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拾得行迹探 ——邢州、苏州及台州
内容提要:据史料记载,唐诗僧寒山与拾得的行迹,涉及到邢、苏、台三州。在此三州之地,不但有明确地年代、行迹记载,而且还流传下来有关寒山拾得的诸多传说故事,有的尚有遗迹、遗物可考。于当代寒山拾得研究有不可忽略的价值。
关键词:寒山隐居时间邢州苏州台州
本文只探讨寒山于邢州、苏州、台州的行迹,至于寒山拾得诗中提及的邯郸、洛阳、黄河、鲁、蓬莱、荆州、齐楚、清江、琵琶谷、鹦鹉洲、平陵、南院、帝京、凌霄阁、朱雀街、咸京等地名或所在,只是寒山游学、游历之所,在此不再论述。
一、寒山拾得与邢州之源
河北省的邢台,历史上称为邢州。在邢台市东任县的留垒、双蓬头两村,据记载与传说双蓬头村是寒山的故里,留垒村是拾得的故里。寒山隐居前名韩山,拾得隐居前名石德。留垒村已经没有拾(石)姓人家,双蓬头村的韩(寒)姓称为寒山的后人。家中至今尚供奉着“先人”寒山的牌位。
据韩鹏先生考证:“春秋时期吴国修建的大运河“邗沟”,也读作“干沟”、“渠水”、“韩沟”、“寒沟”、“韩江”或“寒江”等。”“夏代寒浞,是开封古陈留炎帝、逢伯明(陵)氏族的后裔,逢伯明氏族居住在开封逢泽之地。寒浞居住在开封古陈留炎帝帝都空桑附近的“韩岗”之上,族人以“韩”、“寒”为姓,曾篡夺夏朝王位,使夏朝中断了40年。“韩岗”之“岗”,为高起的土阜山丘,所以“韩岗”也称“韩山”、“寒山”。“韩”姓氏族在此山上建造祭祀先祖的寺庙,故称“韩山寺”或“寒山寺”。“韩”姓后裔也多以“寒山”或“韩山”命名自称,如唐代天台山国清寺隐僧“寒山子”、元末河北栾城红巾军领袖“韩山童”等。”所以,离家之前的“韩山”离家后称为“寒山”也就不足为奇了。”〔1〕
在留垒双蓬头村(两村相距三里地,因寒山拾得的关系,当地上至数代人沿袭至今便将两村名连称),这里留下了众多有关寒山拾得的传说故事、遗迹、遗物。如:寒山拾得在此割草拾柴的传说、弟兄相互友爱的传说、二人在河边(这里是黄河故道,属大陆泽区域〔2〕)摘荷捉青蛙的传说、修黄河堤岸治水的传说故事、在河边修炼飞升的传说故事等等;寒山拾得家庭的遗物,如拾得家的水井、石碾、石磨、宅基地,寒山家庭的宅基地、水井等,还留下了众多为纪念寒山拾得而命名的遗迹,如:以二人在此修行后飞升而命名的“二仙里”、“和仙里”、“天口”,后二仙里又以寒山拾得小时候蓬头跣足、不修边幅而改名为“双蓬头”村,此村还曾使用过“双仙里”、“故仙里”、“仙里”等名,以二人来往行走的小道为“神仙小道”,并将双蓬头、留垒村头的桥梁分别命名为“仙里桥(双蓬头村头)”、“和合桥(留垒村头)”,二人曾修行过的地方命名为“寒山洞”、“寒山垴”,后人在二人最初修行之地修建的庙宇名“天台寺”,即来自于二人后来隐居之地的天台之名。天台寺前的大清乾隆碑对此亦有相应记载。〔3〕
在地方志中亦有明确地记载。如明成化版《顺德府志》曰:“双蓬头,在县东三十五里,元(原)有二蓬头童来此建庵修行,名为寒山拾得。未久飞升而去,遗址存。”〔4〕
乾隆版《顺德府志》曰:“寒山拾得即文殊普贤菩萨,出世唐宪宗时,在天台国清寺,又于任县之东乡修炼。因名其村曰双蓬头。有诗集行世。”〔5〕
民国《任县志》曰:“仙里桥,城东南四十里双蓬头村东,和合桥城东南四十里留垒村西。”村名“双蓬头”下有注:“相传寒山拾得修炼于此,俗称和合二仙。〔6〕
道光版《内丘志》曰:“寒山垴,在太子岩南,仙人寒山至此。”〔7〕
