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物,报复,欲望
礼物
我所享用的一日三餐是通过劳动换来,但也是“神”赐予的,这“神”是无形的——别人付出的时间与精力,以及大自然中动植物呈现出的有机力量。在无信仰的国度,许多人通常不会想到自己之外还有“神”,还有那要虔诚感恩的,看不到摸不着的存在。那存在之大,大过每个人,及他与别人的关系。
生活,这笼统的大词所指向的是具体的,它的存在如同神的怀抱向每个人敞开——你又将怎样迎上去呢?还是自信地微笑着,悲伤地痛哭着,是乐观向上地迎上去,还是悲观忧愁地走上着?“生活”会跟据你的态度给予你不同的礼物。
在阔大的生活中,人要想认识自己,花费一生的时间也不够,但到了一定阶段,命运已然呈现出每个人的存在,且定好了方向,给出了一部分答案。例如我,写出了一些作品,被称为作家,且会在写作这条路上走下去。写作是选择,作品是成果,我所拥有的,一部分由于个人的努力,一部分是别人,别的存在给予了条件和机会。我要感谢自己,更要感谢给予我礼物的一切。我感谢的方式,是继续积极向上地努力生活和写作。
生活给予年轻人的礼物是可观的,他们充满了很多可能,他还没有结婚成家,还没有被生活所累,还拥有更多的时间与自由。一个拖家带口的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要想再获得更大的发展,只能加倍努力。生活之神看顾着他,也在给予着他所需要的礼物,但也在无情地取走属于他的,越来越少的时间与精力。
对于一个中年人来说,即使进步得慢也不怕,只要能坚持下去就好。因为人的可敬就在于能够不改初衷,持续用功,勇敢面对他所遇到的问题。生活给予人最好的礼物是他那颗日渐成熟的心,是他看不到摸不着却依然美好的灵魂。
报复
不管你有没有报复心,总归是会对所不喜欢的人,曾损害过你的人有着报复的意念,在必要时依心作出选择——这有可能对他人造成伤害。这是难以避免的,甚至也是许可的——以德抱怨的人是有的,但极少,且那种情怀与境界也未必值得称道,因为那也意味着是非不分,颠倒黑白。
人们通常说,背后评价人不好,但人难免在人面前评价人。连这种评价都不可以有的话,不良的人会更加不良,好的人渐渐的都会被气出一身病来,更加牢骚满复,忿忿不平。所以,对于不好的人可以说出他的不好,这没有什么错。问题是,你说的对象值不值得说,对方会不会利用你所说的话对另外的人添油加醋,过分地损害你们不喜欢的人,或转身成了叛徒?所以说,即便是你公正地去评说一个人,也冒着很大风险。
有人说,报复别人最好的方式是要变得比对方强大,让对方痛苦纠结,甚至反过来讨好你。但你怎样强大起来呢?世俗社会中的人,通常是不良的人头脑更聪明,更能拉下脸来,更善于投机取巧,你又怎么会是他的对手?归根到底,不去比较,不在意,不心存恶念是好的。
人人都活着一颗心,自己的心。但除了心,人还有产生智慧的大脑,最好是把大脑利用起来,结合纯粹的内心,过想要的生活,奔想要的前途。人的一生确实不必与别人较什么劲儿,只需要和自己较劲就好了。因此说,你不必去对别人有任何报复的心,顺其自然地去生活就好了。
只有没出息的人才成天想着算计别人,报复别人,浪费时间说别人的是非。那样的人原本是良善君子,久而久之也在报复心的作用下变成了小人,与他所不喜欢的人也成了同一类人了。
欲望
小说有私密性的一面,作家把内心敞开来给读者看,是冒了大风险的。
今天有位微友说:看了你的《新生活》、《高山》、《胡映山》,都写了男人对女人的欲望,别人看了会不会觉得是你的内心的写照——把这样的东西给人看,会不会太坦荡了?
我想,为什么要多次写到男人的孤独与欲望呢?
那人性中真实的一面,你说不说都是存在的,说出来——是为了让人正视人人都具有的那种欲望。那又有何意义呢?这有助于人认识自我,其功用在于,还原人人都在尽可能地遮蔽的他们的本性,使人与人之间尽可能相互理解与包容。
这样的意图,不是对人的爱吗?只是这样的一种爱,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意识到呢?人们还是习惯于扮演着社会中个人的角色,尽可能掩蔽自己真正的需要,也蔑视、诋毁别人的正常需要。人性在社会化进程中不能得到正视与解放,必会变得扭曲,且没有出路。这无疑会给物质主义提供了借口:去拥有更多的别人所需要的物质,以便通过交换来满足于自己无穷的欲望。
人有权获得合理的欲望满足,并得到别人的理解。但他的欲望必然要从现实出发,以爱的形式使灵魂得到升华,这是有着各种欲望的人的出路。
在欲望面前,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越来越深重的绝望感,小说的作用之一,大约可以减缓人的绝望感,使人客观地看待自己与别人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