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解析】清胃散
清胃散
《脾胃论》
【证治机理】本证乃胃有积热,循经上攻所致。足阳明胃经循鼻入上齿,手阳明大肠经上项贯颊入下齿,胃中热盛,循经上攻,故牙痛牵引头痛、面颊发热、唇舌腮颊肿痛;胃热上冲,则口气热臭;胃为多气多血之腑,胃热每致血分亦热,血络受伤,故牙宣出血,甚则牙龈溃烂;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滑数,俱为胃热津伤之候。治宜清胃凉血。
【方解】方用苦寒泻火之黄连为君,直折胃腑之热。臣以甘辛微寒之升麻,一取其清热解毒,以治胃火牙痛;一取其轻清升散透发,可宣达郁遏之伏火,取“火郁发之”之意。黄连得升麻,降中寓升,则泻火而无凉遏之弊;升麻得黄连,则散火而无升焰之虞。臣以丹皮凉血清热。佐以生地凉血滋阴;当归养血活血,合生地滋阴养血,合丹皮消肿止痛。升麻兼以引经为使。诸药合用,共奏清胃凉血之效,以使上炎之火得降,血分之热得除,热毒内彻而解。
【配伍特点】苦寒辛散并用,降中有升,火郁发之。
【运用】本方为治疗胃火牙痛之常用方,凡胃热证或胃经血热火郁者均可使用。以牙痛牵引头痛,口气热臭,舌红苔黄,脉滑数为辨证要点。《医方集解》载本方有石膏,其清胃之力更强。
【附方】
【鉴别】
【方论选录】
【医案举例】
拓展阅读:《名老中医方剂医案》
唇风
刘某,男,27岁。2005年5月25日初诊。
诉唇部红肿,痛痒灼热,皲裂结痂,脱屑1周。经西医内服抗生素及抗过敏西药,外搽激素及抗生素软膏近1周,病情无缓解。
现症见:双唇部红肿,痛痒干燥,灼热,皲裂,结痂,脱屑,口干苦燥,大便干结,小便色黄,舌质红,苔薄黄燥,脉弦。诊为唇风,证属胃热血燥,复感风热。方选清胃散加味:
黄连10g,升麻15g,牡丹皮15g,生地黄30g,当归10g,生石膏50g,生大黄15g,麦冬30g,玄参15g,防风15g,苦参15g,蝉蜕10g,甘草5g。
连续服用10剂而治愈。
按:口唇为脾胃所主,唇风多因阳明胃热脾经血燥或复感风邪,风热相搏而成。唇部红肿灼热,痛痒皲裂,结痂脱屑均为胃热上攻夹风热犯唇所致。方中清胃散清胃凉血,防风、蝉蜕、苦参清热祛风止痒,生大黄、麦冬、生石膏清胃通腑滋阴,药证相符而治愈。[黄其兵.清胃散临床运用举隅.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6,27(4):26]
鼻衄
王某,男,14岁。2004年7月10日初诊。
患者两天来鼻衄常发,量多,血色鲜红,伴心烦、口苦、口干欲饮,唇肿,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脉滑,舌红苔黄。此胃热上升迫血妄行所致。投清胃散加减:
升麻15g,黄连10g,牡丹皮15g,生地黄30g,当归15g,生大黄15g,白茅根30g,甘草5g,生栀子15g,生石膏30g,知母15g。服1剂鼻衄减,3剂后诸症消失。
按:衄血者多属热证,热邪内迫,血不循经而外溢,由鼻窍而出者名鼻衄,刘河间云:“衄者,阳热怫郁,干于足阳明而上,热盛则血妄行而为鼻衄也。”张景岳云:“衄血之由因内热者多在阳明经,治当以清降为主。”本病鼻衄量多色鲜红,且伴口干渴、口苦唇肿,属阳明经热上冲,热迫血妄行所致,故治疗按张氏之说以清降为主,投以清胃散以清胃热。白茅根、栀子以清热凉血,大黄、石膏、知母加强清胃热的作用,兼以通腑泄热,使胃火降,鼻衄止。[黄其兵.清胃散临床运用举隅.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6,27(4):26]
急性胃黏膜病变
