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人写的:赵堡太极拳特点和拳架的区分

和美太极

陈氏太极拳有老、新架之分,赵堡太极拳有分吗?答案是肯定的,甚至分得更多,但现却也有很多人误解,甚至现也有很多人,包含学过太极拳的人都对赵堡太极拳的特色有所不了解,因此,我将赵堡太极拳的特色以及各种拳架加以介绍。
由于赵堡就拳架的种类上繁多且杂,为了让各位能更仔细的了解赵堡的各种拳架,我将之分为三大类:

第一大类:练法拳架

此派的拳架特色跨越赵堡所有的分支流派,每一种赵堡太极拳,都可共享其拳架练法,可依个人体质的不同,功力、程度的不同而有所选择,不管哪一种赵堡太极拳的套路皆适用,既可不失各分支流派的特色,又可依个人不同的状况而来练习赵堡太极拳。
1种:高架
我最喜欢的拳架,原因无它,因为此拳架照着字面上解释,就是站着比较高,一般称的马步或是站桩会比较高,架子会比较高,由于架子比较高,就某方面来说运动量比较小,因为站桩比较高也比较不会累,以养生、健身为主要之目的,但练拳练到一定程度后,也会慢慢回到高架的程度去练习内功、技击以及应用。
2种:低架
又叫做盘功架,为适合练功最好的拳架,马步与站桩为最低,但注意一点,在怎么低,大腿也不能低于膝盖以下,正确的站桩小腿与大腿必须保持九十度直角,一但低于九十度就是错误的站法,此时在腿劲上无法形成一个拔劲,此拳架主要用在增加功力上,有些功力高深者在大腿与小腿九十度的情况下还能膝盖碰地,头碰地,如有名的和家靠,但此拳架不适合用来练内功发劲及技击。
3种:大架
不管是步法、腰跨或是动作摆动幅度,均要求要大,要能伸长开来,让筋骨能充分的舒缓开来,要柔和缓慢,舒开大方,眼、手、身、步法四象确实明确,常会搭配低架来练习,增长功力快又确实;也可以搭配高架练习,变成养生健身的拳架。
4种:小架
步法、腰跨或是动作摆动的幅度就为最小,因为拳架小,所以转换快、速度紧凑、变化灵活,因为动作小,所以说好练也好练,但要练到精细就不容易了,为适合练习技击和内功,常很多会搭配高架练习,成为适合健身养生之拳架。
5种:中架
适合初学者,因为此拳架的马步与站桩的位置在高架与低架的位置上,为适中的位置,步法、腰跨或是动作摆动幅度的大小也介于大、小架之间,而易于初学者去体会了解。
6种:走架
此拳架的特色在于边打套路边走边练的架子,在于活步灵动,顺势自然,松柔圆轻,走时不可随便乱走,手、身、步法都必须合乎拳法上的规范,在练习上如行云流水,风行不止。
7种:车轮架
简单的来说,此拳架的特色就是划圈的圆形运动,在赵堡叫作轴轮运动,圆大而舒长,柔顺流畅而自然,如圆规般,腰或足为圆心,手为轴径,画出一个个的圆,大圆中有小圆,小圆套大圆,小圆中又有小圆,平面圆、三维圆、立体圆等等,就是画圆就对了﹝现我也只能解释,还不能体会﹞。
8种:内功慢架
为主要在练内功、内劲时的拳架,特色就是要求慢,缓慢柔和,但要慢,动作却不能有所中断或是停止,要有如行云流水不中断般,外形与一般拳架几乎一样,但主要在练习内功的要领。
9种:功夫架
虽在杨兴靖体系此拳架为忽雷架最终拳架,但我却认为可以应用在所有套路中,不管是哪一种武术,此拳架为所有拳架最终实战拳架,讲求的是实战技击,没任何规则,把你所学到的随机应用,迅速变化,像我老师萧治傅老师所说:「都在求活命了,你还在要求怎么打,学师公的,不啰唆,就地正法。」
10种:飞架
传说中的拳架,据说这套拳架为不轻易传授和在公开场所表演的拳架,在赵增福、赵超的《武当赵堡大架太极拳》一书上有写到:『其特点为动作快捷,圆活连贯,内劲为主,神意为先,有形似无形,无形似有形,内涵丰富,变化无常,纯任自然,实用性强。「打不露形」是太极拳技击的最高表现,飞架就是这种境界的自我锻炼,因此必须具备相当功力并达到较高层次时才能演练。据传,先辈练此架时,以香计时,燃完一根香的时间要打够一百遍,其功力与精神,可见一般。』

