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夏至,养好“心”,祛好“湿”,身体康泰,百病不来扰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夏至,那么,什么叫“夏至”呢?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0个节气,顾名思义,夏至也就是夏天到来的意思。

“夏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中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所以此时北半球白昼最长,而南半球黑夜最长。

夏至的到来,意味着炎热的天气正式开始了,夏至之后,天气会越来越热。

随着天气的转变,夏至时节想要保持身体康泰少生病,也要注意做好两件事:一是养护好心脏,二是注意去除湿气。

夏至,养好“心”

在中医理论中,人和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四季消长变化和人体的五脏功能活动相互关联对应。

心对应“夏”,也就是说夏季心阳最旺,此时往往是心脏疾病高发的时候,许多心源性猝死都是在夏季高温时刻发生的。

所以,夏至要注意养护好心脏,重点关注心脏保养。

夏至养心的小妙招——

1、养心觉

“午觉不睡,下午崩溃”。夏至正午恰是一天中最热的时段,人体出汗最多、心情最易烦躁,中午小睡,不仅可以避免中暑,还能很好地恢复消耗的“精气神”。

调查研究表明,每日午睡半小时者比不睡者冠心病死亡率少30%,其原因与午睡时血压下降、心率减慢,与白天的血压高峰出现一段低谷有关。

不过,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足够。

2、养心瓜

夏季人们很容易倦怠,与天气炎热,人体大量出汗,钾元素随汗液排出有关。

冬瓜含水量最为丰富,高达96%;钾元素含量也相当高,每100g含钾量为130mg,属典型的高钾低钠型蔬菜。

不仅能补水,也能补钾,补充钾元素可以将体内多余的钠排出,保护心脏功能。

3、养心茶

用黑樱莓茶,泡水喝,可有效防止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改变,并因此减少罹患心肌梗塞的风险。

黑樱莓的特点是富含花青素,其含量甚至高过蓝莓。流行病学资料表明,花青素的摄入,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包括心肌梗塞等重症疾病。

且黑樱莓有良好的抗氧化和消炎作用,能有效保护心血管系统,并可以抑制血管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发展。

4、养心果

西方有句谚语:“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

苹果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多种维生素。苹果中含有15%的碳水化合物及果胶,维生素A、C、E及钾和抗氧化剂等含量也很丰富。

苹果所含的多酚及黄酮类天然化学抗氧化物质,可及时清除体内的代谢“垃圾”,降低血液中的中性脂肪含量,而中性脂肪是造成血管硬化的罪魁祸首,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尤为重要。

夏至,祛好“湿”

随着气温的不断攀升,降雨量也会越来越多,潮湿闷热的天气里,湿气这个难缠的家伙又会卷土重来。一旦被湿气缠身,就会给人的精神和身体造成不小的损害。

所以,夏至时节,也要做好防湿祛湿的准备,远离湿气,百病才不敢来打扰。

夏至祛湿的小妙招——

1、生姜祛湿

生姜味辛,性温,并且,生姜中含有辛辣成分。

食用生姜之后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并且煮食生姜水并趁热饮用之后,还能够促进人体排汗,从而达到帮助人体排出湿气的作用,所以食用生姜能够祛湿。

生姜除了食用可以祛湿之外,还可以用生姜煮水,然后用来泡澡或者泡脚,也可以起到祛湿的作用。

2、茶水祛湿

将华花郎、薏米、赤小豆、大麦、山楂、芡实、玉米须、栀子等搭配在一起,制成茶华花郎薏米茶,每天泡水喝,坚持饮用,既能健脾,又能祛湿。

华花郎不仅对脾胃有益,也可清热解毒,和其他食材搭配,对清热利湿有促进作用。薏米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排湿毒等功效 。

赤小豆有健脾益胃、利尿消肿,和薏米搭配效果更佳。大麦可以清热利湿、健脾开胃、提神醒脑。山楂、芡实、玉米须、栀子等,既有助于脾胃的功能,又可促进湿气的代谢。

3、运动祛湿

运动可以活络身体,促进血液循环,舒缓压力。

运动排汗可以加速体内湿气的排出。夏季适宜的运动有跑步、健步走、瑜伽、游泳等项目。

大量出汗之后,不可饮用凉开水及寒凉食物,也不宜冷水淋浴。

4、按摩祛湿

按摩承山穴(踮脚尖时,腿肚的肌肉的尾端),具有运水化湿,固化脾土的功效。

按摩三阴交(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处)可调理肝、脾、肾三经的湿气。

按摩阴陵泉穴(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处)有健脾利水的作用。

注:所有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