道光二十二年,双蓬头清邑庠生赵自得的墓碑碑文写道:“明永乐二年自江南迁居于任之程尔寨,三世迁于故仙里”(即双蓬头)。
双蓬头村崇祯年间孟氏族谱序中有“寒山拾得飞升处”这一文字记载的条款:“……上崇祯之十季蒲月望侵晨(辰)假寐于寒拾蜚(飞)升处梦魁星呼曰起(黍人巳)起(走尺)叠现厥状顿觉故(右文)编错复更之乃克竣”。
由以上传说、史料记载及寒山诗中随处可见的“从生是农夫”、“田舍儿”、“村中住”、“住在村乡”、“黄河”、“带经锄”、“共妇锄”、“桑树”、“家园葚”、“机织”、“妇摇机轧轧”等等可说明,寒山拾得的故里是北方农村〔8〕——古时邢州任县的留垒双蓬头,二人自小生于斯,长于斯。于唐元和间隐居于台州之天台山。
二、寒山拾得与苏州之源
寒山拾得与苏州之源,最详细的记载为明姚广孝《寒山寺重兴记》曰:唐元和中,有寒山子者,不测人也。冠桦皮冠,着木履,被褴褛衣,掣疯掣癫,歌笑自若,来此敷茅以居。暑渴则设茗饮,济行旅之渴。挽舟之人,施以草履,或代其挽。修持多行甚勤。寻游天台寒岩,与拾得、丰干为友。终隐入岩石而去。〔9〕
在《寒山寺志》中,关于寒山在苏州的记载尚有多条。如:
张人骏、程德全《募修寒山寺启》“在唐元和间,有寒山子仙迹之异,乃著此名”。〔10〕
俞樾《新修寒山寺记》:寒山寺“旧名妙利普明塔院,以寒山子曾居此寺,故即以为名”〔11〕
邹福保《重修寒山寺记》:寒山子特唐时一枯僧耳,一瓶一鉢,云水生涯,故非求名者。乃因僧而有寺(注:寒山寺),有寺而有诗,因诗而其人其地之名遂历千余年而不朽。非佛家所谓“因缘”者耶?〔12〕〕
(清)徐崧张大纯辑《百城烟水》:相传寒山尝止此。〔13〕
然此《寒山寺志》编篡者叶昌识虽考证出吴城之西,明·赵凡夫别业“寒山”与寒山寺之“寒山”为“寺名在先,山名在后”,但并没有考证寺名之来源。虽没考证出寺名来源于唐诗僧寒山之名,在他认为“相传寒山拾得尝止此,故名。不可考也”〔14〕“寒、拾因缘,尚在传疑之列”之时,他在《缘督庐日记》云:“今云阳中丞,下车清节,同符巨工,重兴刹竿,振寒拾之宗风,存吴闾之名迹,甚盛举也。”仍然认为重修寒山寺与振寒拾之宗风有其渊源,只是没有考证出寒山至苏州之时间而已。
正德《姑苏志》亦有持此论者:“相传寒山拾得尝止此故名,然不可考也。”〔15〕陆锺琦《重修寒山寺记》亦曰:“明姚少师旧记,谓额题寒山始于唐元和中。此与闾丘太守所撰《寒山子诗集传》不合.”〔16〕
因诸人的一句“不可考也”、“不合”、“传疑”致使寒山拾得与苏州寒山寺之缘成了一个疑案。
考叶昌识等人此“不可考也”、“不合”、“传疑”之语,皆因惑“见于闾丘《诗集传》及宋沙门志南《三隐集记》,其人当在贞观初,安得元和时尚住世?亦未闻先担笠至吴也。然《太平广记》引《仙传拾遗》,又谓其大历中隐天台翠屏山。传闻异词,灵踪倘葛,不可得详。”〔17〕至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此“不可考也”之来源,是因诸人皆以闾丘序为信史而徐灵府序又与此相抵牾所致。在当时的情况下,又没有掌握其他论据与此参照辩证,故而认为“不可考也”。
闾丘胤《寒山子诗集序》已经有众多专家学者经过详细考证,以其中所说唐兴县名的谬误、闾丘胤官职配饰的失实、其与僧道翘所属时间的不一、所集寒山诗的疑问、寒山拾得入灭的虚幻等等,证明其为后人的伪作无疑。〔18〕余嘉锡先生并指出:“唐末僧徒,乐于附会,以二人皆居天台,而闾丘为本朝名宦,假借此人,易于取信,遂依托姓名,伪为一序,杜撰事迹,以惑后人。”此序不异“荒谬无徵,等于盲词小说”。“如必考其实,与其信闾丘之伪序,毋宁信光庭之《拾遗》,以光庭所记之徐灵府,年月出处皆有可考,与寒山正相先后,不似僧徒所托之闾丘胤,时代事迹无不抵牾荒谬也。”〔19〕
