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高层建筑的缩影:东汉陶仓楼

  汉代,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其建筑还对后世建筑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时,精巧的房屋设计已相当成熟,高层建筑蔚然成风。而能够体现这种风貌的、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模型,当属河南焦作市博物馆馆藏的陶仓楼。

  焦作出土的汉代陶仓楼,为墓葬明器。其数量繁多,类型丰富,装饰精美,结构独特。它们是依据建筑图样或设计构思,按比例缩小的建筑模型;不仅可直观形象地表现我国古建筑的形制和技巧,而且反映了一定的社会风尚和习俗,是研究我国古建筑艺术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材料。据统计,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焦作陆续发掘出土一至七层的陶仓楼近200座,无论从数量上、形制上,还是体量上,均居全国之首,可谓中国一绝。这些陶仓楼充满人间烟火气,与一同出土的人俑、陶狗、陶磨等组合在一起,真实还原了古代庄园经济的场景。

  1973年,焦作市马作村出土一件主楼共五层的东汉中晚期五层连阁式彩绘陶仓楼(图1)。其通高161、宽144、进深69厘米,可分拆组装,由院落、主楼、附楼、阁道共四大部分26个组配件组成。陶仓楼的腰檐、围栏、屋顶及各层之间均可拆卸,大大减少了搬运放置对楼体的损坏程度,但其组合起来却是严谨周密,浑然一体,甚至仓楼门板至今仍可灵活开关。

  透过楼前的院落,自左向右架设的一条斜梯通往窗口,粮食正由此倒入一楼储存。楼体位于院落后部,第一、二层为一个整体,呈长方立体形。第二层上部置一四阿式腰檐。第三层下部附一四面皆通的平座。在第二、第三层分别出有三根挑梁,上面各置有一朵斗拱。斗拱是我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特有的构件,而陶仓楼打破常规,四个转角处斜置一横木承托斗拱,这种做法在汉代陶楼和雕刻绘画中极为罕见,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第四层前壁左右各开一长形窗,上置四阿顶,左窗内的墓主人俑,正凭窗观望,似乎要永远守护自己的家园。

  陶仓楼的最妙之处,是主楼与附楼之间的长廊式阁道(或称“覆道”)。这种建筑形式大约兴于秦代,盛于汉代。《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时咸阳200里内的宫观中,就有270个覆道或通道相连。此楼使观者再睹了秦汉时期覆道的风采。这条横架在主、附楼第三层之间的覆道,将二者巧妙地连为了一个整体,既方便行走,又具有防震功能,成为高层建筑之间架设的空中通道,类似“过街楼”或“行人天桥”,将一座座高层楼阁连接起来,形成了巍峨壮观的组建筑群。整个造型设计精巧,结构复杂,令人赞叹。

  2008年,焦作山阳故城北5OO多米处的李河墓群中,还出土了一件东汉七层连阁式彩绘陶仓楼(图2)。楼体通高1.85、宽1.62米,由院落、主楼、附楼和空中阁道四部分组成,各部件可分拆组合。陶仓楼的楼层正面各层均开门洞或窗户。在门窗、回廊周围雕刻出各种几何纹图案加以装饰,并施以彩绘。背面无纹饰。

  该陶仓楼主楼一、二层连为一体,为盛粮之仓体,无门,仓身严实,仅在下部开设四个通风孔,上部开四个换气窗,便于散热防潮,保证储粮的质量,设计合理,是对中国几千年来,在实践中形成的仓储技术的高度总结,具有极高的科学性。仓体以上为居室,主楼体共四重檐,隔层出檐。在第三层、第五层下的重檐上架设回廊,便于居住者出入观景换气。主楼从底部向上楼体逐渐内敛,屋檐逐步内收,体现了科学、稳定的设计理念,和一种对古代木结构建筑外观线条优美舒展追求的美学理念。附楼建在高台之上,整体造型呈上大下小的覆斗状,与主楼形成鲜明的对比。阁道横架在主附楼的第三层之间,将主附楼连为一体,使主附楼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可谓别出心裁、独具匠心 。

  由于长期浸蚀在水中,该陶仓楼出土时彩绘脱落严重,但其雕刻和残存的彩绘图案仍反映了汉代高度发达的建筑装饰艺术。楼体正面通体以各种图案进行装饰,在各层的檐枋上饰以红彩;在门、窗的周边刻划出门窗的边框;在前壁上以红彩、白彩绘制 出圆点纹、菱形网状纹等几何纹图案为主体的图案,间以线刻网状纹、长条纹等图案为辅助性图案;在回廊的正面雕刻出菱形网状纹及对顶三角形等几何图案,中间饰以线刻网状纹、长条纹和用白彩绘制圆点纹图案,刻划纹上填以白彩。该陶仓楼的装饰综合运用了绘画、雕刻、线刻等手段,使陶仓楼外观雕梁画栋,绚丽多彩,反映了我国汉代辉煌的建筑装饰艺术成就对研究我国古建筑传统装饰手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

  素以庭院建筑著称的中国,提及高楼都会联想到西方,将其看成外来物。可是从考古的大量资料说明,高楼的祖先应当在中国;而汉代的陶仓楼,又堪称中国古代的“摩天大楼”。它们仿佛令人产生庄园相望、仓楼林立、复道行空、阡陌纵横之古代山阳(焦作的古称)的穿越,并让人欲望“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之诗意般生活的重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