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极拳的独门特征“以静御动,一触即发”,论断正品太极的模样

太极拳的全部体用可以用“以静御动”、“一触即发”两大特征概括。

“以静御动”是自己练功之法

我守我疆不越界,就是“静”,拳不出尖、劲不出圈、身法收敛成一线、身如立杆如轴旋转,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就是“静”,在守静的前提下去打拳行功,进退顾盼定随意动止,而身形、拳势不出周身的“浑圆圈”之外,整体进退,冲之不散,撞之不开,就是“以静御动”、“视动犹静”。

与之相反的例证,则是大弓步大马步的偏倚散乱,出尖越界,主动出手,单向发劲,动中求动,授人以柄。

“一触即发”是使用之法

身如轴立,旋转中正,不偏不倚,有前必有后,有左必有右,四面八方用劲必须具有双向对立的平衡劲,所以处处时时都是身形如杆立,步小而活,两腿如并为一腿,进步必跟,退步必随,瞬间启动“一触即发”的抖颤内劲。

直立稍息式的身法步法,与大弓步大马步身法,二者在启动“一触即发”的内家丹田真劲时,其启动快慢、力度、反应灵敏度上高下立判。

“以静御动,一触即发”的换一个说法就是几千年《孙子兵法》相传的“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思想,在太极拳上,仍然是最高的拳法指导思想。

论断正品太极的模样

太极拳的“一触即发”是腰间内劲的爆发,劲生于内,不借助外物,也只有在最自然的“稍息式”站立状态下,才能在进退顾盼运动中最快地随时启动“一触即发”的内劲爆发。

在保证“稍息式”身法要求前提下的走架行拳,就是太极拳最高拳理境界的“打拳如走路”,高架活 步,就是正品原创太极拳的真正模样。

内固精神,外示安逸,如拉满了的弓弦,随时都可以放箭,就是“一触即发”的机警状态。

所以,民国太极隐士宋书铭《周身大用论》说,“一要心性与意静,自然无处不轻灵。二要遍体气流行,一定继续不能停。三要猴头永不抛,问尽天下众英豪。”“一要、二要”就是形松意紧,内固精神,外示安逸。三要“猴头”,就是保持“一触即发”的机警状态,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

今日之太极拳主流,无不是长弓大马,若是深研,真就不符合太极拳的“以静御动,一触即发”拳理

以静御动,就是我守我疆,不偏不倚,不丢不顶,进退旋转,自然步法。做出大弓大马步者心中已是主动顶抗、原地阵地战相对抗的思想,完全失掉了太极拳的走化、以柔克刚的高级、灵活思维。

只有脚下活步的前提下,才有完全的不丢不顶的效果。也只有自然走路的状态下才有“活步”的最佳身法。

以高架活步与大弓大马步架势者相比较,高架活步完全符合“以静御动,一触即发。静如处子,动如脱兔”的技术要求。高架活步,上下成一线,如平地立杆,沉静内敛,旋转自如,随时随处都处于“一触即发”的状态。

而大弓步大马步的架势就粗糙太多了,每一次的换步、内劲都有缺陷、凸凹、断续之病,在高架活步的面前,就是一种拳架有病的反面教材。

真正做到了内劲上下贯通,也就达到了“主宰于腰”,以腰为轴,以腰行拳,就是一种“疾步傲首”的自然走路状态,不偏不倚,整体进退,是不屑于、也绝不会出现大弓步大马步的身形,因为内劲已经收敛、主宰于腰,手足四梢都是腰间内劲的发射窗口,手脚始终是灵活的、自由的状态。一旦有出现大弓大马就意味着武功内劲废掉了,内劲萎靡,与世间的常人无异了。

换句话说,也就是没有练出腰间内劲的时候,才会使用大弓步大马步打拳,用支架的支撑顶力,这都是通俗的平常人的活计。

所以太极推手的功用,就是来检验你用的是腰间的内劲活劲,还是弓步马步的支架力拙力僵力,所谓“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此之谓也。

本头条号《太极拳天下第一门》揖手 2021/06/22 星期二

(0)

相关推荐

  • 太极拳反思录——太极内劲是无中生有,故曰“太极者无极而生”

    太极拳反思录--太极拳需要一场反思了,才能净化,才能进步. 太极拳的内劲是"无中生有",不依靠一切身外之物,不依天,不依地,只依自己的神意而产生,故<太极拳论>首曰&q ...

  • 太极拳五种步法的练习——步型

    步型--是下肢固定的姿势,常见的有:开立步(马步).丁字步.弓步.虚步.独立步等. 开立步(马步) 丁字步 弓步 虚步1 虚步2 独立步

  • 太极的“以静御动”在推手中如何运用?

    一个人在练习推手中掌握了技术以后,在推手竞技中能否得到充分发挥,还是个较复杂的问题,临阵忘拳法的事情是常见的. 临场稳定固然与竞技经验有关,但主要还是意志.心理等素质问题.推手竞技时不够沉着.镇静,可 ...

  • 真正厉害的女人,拥有一个特征:静

    文:晴风 图:电视剧<我的前半生> 网上曾看到这样的一句话:一个人越厉害,越安静,说的就是一个人真正厉害起来,并不是特别能说,也并不是那些整天说自己厉害的人,而是那些安静的人,也就是什么都 ...

  • 太极拳应一个人找静地方下功夫

    太极拳应一个人找静地方下功夫 常见练太极拳的喜欢成群结伙,这样热闹,还可以有伴交流.切磋,互相取长补短,但也有坏处,就是不容易心静.从没静下过的人永远体验不到静下来的心境,永远没有静下来观察感受到的那 ...

  • 10首加长版的太极拳养生音乐,松静圆活,纯任自然!

    太极拳追求一种意境即心神合一,气沉丹田,此乃师法自然之道理.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本自然之产物,无法脱离自然,应顺应自然,与之和谐共存,欲与自然和谐,则自身和谐,习练太极是求得自 ...

  • 太极拳的标志性特征:手不过前脚尖,肘不到身后去

    ​"前不露手.后不露肘",据说是杨振基先生时常说的一句话.任何武术自始至终总是只手或两只手在自己的视野中心,当然太极拳有的动作两只手都不在自己的视野中心,然而这样的动作两只手必然都 ...

  • 练习太极拳如何快速体悟“松静”?

    人体下为阴上为阳,右为阴左为阳,前为阴后为阳.练习松静的目的,在于调整上下阴阳,平衡左右阴阳和媾通前后阴阳.媾通前后阴阳,即是打通任督二脉:平衡左右阴阳,则是要使人体气血运行平衡:调整上下阴阳,目的在 ...

  • 太极拳桩功练习—松静桩

    桩功是指下肢固定或全身静止性的基本功训练.由于它的身型.步型松静稳固,好像木壮栽于地面,故称桩功.桩功的作用主要是端正身型,强固下肢,培养敛神入静.调息用意的能力. 松静桩 [预备势] 身体自然站立, ...

  • 五祖拳技击歌诀及解义,静待动、柔克刚、速御迟、虚击实、拙制巧

    五祖拳的技击方法,分为总诀和具体的运用方法,总诀就是该门派的技击理念,它基本决定了该拳种的运动形式,对五祖拳的技击起着指导性的作用. 总诀 五祖拳技击总诀:以静待动:以柔克刚:以速御迟:以虚击实:以拙 ...

  • 二O一八太极推手“以静御(制)动”教学(二)练习课2021.1.6.发布

    二O一八太极推手“以静御(制)动”教学(二)练习课2021.1.6.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