林书院联因为体现了儒士的担当意识而传诵于世: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以下几副书院楹联也均为上乘之作:
郑志澂题信江书院亦乐堂联:
得英才而教育;
以山水为性情。
湖南云山书院联:
沩山沩水有奇光,读圣贤书,致用当储公辅器;
名宦名儒无二道,任天下事,存心须在秀才时。
湖南天门书院联:
天上麒麟原有种;
门前桃李自成春。
台湾屏东书院联,集《孟子》、《论语》句:
持其志无暴其气;
敏于事而慎于言。
书院楹联书写字体多样,行草楷隶篆均有,体现旧时文人审美情趣的丰富性和书院张弛有致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