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力能扛鼎,500年来无此君!启功为啥会如此盛赞王铎?
明代中晚期的书法,随“台阁体”的兴起,基本上以赵子昂(孟)、董其昌书风为主,而在王铎带领下,探索出一种新的书风和形式!对此,启功先生盛赞:
觉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
觉斯,是王铎的字,又号痴庵、痴仙道人,别署烟潭渔叟!他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王”之称!
在沙孟海先生看来,王铎扭转董其昌、赵子昂(孟)以来风气,是书法的“中兴之主”:
矫正赵孟、董其昌的末流之失,在于明季,可说是书学界的'中兴之王’了
这个评价实在太高了,书法史能有几人能有如此盛誉!
王铎有如此盛名,跟他的提倡的书法理念“敏而好古”有很大关系!
什么是敏而好古?
在王铎看来“书不参通古碑,书法终不古,为俗笔多也”、“书不入晋,终成野道”,如此看来,这和赵孟的“复古”是一致的,然而王铎复古是“古不乖时,今不同弊”!
在他看来,书法创作应该是:
将古人书章融而化之,以抒发、宣泄自己那充满郁闷的块垒和如电击雷鸣,狂飙突发的心灵。
他宗法于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颜真卿、柳公权、米芾,并将篆、隶等书体融为一体,囊括万殊,熔今铸古,决不为古法所拘束,而自成一体!
宋有米芾、明有王铎,他们都是高扬起复古的大旗,却没有陷入传统的泥淖,标榜其独宗曦献,另辟蹊径,影响后世很多人!
这种影响漂洋过海,影响日本书法几代人,还因此衍发成一派别,称为“明清调”。日本人把王铎列为第一流的书法家,“后王(王铎)胜先王(王羲之)”。
看小编看来,启功先生如此盛赞王铎,如果抛开王铎的个性特点,单从书法技术而言,他开创几个先河:
一、变“折钗股”为“印印泥”,让笔法变得更加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
(“折钗股”、“印印泥”均为书法笔法,以后会专门论述,如果想了解的朋友,自行搜索)
二、将“涨墨法”运用到草书创作之中,从而丰富草书的张力。
王铎的作品呈现出现雄强豪放、苍老粗旷特点,多半跟涨墨法有很大关系,这种创作方法,在日本书道中多有体现。
三、“连绵草”的大胆运用,让狂笔缠绕的连绵与逸笔跳跃的节奏,整个作品表现撼人心魄的磅礴力量。
四、继承和发扬晋人少见的“布白”手法:
王铎的采用布白手法,可以说极其古典的,不靠夸张字形来分割空间,而是靠字势欹侧奇正的变化,来调整空间节奏和营构行气轴线,这种布白手法,魏晋时期也曾经出现过,只是不够流行而已,被王铎发扬光大!
以王铎的草书《金山寺立轴》为例,书风更趋成熟老辣,其狂草技法已臻化境,在结字上把米芾的倚侧发挥到了极致,以涨墨法略去点画改变字形,确实有“破鬼胆”之怪;再以中锋强力掠扛,轻重对比强烈,真正有神龙飞腾的不测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