第二大类:分支流派拳架

陈清平祖师将之发扬光大,散拨到各地,主要弟子有张应昌、和兆元,牛发虎、李作智、李景颜、任长春、张敬芝及武禹襄等人。这些弟子在陈清平祖师的启发指导下,后来因其各人的武学修养及性格上, 逐渐各自演化成数种风格各异的赵堡太极拳,这些后来成为赵堡的各个分支流派,虽说用「架」来称呼,但却是可以称为门派的代表套路。
1种:代理架
又叫和氏架、代理架、三合一拳架,在赵堡当地称为赵堡街架,又称为和氏太极拳,由和兆元传下来。在和兆元之孙和庆喜之后才广传,是赵堡太极拳里面传播最广,习者最众的一支。和庆喜有二位郑姓弟子郑伯英、郑悟清等人,在抗日时迁居西安,打破赵堡不出街的传统,从此传播至各地。目前不少赵堡街架传人都出自这二位老师。目前比较有名的赵堡街架传人有,任胜旺,戚建安,李培军,王长安、吕克书,王海洲、张广汉等和兆元后人–和学俭,和有禄、香港纪秀昌女士、宋薀华及赵增福等人。台湾以高雄萧治傅老师曾到大陆王海洲交流,回台后传授予弟子;台中亦有同好到香港向纪秀昌老师学习。
此拳架也叫做代理架,那什么是代理架,「代理」两个字若对台湾的爱好而言可能会比较难懂,好像是代理人一样,但若改成「带里」,相信就会有很多人看的懂了,此拳架最初要求是练习由外型带动到里面的内功,而最终是练到由里面的内劲来带动外面,所以叫做「带里」,代理架。
2种:腾挪架
此拳架着重于闪、攅、腾挪等身法,轻灵圆活、步法灵活,以柔克刚的运劲方式,在于全身性的灵动变化,能大能小,能屈能伸;由陈清平祖之子陈景阳、任长春等人所传下,任长春弟子杜元化曾著书-太极拳正宗。
3种:领落架
由牛发虎,张敬芝等人所传,重视赵堡太极拳十三势中的领、落二种手法,所以称为领落架,何谓领落二法?就是上领下落,此拳架的特点在于着重于拳架的上下起伏,又称三合一太极拳,三合一即拳架、推手及散手三者合而为一,所以又叫三合一拳架,目前比较有名的传人为赵堡的侯秀春,尤其侯春秀拳架又有人称为赵堡太极拳成架,以冷、脆、快、狠出名,属于中架,在当时和西北二郑:大架郑锡爵,小架郑伯清为三足鼎立。
4种:衩拖架
又名矮椿架,由李作智所传,极重下盘功夫,练功要求裤裆需擦地而过,难度很高,且传播不广。
5种:忽雷架