除《顺德府志》及《寒山寺志》所引姚广孝等人所记寒山隐居时间在唐元和间(宪宗时)之外,最早对闾丘序设疑并以寒山拾得见灵祐和尚考证出寒山拾得元和间隐居于天台的是赞宁。赞宁在《宋高僧传》系中曰:“又大沩佑公于宪宗朝遇寒山子诣其泐潭。仍逢拾得于国清。知三人是唐季叶时犹存。”〔20〕
最早明确记载寒山拾得元和间隐居于天台的是《佛祖通载》。《四库总目提要》曰:“(佛祖通载)元释念常撰。念当姓黄氏,号梅屋,华亭人。延祐中居嘉兴大中祥符禅寺。是编前有至正元年虞集序。所叙释氏故实,上起七佛,下迄元顺帝元统元年,皆编年纪载。”其卷十五曰:“宪宗纯改元和。(二)信州鹅湖大义禅师者。……师于元和十三年正月七日归寂。寿七十四。敕谥惠觉禅师见性之塔。(三)时寒山子者。不知其氏族乡里。隐于台州唐兴县寒岩。故父老以寒山子称之”。〔21〕此编年史将寒山排在鹅湖大义禅师之后,并明确记载寒山隐居于“元和十三年”时必有所据。宋·释赞宁在《宋高僧传》系中亦疑事在元和,而明、清至民国《顺德府志》、《任县志》所载“寒山拾得出世宪宗时”与此正相吻合。
京杭大运河的开拓,北起北京(涿郡),南到余杭,为南北交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寒山拾得故里任县留垒双蓬头,地处大陆泽,留垒河自南而北穿村而过,村的北、东两面皆距大运河的水运码头不远。设想寒山拾得沿大运河或坐船或弃舟观山一路南下,于唐元和中,风尘仆仆到达苏州,于此“敷茅以居,”“寻游天台寒岩”,这应该是非常便利而可能的路线。此足以释叶昌识诸人之疑者。
三、寒山拾得与天台之源
寒山拾得隐居于天台寒岩,不但有史料记载、有寒山拾得诗作内证(查《寒山子诗集》中有天台、寒山(道)、重岩、寒岩及物象、(寒岩)岩前及岩下、岩、绿岩、岩岫、东岩、中岩等词句的诗共计73首之多),尚有故事传说予以佐证,此不待赘言。而隐居于天台寒岩的时间则语焉不详。在此做一探讨。
据邢州、苏州的记载可知,寒山拾得于元和中(或宪宗时)离开家乡至苏州后,不久即前往天台隐居。而天台处的记载大略有以下几条:
一是因“闾丘序记三人不言年代使人闷焉”,有《天台山国清禅寺三隐集记》曰:“丰干禅师.唐贞观初(627—649),居天台国清寺”、《嘉定赤城志》记载有“正观中闾邱守尝问丰干天台有何贤圣”句,以寒山拾得“独与师(丰干)相亲”,而推测寒山拾得亦为贞观时人。此外尚有南宋本觉《历代释氏通鉴》曰:正观十七年(643),宋释志磬《佛祖统纪》、元释熙仲《释氏资鉴 》曰:正观七年(633)、《天台山方外志》《灵异考》寒山拾得条,亦认为寒山与丰干为贞观时人。
二是《天台县志》记载的寒山“唐大历年间(766-779,一说贞观年间),隐居县西70里的寒石山,”〔22〕是为大历中隐居。
三是《国清寺志》记载:寒山大士:“他生活在公元约七三四至八七一年之间,其中在天台生活了七十多年。”约为大历初隐居。碑文记三僧际会事曰:在“贞元间”。按丰干禅师“天宝中期至太和(827-835)年间居国清寺。”这期间有约百年,如三隐交往为实,大历中(774年)至太和末(835年)则含括《天台县志》与《仙传拾遗》所记。〔23〕按闾丘伪作寒山与道翘为同时人。此志载道翘为武后仪风二年(677)国清寺住持,〔24〕寒山则又为仪风时人也!
