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自和者,必自愈”,如何将这句话落实到临床?

“阴阳自和者,必自愈”,是《伤寒论》太阳篇第58条条文,原文中说:“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也就是说一切疾病,不管是发汗,吐下,失血,亡津液等,最后疾病的转归是痊愈还是预后不良,都要看阴阳是否能够重新取得平衡。

如果经过扶正祛邪、祛邪扶正,或扶正祛邪并举等治疗措施,从而达到阴平阳秘之目标,也就是阴阳重新达到平衡,疾病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疾病痊愈;

如果患者正气不足,不能胜邪,或邪气太盛,而正气不复,就会使疾病向预后不良,甚至死亡的方向发展。

在自然界中,阴阳是对立而又统一的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在祖国医学中阴阳学说又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对于这两方面的重要性早在《内经》中就有精辟的论述。

如“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又说“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在《医学启源·内经主治备药》中也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

可见,保持阴阳平衡的至关重要性,那么要治愈疾病就必须找出使阴阳平衡的有效方法。

仲景所言的“阴阳自和者,必自愈”是指导原则;保胃气,存津液就是所预期达到阴阳平衡的有效方法和具体措施。

方师通过几十年的临床实践,认识到所有疾病在其衍化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顾护正气,尤其是大病之后,必固脾胃这一后天之本的观点,正是预达阴阳自和的可靠保证。

方师这一行之有效的好方法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和教育,将这一观点应用于临床,取得了很好的医疗效果。

现举病案二则说明之。

验案一:

患者兰某,男,73岁。

因肺炎住院。由于在院期间应用了大量抗生素,而出现了菌群失调,继而霉菌感染,后又见高热,合并有消化道出血,病情危重。

请方师会诊时,发现病人体质极度虚弱,面色晄白无华,不断吸氧,四肢浮肿,脉虚细数,舌质淡嫩,舌中心少苔。

方师诊视后认为是气虚血脱之候。即用了人参,黄芪,白术,甘草等健脾益气之剂,使患者转危为安。

方师在对此病案患者四肢浮肿分析时说:治疗浮肿的主要方法有发汗,利小便。

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中曾说“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这段条文所讲的溢饮是由于水气流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治法上应当采用发汗的方法。

水饮有表里,上下之分。在里在下者可利水,在上在表者可以发汗;溢饮是水饮在表在外,当汗不汗所致,因此用大、小青龙汤汗解。

本病案中所现四肢浮肿,能用发汗的治法吗?不能用,因为本病案的四肢浮肿,是气虚所致,脾气不足,心气大虚。

气虚之极,气脱亦可以血脱,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此病案是血随气脱所致。

因此,方师本着固元之中求止血,选用参,芪之类方药而奏效,病人转危为安。这也正是扶正气以达阴阳自和之目的。

验案二:

李某,女,60岁。

曾因亚急性白血病多次住院,本次因患菌痢入院,经治疗好转。

住院期间,因体质虚弱,复感风寒而发高热,体温最高达40℃,咳嗽黄痰,胸痛,经拍胸片后诊为肺炎,心率达到120次/分钟,下肢浮肿。

西医考虑有心功能不全,病情危重,急请方师会诊。

诊视后认为是本虚标实之证,应取标本兼顾,扶正祛邪的方法,应用固本之人参与清解之银翘之剂,经三次调治,病人体温下降,心衰纠正,病情平稳。

方师说:实人病表发其汗,虚人病表建其中。此患者的扶正祛邪也是恢复阴阳之平衡,以达到阴阳自和的目的。

方师说上述所论扶助正气及扶正祛邪的治疗方法,都是为了达到使阴阳恢复平衡,阴阳自和的最终目的。以上二则病案只是反映了一个侧面,亦同样是达其阴阳自和。

在《伤寒论》中“阴阳自和者,必自愈”,虽是短短的一条条文,但这是原则性的,带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它是对所有疾病治疗原则的高度概括。

方师反复强调,学习《伤寒论》掌握基本精神,深刻领会其实质,对指导我们的临床实践更有其重要意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