又称忽灵架、圪颤架、活步方圆架。由李景颜所传,其弟子以其子李火焰 、张国栋,杨虎等人最有名,其中以杨虎一支传人最多,台湾的王公晋让其 师为陈应德;杜毓泽前辈其师为陈铭标,都是杨虎的弟子。忽雷架在走架中随着功夫纯熟而逐步加圈,要求快猛弹抖发劲如雷般一闪即逝,并重视磋脚,由于行架起落轻灵沉稳,发劲骤然爆发、身形抖擞,加上劲达脚底挫碾地面(螺旋劲)嚓嚓有声,如寒冬打颤,又如春雷乍响,迅猛爆发,所以当地人就给此太极拳取了「忽雷架」。
第六种:跟棍头架
什么是跟棍头?在大陆的意思就是棍子,圆圆的棍子,那打拳架上哪里有棍子?就是手搂,此拳架的特色就再于手有如跟着的圆棍子一般,棍,为武器之母,棍子可上下翻转,左右扫击,整个拳架上有如是一根棍子在打拳架一样,又有如棍子的头上绑着东西,可以挥舞,也犹如手部拿着一个棍子,旋转缠丝发劲,在大陆有一派说法是谢功绩的拳架即为跟棍头架。
在这一大类里面有个很难分别的地方,那就是在赵堡太极拳分支流派上有另一种说法,邢喜怀将赵堡太极拳演变为代理、领落、腾挪三种架子。其后,和兆元以代理架为最,张应昌已领落架擅长,李景颜以腾挪架冠其首。但我曾仔细研究过看过侯春秀演练的拳架,比对任胜旺,李培军,郑瑞、王海洲、吕克书李庆成、宋蕴华、原宝山、赵增福、和有禄、和学检等等和氏架大小的名师影片纪录,发现这几个名师依自排开打出来的拳架,除了大、小、高、低架的不同之外,几乎是同样的套路,换言之,将上述任何一位名师打的拳架,若腰跨、步法、动作振幅都统一,你会发现,套路拳法都一样,单单从拳架外表很难分辨出是哪一赵堡太极拳流派分支的太极拳流派,因此也有一种说法是从内劲上的应用去分别,若能与之交手过,就能分辨的出代理劲、领落劲和腾挪劲。
另外,有两派的拳法也是属于赵堡太极拳的分支流派,但是属于外传而后成立的门派:武氏太极拳和孙氏太极拳,在这只大概提一下,不详细列出。
第三大类:模糊拳架
溜架
此拳架比较奇怪,不被赵堡太极拳所承认之拳架,却又是赵堡传人所承认的非正式拳架,原因是,赵堡太极拳以前选择门徒慎为严格,甚至蒋发单传到陈清平七代,中间虽有两次外传,但却也只是少数,而陈清平虽说广收门徒,但还是有不是门徒的在旁边看,当老师的也不教,自己在旁边照着学模学样「溜来溜去」所溜成的拳架,所以,就有其特色,动作不齐全,姿势不确实,要领不明确,涵义不清楚,甚至有几个资质比较高的,最后还会融入自己所别领悟的加进去,变成自己的一套。

