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楚汉:指鹿为马,刘邦赵高联络的衍生物
指鹿为马,无人不知;刘邦赵高联络,知道的人就不多了。更没有人知道,正因为先有人们比较陌生的刘邦赵高联络,后有指鹿为马。刘邦赵高不联络,就没有指鹿为马。并且赵高是借刘邦之势,狐假虎威,才斗胆杀掉秦二世。
指鹿为马这个成语出自赵高欲为乱时在朝廷之上作的立场测试。场景没错,但内涵值得深究。
指鹿为马事件在《史记》中被记载于两处,分别是《秦始皇本纪》与《李斯列传》,并且发生场景都紧接着杀秦二世之前。但探求一下二者的区别还是很有必要的。
《李斯列传》将此事记于李斯死后就开始酝酿,时间过于提前了,因为距秦二世被杀害太远。李斯之死史料有歧记,《李斯列传》记为秦二世二年七月,《秦始皇本纪》记为秦二世三年冬。冬,至少是十月,比《李斯列传》要晚三个月。不要小看这三个月,历史风云变幻,且历史走向的内涵决定了李斯的生死。李斯子李由尚秦公主,初为三川守,因李斯下狱,李由应该从三川守位置上贬官,但仍然是统兵将领。秦二世二年八月,刘邦、项羽联手斩李由,李由死后,秦朝廷杀李斯就毫无顾忌了,所以李斯之死时间当以《秦始皇本纪》为准。李斯之死的最早时间可以是秦二世三年十月,如果李斯一死,赵高就欲为乱,搞指鹿为马的忠诚测试,这个准备酝酿时间过长了——距秦二世之死的八月,长达十个月,显然没这个道理。
《秦始皇本纪》此事的发生时间就合理多了,但也不是没有瑕疵。
《秦始皇本纪》将此事记在八月,就是秦二世被杀害之月,并特别标明八月己亥,这个特别标注又与秦二世之死紧挨着,应该表示秦二世被害就是从这个重要时间点开始的。这个记载的时间应该固定下来,指鹿为马,就应该在这个时间点发生。但把指鹿为马放在章邯降诸侯后、沛公联络赵高前,就不对了。沛公联络赵高,只能在指鹿为马发生前,而不可能在指鹿为马与秦二世被害之间。菜子这样武断的原因在于指鹿为马与秦二世被害是相邻事件,中间插不进沛公联络赵高这样的事,何况正是沛公联络赵高催化了指鹿为马事件的发生,这样的逻辑关系不容颠倒。所以历史记录还有微调的必要,即将沛公联络赵高的发生提到八月己亥这个时间之前。来检验一下效果。
《李斯列传》记指鹿为马事件后,二世惊惑,然后避斋杀人、居望夷宫并死于非命。
《秦始皇本纪》记秦二世梦白虎齧杀其左骖马而斋于望夷宫并死于非命。
秦二世之死紧接着指鹿为马事件后并死于望夷宫同,只是前往望夷宫原由有异。事件的大致脉络基本上就是这样了。
此前赵高还担心会被秦二世问责杀掉,现在突然先下手为强,应该考虑有与刘邦联络的底气使然。
秦二世虽然让赵高主政,但还是会随时行使追究赵高的责任的权力的。所以本纪记“高恐二世怒,诛及其身,乃谢病不朝见”,完全不象搞定一切的样子,也完全没有指鹿为马的嚣张。
以赵高掌握的权力,杀害秦二世不是件难事,难处在于杀害之后怎么办。刘邦的联络解决了杀害之后的问题。
刘赵联络的内容并不是刘邦提议杀害秦二世,刘邦攻占南阳之后、受阻于武关前,为了加快进军,实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目标,刘邦发起了与赵高的联络,约分王关中,其用意是减少入关阻力,是否真要履约另当别论。
赵高本来担心被秦二世干掉,惶惶不可终日,刘邦派员联络,让赵高看到转机。从斩泗水守起,刘邦又斩李由,破东郡尉,破河间守,破杨熊,攻克南阳,名高天下,堪称秦军克星,对朝臣有极大的震慑力。赵高原本就权倾朝野,现又引威名素著的刘邦为外援,将更增强对局面的控制力。秦二世与赵高原本就有可以相互干掉的能力,赵高方面会面临干掉之后无法善后局面。刘邦联络,使得这一难题迎刃而解,所以赵高发起了指鹿为马测试。估计测试前赵高还会暗示自己有强力外援,所以测试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然后才能按计划杀害秦二世。
估计赵高在杀掉秦二世彻底掌握局面之后,就会派员回应刘邦联络,答应分王关中的要求。而在刘邦一方,在没有得到赵高配合的情况下就攻克了武关,杀进关中,与赵高联络的需求已全然改观,也就没有必要履行平分关中的约定,所以拒绝了赵高使者。
赵高从掌握局面到身死,只有五天时间,刘邦拒绝赵高时,赵高应该已被秦王子婴诛杀。
所以赵高至死也不知道刘邦毁约了。刘邦毁约也不知道赵高已死。
最终子婴主持的关内防御抵挡不住刘邦的攻势,为王仅四十六天,于汉元年十月向刘邦投降。
本文字基于菜子以下的研究而作:
古史杂识之 刘邦赵高联络始末考论。
撕一撕翦伯赞对刘邦灭秦记录的学术犯罪
八卦楚汉:刘邦联络赵高,被漠视的千秋大戏
菜九段包括楚汉战争在内的秦楚之际研究尽在菜子学院
九段道场.菜子学院 -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c_1085846284442750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