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与天津曲艺

​天津曲艺的发祥地,虽然最早当属西城根儿、侯家后一带,但随着市区的南移,自20世纪初,各种伎艺人便纷纷到南市谋生。除在广场上露天表演外,早年在侯家后兴起的落子馆也相继在南市出现。如“中华”(今中华曲苑)、“燕乐”(建国后改为红旗戏院)、“权乐”(今长虹曲艺厅)、“丹桂”(建国初改“大众”,后改南市新闻影院)、“华乐”(后改“聚华”,建国后改劳动剧场)、“群英”、“庆云”(建国后改共和戏院)等,最初都属落子馆,是专供妓女演唱的场所,多数后来改为演杂耍(即曲艺与杂技)的剧场。其中以“燕乐”最为古老。

  “燕乐”首先改变了落子馆式专供妓女演唱的性质,废除了“坐排班”式的演唱者坐在台上让观众“点活”的习俗,使其向现代化的舞台表演方向发展。至上世纪初,许多曲种逐步形成,如由流行河北农村的木板大鼓转变为京韵大鼓;由北京北板大鼓演变为梅花大鼓;由八旗子弟“走票”为主的八角鼓也变成了民间伎艺;天津土生土长的时调小曲也搬上舞台;各种地方鼓曲也相继流入天津,撂地演出的相声、杂技等也都进入当时的“燕乐”演出,形成曲艺的综合场,促进了曲艺的成熟,并涌现许多名家和流派创始人,如刘宝全、白云鹏、张小轩、杜玉衡(大茄子)、富少舫(山药蛋)、金万昌、花四宝、乔清秀、秦翠红、赵小福、李德钖(万人迷)、张寿臣、常宝坤(小蘑菇)、戴少甫等都先后在此演出。尤其是侯宝林先生,当时在北京只是普通的相声演员,1940年应邀到这里演出,最初只不过是“中场”位置,是在这里获得“文明相声”之誉,一跃而成为“倒二”(当时这种曲艺场都是大鼓“攒底”,“倒二”则是相声的最高待遇)。

所以侯宝林先生几次表示“我是在天津红起来的”,即是指当时的燕乐戏院把他从北京邀到天津,在这里得到发展,从而成为当代表演艺术家。
而在“小开洼”一带的露天演出场地,也先后盖起固定式的书场、茶社,除说演长篇西河大鼓或评书的书馆外,其它还有茶社式的相声场、时调馆、坠子馆及后来的清音社(即京剧清唱的班社)等,在这些茶社中值得一提的是连兴茶社,它是天津最早的相声场子,与鸟市的声远茶社共同为天津相声发展的摇篮。许多相声名家都在此演出过,如马德禄、周德山(周蛤蟆)、李瑞丰(李麻子)、范瑞亭、马桂元、高桂清、李少卿、杨文华、马三立、于坤江、李寿增、尹寿山、郭荣起、刘宝瑞、赵佩茹、李洁尘、阎笑儒等。这时相声虽然进入茶社演出,但仍保持在明地上“零打钱”的收费方式,观众随来随走流动性强,演出必须“咬”得很紧,谁演出时“疏黏儿”(即吸引不住观众)就要影响全体成员的收入,便会受到指责,因此每人都要展示自己的本领。当然,也会出现许多迎合观众口味的表演或“臭活”(即荤段子),给相声带来负面的影响。但这里演出的内容却又比剧场丰富得多,因此,也吸引许多同行到这里来“听活”(即相互学习),使它与杂耍园子的相声演员保持密切的联系。如相声名家张寿臣和成名后的常宝坤、侯宝林等都经常到这里串门,有时帮助演出,如遇杂耍园子缺人,也由这里补充。如早年常宝坤与其父常连安合演,随着年龄的增长,父子同台逗哏感到不适,便从这里邀走赵佩茹为其捧哏,终于成为天津妇幼皆知的名档;郭荣起抗日战争胜利后返回天津,缺少合作者,也是从这里找到朱相臣……使这里形成了天津相声发展的大本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