第四大类:自创练习用拳架

此拳架的特色在于由各赵堡太极拳的名师,依照自己的经验与教拳时的理论,将自己的拳架分成好几种拳架,以利于学生可以学行与进阶,但个人在整理时发现,这些拳架都是循序渐进的一种方式,一种套路,依程度不同而分好几种不同的拳架的练法,而现有的资料上,杜元化的 7 层功夫为最早有此理论的成立,而张国栋系 的11层练法,应该与杨虎系10层练法有关,不过不曾听过杜系或作者本系王公晋让系有这 种说法,也许是日后再推演出来,由于此系只是在练习忽雷架或是各系内自己称呼的拳架,而非赵堡太极拳公认的拳架,个人认为此类拳架为练法阶段的拳架,所以我只介绍各名词与整理现赵堡太极拳忽雷架各派练法阶段的拳架名称,而各特色就不介绍了。
第一种:杜元化系: 一圆即太极 上下分两极 进退成四象 开合是乾坤 , 出入综坎离 领落错震巽 迎抵推艮兑。
此歌诀不只将赵堡太极拳分为七层的功夫,里面也点出了赵堡太极拳的十三式:圆、上、下、进、退、开、合、出、入、领、落、迎、抵。
第二种:杨虎体系: 练法阶段: 一联、二圈、三转身、四分、五劲、 六圪节、七起、八落、九自尊、十朝。
拳架依次为: 形架、劲架﹝恶型架﹞、功夫架。
第三种:陈庆雷体系: 此体系争论最多,就现很多的资料相以左证,此体系还是为杨虎体系,也为赵堡太极拳的分支流派,而此派系自己说的为陈氏太极拳的小架,此为不正确的说法,若有兴趣者可参阅张满宏 正本清源话”忽雷”一文中,有详细的描述,我就不再这叙述。
练法阶段: 一招、二圈、三身转、四分、五劲、六骨节、七起、八落、九自遵、十朝、十一折。
正确的有十五层次,但现有的资料都只有到十一层,十二层以上只说明为留给冲破第十一层功后师父自会传授,留待大志苦其筋骨者…,作者现还无法获知,而九自遵的「遵」字也与杨虎体系不同。
拳架依次为: 形架、劲架﹝恶型架﹞、功夫架。
第四种:张国栋体系:练法阶段: 一招、二圈、三身转、四分、五劲、六骨节、七起、八落、九自遵、十朝、十一哲。
拳架依阶段不同而不同,未详细订定权架名称。
第五种:王晋让体系练法阶段: 未详细去订定各个练法阶段,会因为学生素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王公直传的各个学生也会有自创的阶段练习方法,就不再详述。
拳架:王公体系的原本也没这么去细分,但各个学生在教拳时也会有融入自己的心得而所加入的,例如陈逸民师伯就有分五个拳架,而吾师萧老师现在教拳则依次为:和氏架、和氏太极剑、忽雷架等顺序。
第六种:杜毓泽体系
杜爷体系的忽雷架源自于杨虎体系,与王公体系的忽雷架来自于陈应德体系的不同,为来自于陈名标体系,但里面有比较奇怪的说法,他们称的新架或二小架,其实就是忽雷架,但跟王公体系的忽雷架比起来,套路招术名称有小差异,但在招式上与心法上有很大的差别所在。
练法阶段: 未详细去订定各个练法阶段。
杜爷体系的也没这么去细分,但各个学生在教拳时也会有融入自己的心得而所加入的,像杜爷直传王嘉祥老师直传的张朝晋老师就没分拳架,只以新架的名称来教导。
以上就是所有赵堡太极拳的拳架,若真正在看赵堡太极拳的传人在打赵堡太极拳,你会发现一个很好玩的现象,那就是,一个套路都大同小异,但是,一个名师打一个样,外形相同,仔细一看一体会,内蕴完全不同,那打出来的外形都可以分辨出不同,但赵堡的大方向还是不变,会随个人领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在看赵堡太极拳时其实有一个比较特殊的,那就是一个套路里面会包含很多不同的拳架,而拳架特色会因为个人的不同,甚至是在当时所使用的环境不同,而可以加入很多不同的拳架来表现,像我就看到大陆的赵堡名师王海洲曾表演不同的和式架套路,也看过萧老师在表演忽雷架时演示不同的拳架。
在现今的太极拳,陈、杨、吴、武、孙氏太极拳,在怎么差别都不会离开太大的基础表现,举凡来说,大陆现陈氏太极拳公认打得最好的四大金刚:陈小旺、陈正雷、王西安和朱天才,这四个打的方式,几乎可以说一样,只是在套路上有小地方的表现不同;而郑曼青的太极拳源至杨氏太极拳,也不离开其味道;但赵堡却会有很大的分别,举例来说,萧老师的和氏架是与大陆名师王海洲交流而来,但老师现与王海洲打出来的却是天差地别的表现,萧老师所打的和氏架已加入王公晋让的心法,里面就有忽雷架、跟棍头架、走架、大、中、小、高、底等等拳架的味道,与王海洲老师所打的拳架代理架、大、中、小架等的拳架味道不一样。那王公晋让的弟子们更是精采,有接受过王公晋让教导的,一字排开三十二个,每一个打的都不一样。