四是《太平广记》引唐末五代杜光庭《仙传拾遗》曰“大历中”。
以上所载寒山隐居时间,无论来源于闾丘伪作的“贞观时”说,抑或《仙传拾遗》的“大历时”说,似均有疑问。“贞观说”上文已论述。如信寒山隐居的“大历中(774年)说”:
1、按唐制士子十五岁参加科考,则前推十五年至759年应为寒山开始参加科考时间,此后尚有十余年“曾经四五选”的吏部铨选时间。即乾元二年(760)至大历五年(770)。而安史之乱发生于天宝十四年(755年12月16日)至宝应二年(763年2月17日)。天宝“十四载十一月,禄山果叛,称兵诣阙。十二月丁未,陷东京。”明年(天宝十五年)六月,哥舒翰为贼所败,关门不守,……。”“肃宗二载五月丁巳,贼将安武臣陷陕郡,民无遗类。”〔25〕“十四载,安禄山反,诏子仪为卫尉卿、灵武郡太守,充朔方节度使,率本军东讨。子仪收静边军,斩贼将周万顷,击高秀岩河曲,败之,遂收云中、马邑,开东陉。加御史大夫。贼陷常山,河北郡县皆没。会李光弼攻贼常山,拔之,子仪引军下井陉,与光弼合,破贼史思明众数万,平稾城。南攻赵郡,禽贼四千,纵之,斩伪守郭献璆,还常山。”〔26〕“肃宗永泰元年(765)正月癸巳朔,制曰:'顾以薄德,乘兹艰运,戎麾问罪,今已十年。饮至策勋,惟凶渠之授首;劳师黩武,岂人主之用心。军役屡兴,干戈未戢,茫茫士庶,毙于锋镝’”。“二年(大历元年)春正月乙酉制:顷以戎狄多虞;急于经略,太学空设,诸生盖寡。弦诵之地,寂寥无声,函丈之间,殆将不扫,上庠及此,甚用闵焉。”〔27〕大历八年(673)吐蕃合南蛮之众号二十万又来兴兵。三道寇茂州、扶、文、黎、雅等州,连陷郡邑。大历十年(675)田承嗣所署瀛州刺史吴希光反。路嗣恭攻破广州。(《旧唐书》卷十二本纪第十二代宗)至德宗建中元年(780)诏曰:“兵兴已来,四方州府不上计、内外不朝会者二十有五年,至此始复旧制。”这二十五年,即是由安史乱起的天宝十四年(755)至建中元年(780)。(《旧唐书》 卷十二本纪第十二◎德宗上)在“太学空设,诸生盖寡。弦诵之地,寂寥无声,函丈之间,殆将不扫,上庠及此,甚用闵焉”,〔28〕安史之乱及割据势力双方激烈争战、朝廷自顾不暇之时,寒山怎能有科考及“曾经四五选”的经历呢?所以“大历说”是不能成立的。
2、寒山诗记载的其隐居年代。
寒山诗[7]:一为书剑客,三遇圣明君。东守文不赏,西征武不勋。
学文兼学武,学武兼学文。今日既老矣,馀生不足云。〔1〕
这首诗告诉我们,寒山在隐居以前,做为“书剑客”的读书学习及其游学期间所处的时代,此期间寒山曾经“三遇圣明君”。
“遇”,《广韵》注:不期而会也。《说文》:逢也。崔注:“遇者,不期而会。”汉典:“相逢,会面,碰到”。这里应理解为寒山做为“书剑客”的时间段曾“逢”或“碰到”,即经历过三位君主的更替,而非三次见到君主。
项楚先生在《寒山诗注》〔29〕中注释此句诗时引用《文选》卷一五注李善注引用的《汉武故事》颜驷事(王鏊正德《姑苏志》卷三十七“宦迹”亦载颜驷三遇事):曰:颜驷不知何许人也,武帝见驷曰:“叟何时为郎,何其老也”?答曰:“臣汉文帝时为郎,文帝好文而臣好武,至景帝好美而臣貌丑,陛下即位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故老于郎署”。上感其言,擢拜会稽尉。是说颜驷其人,历经汉文帝、汉景帝,至汉武帝时,颜驷就讲了自己“三遇圣明君”的故事。此注释后载《论衡·逢遇篇》“周人事”的三遇事卢照邻《释疾文》寓意与此类同,此事正可诠释寒山“三遇”之意。
