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穴疗法:第二章 手阳明大肠经(五)阳 溪
五、阳 溪
【概述】'阳溪'最早见于《灵枢·本输》篇,《针灸甲乙经》称之为'中魁',为手阳明大肠经的经穴,有清热安神、利咽明目、行气止痛之功。常规直刺0.3~0.5 寸,或灸。
【位置与取法】在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起时,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标准针灸经穴部位图谱》)
【局部解剖】在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有头静脉,桡动脉的本干及其腕背支;分布有桡神经浅支、前臂外侧皮神经。
【临床应用】阳溪埋入皮内针治产后桡骨茎突疼痛∶ 在患处医者左手压其痛点,令患者大拇指内收外展活动约 5 分钟后再常规消毒,在痛点埋入皮内针并胶布固定,留针 3一4 口,3 次为 1疗程。结果∶24 例患者,痊愈 20 例,有效2 例,无效 2 例。
【前人经验】《针灸甲乙经》∶虐寒甚,阳溪主之;痂疥,阳溪主之。
【按语】阳溪居手背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 间,似处山溪。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腕关节局部的病变,也可治疗因大肠热盛而导致的疾病,如; 耳鸣耳聋、咽喉肿痛、牙痛、癫、狂等。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