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的隐性不平等,这5本书分析得一针见血!
现代社会有十分虚伪而狡诈的一面,让人忿忿难言:
表面上人人平等,不再有三六九等的等级界定;
实际上人人受困,被更为严苛的一套评判标准束缚。
财富、地位、容貌、衣着、身材、气质、品味、格调…
不同名目不同标签,排列组合形成了一条条隐性的鄙视链。
这是新型的不平等,如果你感觉备受困扰又愤懑难言,不如翻翻以下5本小书,它们分析得一针见血、很是痛快:
作者是社会心理学的学者,但这部书融合了自家人的经历,访谈,社会报道,其实已经远超社会心理学的范围了,是一本探讨美帝当代种族问题的非虚构作品,可读性极强。
@读者 Blade King
偏见是歧视的邻居,门和门紧挨着,它要么安生在家待着,要么一开门就进了歧视的地界。
所以,偏见是一种隐性的、蓄势待发的不平等,它在潜移默化之中进行,伤人而不自知。
就像本书作者、世界知名心理学家、隐性偏见研究专家珍妮弗·埃伯哈特博士所写:
大脑的分类功能,本能地依赖看似可预测的模式,帮助我们更快更有效地做出判断。
比如看到一个苹果,我们会自然而然想到它的生长、颜色、大小、触感、味道…
看到人,我们的社交群体分类也会启动:
上海人?那他可能精明、讲究、小气?
农村人?那他可能没钱、不卫生、没文化?
进行这种联想的过程就是“偏见”,它在你无意中产生,几毫秒就可以成型。
即便你认为自己秉持着客观中立的态度,你的思维也很难逃过这些联想的主导。
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并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这就是刻板印象的由来。
由此可见,偏见和歧视的诱惑根植在人类的基因中。
想要克服这一重隐性不平等,真的要多读书、多思考。
另一本关于偏见的经典书籍:
如何“赋魅”疾病,就要如何去“祛魅”疾病,疾病本身没有贬义之意,更多的是人所赋予它消极的意义和无法摆脱的痛苦!
@读者 蜗牛张开心
疾病的隐喻,疾病里隐含的偏见、歧视和不平等,以及由之形成的文化意味和社会倾向。
人类对死亡的恐惧催生了对疾病的厌恶、对病人的歧视,久而久之形成了一整套文化隐喻:
任何一种病因不明、医治无效的重疾,都充斥着意义。
首先,内心最深处所恐惧的各种东西(腐败、腐化、污染、反常、虚弱)全都与疾病画上了等号。疾病本身变成了隐喻。
其次,借疾病之名,这种恐惧被移置到其他事物上。
疾病于是变成了形容词。说某事像疾病一样,是指这事恶心或丑恶。
而且,不同的疾病,受歧视程度还不同,内含的文化意味也不一样:
结核病是一个暧昧的隐喻,既可以意指灾祸,又可象征高雅。
癌症却从来就只被看作灾祸;在隐喻意义上,癌症是一种内在的野蛮状态。
当歧视已经泛化成日常表达,不平等就变得深入骨髓又司空见惯,着实令人心惊。
人类真的是这地球上最沙雕的品种,这本书很详细全面的介绍了这个360度无死角沙雕的社会。
@读者 ShayneのZ
一部精准而刺痛人心的社会等级指南,它所揭露的隐性评判标签,可能大多数人都没意识到:
微笑,另一个等级标志。这意味着,不要笑得过头。
贫民阶层的女士比中层和上层阶级的女士要笑得更频繁,嘴也咧得更大。
她们沉浸在那种急于告诉别人“我今天很快乐”的文化里,大多数时候会忍不住流露出带有防范性的乐观主义。
再有,除了服装的颜色和涤纶成分,服装的“易读性”通常也可以判断人们是不是贫民阶层。
随着社会等级的升高,低调原则随即开始奏效,文字逐渐消失,被商标或徽记取代,例如一条鳄鱼。
再往上,当你发现形形色色的标记全部消失了,你就可以得出结论:
你已置身于上等阶层的领地,印着“可口可乐才是正牌”的T恤属于贫民阶层。
可怕吗?这无孔不入的身份标签,将你的经济和生活状况暴露无遗,简直无处可逃。
当作应聘指南来读真是太好了。不公平是哪里都存在的,所以在自己能做到的地方尽量做到吧!
@读者 浥予
为什么在今天的美国社会中,获得高薪职位的往往是来自富裕家庭的学生?
是什么让他们顺利通过选拔?这里面有什么了不得的潜规则吗?四个字,文化资源。
文化资源,即我们用来闯荡社会的各种知识框架、观念框架、解释框架、行为框架,也是精英再生产的重要推动力。
这类资源不可见,所以人们常常意识不到它们也是制造不平等的机制,而将其与个人能力混为一谈。
一个简单的例子,由于出身不同需求不同,不同阶层的孩子学习的知识都是不同的:
身处底层的孩子有各种现实的物质局限,还要担心如何满足日常的生存需要。
所以,他们常常偏爱实用性的、能立即见效的物品、机会和经历。
相反,特权阶层的孩子不需要为生存发愁,因此更喜欢并非直接有用的物品和实践活动。
这些东西存在时间较短、抽象、复杂、不易获得,也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
由此,阶层壁垒已经形成,想要打破它,可能需要两三代人的努力了。
很科普的冷知识,这样的书既满足好奇心又减压,趣味性也可。
@读者 Ehdn~
最后一本人与人之间的隐性不平等,我们抛开概念与大词,来看看具体的人际剥削。
什么是人际剥削呢?本书作者洪培芸心理师是这么定义的:
“在人际关系中,以通过不公平的方式,让人感到不愉快,甚至是用残忍的方式压榨对方,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比如,某个性格很差的主管总是以不合理的要求刁难你,某个难搞的客户总是仗着有资源就欺压你。
这些显见的人际剥削,你清楚当事人的恶意,实在忍不了可以直接拒绝。
还有一些隐性的人际剥削,发生在亲密关系之中,裹着不容拒绝的糖衣。
比如,父母以“这是为你好”为起手式,硬要我们配合一些看起来似乎合理,但是可能得忍耐或是妥协的要求。
遇到这种现实而琐碎的不平等人际困扰,如何摆脱又如何预防呢?翻开这本书,心理师会给你详细答案。
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还感受到哪种隐隐的不平等?评论区里尽情吐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