李某,男,38岁。2002年5月21日初诊。
胃脘疼痛反复发作2月余,服雷尼替丁、三九胃泰等,时有缓解,近1周来胃脘疼痛又作,不能进食,食后呕吐,吐出物中常夹有血丝,腹胀,胃中灼热。舌红苔黄,脉弦数。胃镜示胃黏膜糜烂并有点状出血表现。证属脾胃郁热,郁久化火,灼伤胃络。治宜清胃泻火,凉血止血。清胃散加减:
生地黄、牡丹皮各15g,黄连、升麻、当归、白芍、延胡索、枳壳、竹茹各10g,吴茱萸3g,生甘草5g。水煎服。
10剂后,诸症消失,上方稍加出入,续服半月,再行胃镜检查,示胃黏膜红润规整,病告痊愈。
随访1年未再复发。[边瑞宏,贺兰英,张闽华.清胃散临证举隅.浙江中医杂志,2005,(6):252]
反复头痛头昏
女,22岁。1999年1月13日初诊。
患者近6年来因学习紧张出现头昏头痛,时轻时重,近1周因考试临近,头痛加重。
刻诊:全头重痛,昏沉不清,视物稍久则加重,伴焦虑,思想不集中,重时偶有脑鸣,平素胃纳甚佳,尤喜食煎炸油腻,舌红苔黄,脉滑数有力,诊为神经症。
辨证属心胃火旺,上扰清空。治宜清心胃之火。拟清胃散加减。处方:
生地黄15g,黄连10g,牡丹皮10g,升麻5g,当归6g,生石膏20g(先煎),蔓荆子12g。水煎服,每日1剂,共服3剂而愈。
按:患者胃纳较佳,多食煎炸油腻,胃中素有火热积结,加之劳心过度,心胃之火交蒸于上,扰动清空,故而头昏头痛。治宜清心泻胃。选清胃散加减,使火不上扰而清空得宁。方中加蔓荆子意在清头目、愈脑鸣,并有引经之效。[花亚历.清胃散新用.山东中医杂志,2002,21(10):622]
热哮喘
患者,女,22岁。1997年8月10日就诊。
患支气管哮喘6年,每年发作1~2次,皆在夏季。10天前,由于过食辣椒而感胸闷不适,继而引发哮喘。
刻诊:患者面色红赤,烦躁不安,气促息涌,喉中痰鸣如吼,苦闷欲绝不能平卧,咳痰黏稠,色黄白,排吐不爽,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
诊断:热哮喘。
治法:清胃凉血,泻热平喘。清胃散化裁:
黄连10g,当归10g,升麻10g,牡丹皮12g,石膏30g,桑白皮15g,黄芩12g,地龙15g,大黄10g。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上方服6剂后哮喘已基本稳定,后随证加入全瓜蒌、杏仁、麻黄等药继服12剂而愈。
按:患者胃中素有积热,进食辛辣而致胃热上冲,气逆上迫于肺而致哮喘发作。故此例哮喘当从胃论治,因此选清胃散以清热凉血。方中加入桑白皮、黄芩、地龙、杏仁、全瓜蒌等药泻肺中之热,化肺中热痰;大黄通腑以利肺平喘。如此标本兼治则胃热清,气逆止,卧得安,哮证愈。[徐辑明.李东垣胃病方治验.山东中医杂志,2001,20(12):755]
滞颐
赵某,男,3岁。1999年12月25日初诊。
患儿自6个月至3岁,经常流涎,仰卧时稍轻,浸泽颐间及胸前,颐部潮红糜烂,并有口角赤烂,面赤唇红,舌质红,苔黄厚,指纹紫。
证属脾胃积热,而致廉泉不能制约。宜清胃凉血燥湿。拟清胃散加减配合针刺治之。处方:
生地黄、当归各10g,牡丹皮6g,黄连3g,升麻2g,赤茯苓6g。
针刺选穴:
廉泉、地仓、合谷、阴陵泉、足三里等穴。手法用强刺激,不留针。
药进两剂,针刺两次而告愈。
按:滞颐俗称流涎,又名流涎不收。多因脾胃积热或脾胃虚寒,升降失常,不能收摄所致。牙龈为阳明经脉循行之地,胃火灼热,循经上攻而牙痛、齿龈红肿。上方用苦寒泻火法为主,但其泻火,正是为了升阳,所以在苦寒泻火药中加入升麻少许,以升清阳,故收佳效。[张丽华,李小林.清胃散的临床应用.河北中医药学报,2000,1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