为何会有这种情况?赵堡太极拳属于「水」行拳。盖「水」是万物之母,巧柔磅礡,即取其精义而成。赵堡太极拳的练法有别于其它的太极拳。「最妙者由天道起,中抱六十四势,每势练够十三样手法,即一圆、两仪、四象、八卦是也,末以天道终。」亦即每练一式即练足十三样手法,这种富于个性的练法至今没有多少人知道,知道的也未必能理解如运用。
在一般的太极拳里,最常拿来用的图就为太极双鱼图来解释太极,但赵堡太极拳所拿的图却不是太极双鱼图来解释太极拳的源起,而是比太极双鱼图更前面的无极图,就是只有一个圆,「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而宋代理学开山宗师周敦颐写下:「自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
而赵堡太极拳十三式独树一帜,也和别派不一样。赵堡太极拳十三式是:圆、上、下、进、退、开、合、出、入、领、落、迎、抵。其中所包一圆、两仪、四象、八卦,各有秘诀,一丝不乱。太极图中十三势俱现,含所有的秘法。而现在流行的太极十三势是:掤、履、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两者内容不一样,作用不一样。但赵堡太极拳不只注重现一般所说的太极十三势,而是将线索说的太极十三势融入在赵堡十三式里面,赵堡太极拳的每一招都在赵堡十三式的基础下表现出来,而赵堡太极拳里面的每一招都可以表现出现的太极十三势,每一招都有掤、履、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不管是手、脚或是身法,都内含太极十三势。我就在练习中被萧老师用单单一招云手用太极十三势过招过,萧老师除了示范用掤、履、挤、按、采、挒、肘、靠的手法,还示范手法上不同的变化,如用手指插、拳捶、外加刮耳光,还加上身法和脚法等等攻击(连头也可以加入),真达到所谓变化莫测,身体无一是武器,如水般千变万化的境界。
人在练拳之初是浑圆恍惚的。人身如天地浑圆,人身无处不是浑圆。天地有三直是上、中、下,人身三直是头直、身直、腿直。天地四顺是寒、温、暑、凉,人身四顺是手顺、身顺、腿顺、脚顺。天地有六合是上、下、东、西、南、北,人身六合是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膀与胯合、筋与骨合、气与力合、心与意合。天地有四大节是春、夏、秋、冬,人身四大节是两膀及两胯。天地有八小节是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人身也有八小节是两肘、两膝、两手、两脚。
赵堡太极拳是从古代流传至今的「道功拳」,也是道家养生健身的功法,是太极拳未经后人修改过的「母拳」。它里面结合阴阳、八卦、易经、医学、力学,是一种吸收能量的方法。由于操演赵堡太极拳架所注重的赵堡十三式:圆、上、下、进、退、开、合、出、入、领、落、迎、抵。更内含现的太极十三势,赵堡太极拳为全身立体的大周身运动,动作开展低伸,对心、肺、肝、脾、肾、胃、肠脏腑是一种按摩。拳架中没有硬拳、硬力,没有违反人体构造的剧烈动作,亦不会持续使用某部位,而造成运动伤害。太极拳的连续运动量能活化心肌细胞、心室扩大、心脉K量增加及提高肺活量;增进冠状动脉的循环,则可以加速能量与养份进入细胞及骨头并加速排放毒素,对强身有极大帮助。赵堡太极拳被归类为内家拳的一种,但它却也包含了外家拳的精随,一般内家拳讲究的是内练,但赵堡太极拳也包含了外练的精随,不但可内练精、气、神,更可外练筋、皮、骨,内外兼修的特色。
搞懂了赵堡太极拳的特色,赵堡十三势,再慢慢去研究现赵堡所打的套路,与每一位前辈所打的拳架,其实你会发现,赵堡的前辈们所打的拳架虽然会有不同,但赵堡的大方向都为同一方向,不离赵堡的大本题,希望我这篇的整理,能让其它人更了解赵堡太极拳的本质,如萧治傅老师所说的,武术没有真正最强的武学,只有不断的苦练。里面有很多问题没深入讨论探讨,下次有机会再一个一个来深入研究。
(0)

