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美玉】——南阳月河墓出土玉琥、龙形玉璜鉴赏
南阳月河墓 玉琥
此件春秋晚期玉琥1993年出土于河南省桐柏县月河墓,现藏于河南省南阳市考古研究所。玉琥长142.7毫米,宽67.7毫米,最厚处2.8毫米,最薄处2.0毫米,重量为48.2克。经红外光谱、拉曼光谱测定,确认材质为透闪石。
此件玉琥为一对同形对开的玉琥中的一件,采用了西周典型的一面坡工艺,想要了解这对双胞胎玉琥请您点击右边蓝字查看原文(【每天美玉】——截然不同的“双胞胎”玉虎)。
01
02
03
04
05
滑动查看更多
玉琥为暗黄色,表面局部有白色沁。正面雕琢有阴线碾琢的双线勾云纹,背面平滑,光素无纹。在老虎嘴部,前腿,后腿,尾巴上各钻有一孔,孔为单面孔。
玉琥纹饰极为精美,从肩背部至后腿,约呈45°,有一道明显的切割痕,切割痕呈直线状,应为采用硬质片切割工具所为,切割线由左上到右下,相邻高差逐渐减小至消失。
知识拓展
商代玉琥
商代玉琥或作圆雕,或作薄片雕;昂首,圆眼或“臣”字眼;张口露齿,身饰云纹或条形纹等;屈足,作行走状,长尾后卷。
西周玉琥
西周玉琥多为扁平体,昂首,圆口,身细长,装饰简朴。
春秋晚期玉琥
战国早期玉琥
春秋玉琥仍呈扁平片状为多见,俯首,或躬身,或直背,椭圆眼,上唇上卷,下唇内卷成孔,肢足前屈,作伏卧状,长尾下垂,尾端上卷成孔。身以双阴线饰龙首纹、云纹等。战国玉琥基本承袭春秋玉琥造型,但雕工更加精湛。
汉代玉螭琥纹剑璏
汉代玉琥多以一种纹饰图案出现,装饰于玉铺首等四灵纹中,单独的琥形佩其头部则很像龙头。
金代的“秋山玉”中,琥的形象较多,一般作低首蹲伏或回首伏卧状,圆眼细眉,简洁生动,表现了北方少数民族善狩精射的勇猛之气。元代玉琥作行走状,俯首,单圈眼,身以双阴线刻长短条斑纹。明清时期玉琥圆雕较多,细部刻画一丝不苟,注重写实,尤其对琥的神态特征表现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以体现琥的威猛之美。
南阳月河墓 龙形玉璜
此件春秋晚期龙形玉璜1993年出土于河南省桐柏县月河墓,现藏于河南省南阳市考古研究所。玉璜长79.4毫米,宽10.9毫米,最厚处3.1毫米,最薄处2.9毫米,重量为9.7克。经红外光谱、拉曼光谱测定,确认材质为透闪石。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玉璜呈半圆状,表面局部有黄色沁,正面雕琢有阴线碾琢的双线勾云纹,背面平滑,光素无纹。璜两端为龙头,下颚稍短,口微张,龙头和颈部各有两个凹缺,近口处各有一孔,为单面孔。口中缝隙里残留有朱砂。纹饰极其精美。
知识拓展
玉三璜串饰(西周)
玉璜,在中国古代与玉琮、玉璧、玉圭、玉璋、玉琥等,被《周礼》一书称为是“六器礼天地四方”的玉礼器。六器之中的玉璜、玉琮、玉璧、玉圭等四种玉器,历史最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在良渚文化中,玉璜是一种礼仪性的挂饰,每当进行宗教礼仪活动时,巫师就戴上它,它经常与玉管、玉串组合成一串精美的挂饰,显示出巫师神秘的身份,且每一个都刻有或繁或简的神人兽面图象。
版权声明:文字及图片、视频版权属每天美玉及古玉研究联合工作室所有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