相关推荐

  • 苦苦追寻二十年,太极内功终得见

    太极拳教学必遵循古法,内功训练很快可获得强大内劲,祛病强身立竿见影.无论你在哪个城市,身边都有越来越多的天道内劲太极拳练习者,人生有天道内劲太极拳相伴,时刻都是美好时光,处处都是乐土! 天道内劲太极拳 ...

  • 练拳其实是在练人-太极感悟

    作者:刘宝明 你若把太极拳当开心,它就养美了你. 你若把太极拳当休闲,它就丰富了你. 你若把太极拳当修行,它就修养了你. 你若把太极拳当哲学,它就塑造了你. 这段话,不仅道出了太极拳的哲理与魅力,而且 ...

  • 心炁门郑子太极拳法

    在没有接触太极之前,太极对我的定义就是拳架套路!学太极就是练拳架套路,反复的练,什么松沉,什么健康养生,什么技击通通在拳架里.简单说"一切都从拳架中求"!后来学了心炁门郑子太极才知 ...

  • 这个赵堡太极的低拳架,下了大功夫!

    这个赵堡太极的低拳架,下了大功夫!

  • 赵堡太极拳名家-刘瑞老师套路演练

    赵堡太极拳是太极拳万花园中的一支奇葩.此拳发源于道门圣地武当山,是由武当丹士张三丰祖师所传,后在河南温县赵堡镇秘传至近代,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才逐步得到推广,故在传承上还保留了传统太极拳拳法的精髓,道家 ...

  • 赵堡太极拳的拳论《八字诀》

    赵堡太极拳的拳论<八字诀>二十四法,此论非赵堡太极拳独有拳论,八卦掌和形意拳均有此论.<八字诀>含三顶. 三扣.三圆.三毒.三抱.三垂.三月(三曲).三挺,合为二十四法,涵盖身 ...

  • 赵堡太极拳的传承(三部分1.传入赵堡2.七代传承3.现代发展)

    初传入赵堡 温县赵堡镇北依巍巍太行山,南傍滔滔黄河水,至今已经有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春秋时期,晋昭公封大卿赵公食邑于温县,在温县东15里的地方挖地筑堡居住,因此称赵堡.古赵堡有宏伟的城池,有众多 ...

  • 赵堡太极拳金玉良言

    赵堡承架太极拳的锻炼方法 师曰"肩膀一定要沉下来,双脚一定一起腾挪,内外劲一起走."赵堡承架三合一太极拳要求达于"太极不动手,动手非太极"的高境界,一定要经过以 ...

  • 郑悟清论赵堡太极拳

    自然:道法自然.就是要遵循自然规律,或者说任何事都要遵循其自然规律. 太极拳也不例外,要遵循身体的自然规律,一切以顺遂为要.从心理.到肢体的动作,都要自然,那怎样才算自然呢?用道家的术语就是" ...

  • 赵堡太极拳传承

    初传入赵堡 温县赵堡镇北依巍巍太行山,南傍滔滔黄河水,至今已经有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春秋时期,晋昭公封大卿赵公食邑于温县,在温县东15里的地方挖地筑堡居住,因此称赵堡.古赵堡有宏伟的城池,有众多 ...

  • 赵堡太极拳七十二式全套教程合辑,建议收藏!

    赵堡太极拳有拳架七十二式,式式皆为立式画圆,走立式化圆,是本拳种的核心与特征,整个拳架是从先转大圈后小圈,犹如春蚕抽丝连绵不断,里有顺圈逆圈组成,以身而言,有:以手化圆,以肘化圆,以胸腹化圆,以膀化圆 ...

  • 赵堡太极拳的历史起源和发展

    武当赵堡和式太极拳是形成于河南温县赵堡镇的汉族传统拳术.赵堡太极拳以明朝山西王宗岳为师尊,在河南赵堡村内单传六代,由陈清平老师传于世人.而以赵堡村传人和兆元在原来基础上大改而成.由于赵堡村规严,世代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