由寒山诗[302]“出生三十年,尝游千万里。……今日归寒山,枕流兼洗耳”我们知道,寒山是三十岁时去寒山的寒岩隐居的。也就是说寒山在隐居之前做为“书剑客”的三十年间有“三遇圣明君”的时代背景。查有唐以来二百九十年间共有二十一位皇帝(包括武周)。而在相邻三位君主的统治与更替中,只有德宗历顺宗至宪宗是三十年间(建中780——元和820)经历了三代君主更替。且是安史之乱后恢复相对平定的年代,符合寒山出外游学、参加科考并“三遇圣明君”的诗意。故寒山隐居时间不应为“贞观”或“大历间”,而应为“元和间”。
3、寒山几首描写气候的诗作中的年代信息:
诗[9]:“人问寒山道,寒山路不通。夏天冰未释,日出雾朦胧”、
诗[31]“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诗[307]:“寒山寒,冰锁石。藏山青,现雪白”、
诗[67]“山中何太冷,自古非今年。沓嶂恒凝雪,幽林每吐烟。草生芒种后,叶落立秋前。此有沉迷客,窥窥不见天。”
寒山隐居地的天台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冬季较温暖,一月平均气温5ºC,年平均气温16.8ºC,平原、丘陵、高山地区的温差为5-6ºC。天台山平均海拔500米。寒石山高度只有不到200米,按常识高度每升高100米温度则下降0.6ºC,所以这里不应该产生高寒气候。
这一气候由温暖而湿冷的变化,在历史上确有多处记载。如:
“永泰元年二月甲子夜,雷电震烈。三月,降霜为木冰。辛亥,大风拔木。”“大历二年三月辛亥夜,京师大风发屋。十一月,纷雾如雪,草木冰。”“贞元二年正月,大雨雪,平地深尺馀。雪上有黄色,状如浮埃。”“长安四年九月后,霖雨并雪,凡阴一百五十馀日,至神龙元年正月五日诛二张,孝和反正方晴霁。”〔30〕
懿宗,大和七年十一月十四日,生于藩邸。……藩邸时常经重疾,郭淑妃侍医药,见黄龙出入于卧内。既间,妃以异告,帝曰:"慎勿复言。又尝大雪数尺,而帝寝室之上独无,人皆异之。〔31〕
僖宗“皇帝位于柩前,八月,皇帝释服。册圣母王氏为皇太后。河南大水,自七月雨不止,至释服后方霁。”二年“七月辛丑朔。丙午夜,西北方赤气,如绛虹竟天。贼将尚让攻宜君砦,雨雪盈尺,甚寒,贼兵冻死者十二三。”“太原诸山桃杏有花实。”“光启二年十二月乙巳朔。是月,朱玫爱将王行瑜受密诏,自凤州率众还长安。辛酉,行瑜斩朱玫及其党与数百人,纵兵大掠。是冬苦寒,九衢积雪,兵入之夜,寒冽尤剧,民吏剽剥之后,僵冻而死蔽地。”〔32〕
“中和二年其年九月。太原上言。诸山桃杏有花结实。其年十月。西北无云而雷鸣。天狗堕。”〔33〕
乾宁四年十一月(淮南大将朱瑾)比至颍州,大雪寒冻,死者十五六。自古丧师之甚,无如此也。〔34〕
三年九月辛亥朔。丁卯,全忠在军至沧州,军于长芦。是月积阴霖雨不止。四年全忠建国,奉帝为济阴王,迁于曹州,处前刺史氏叔琮之第。〔35〕
2012年召开了《两岸研讨唐代气候研讨会》。据2012年05月18日11:25新华网《唐代曾有极端气候危机》介绍:长期从事唐代历史研究的逢甲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院长廖美玉表示:她从史书中整理出唐代曾发生2月东海结冰、3月浙江大雪、5月大寒、9月雨雪、11月暖如仲春等极端气候现象。这些气候现象的发生对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她说,由于唐代气温上升了2摄氏度,气候的变暖让北方农作物盛产,成为太平盛世产生的原因之一。但8世纪中叶气候转寒,造成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压力增加,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发生。而以古鉴今,古今都面临“正负2℃”的严重气候异常现象及危机处理。
逢甲大学中文系主任李宝玲则表示:历史上记载的气候变异目前看来是循环进行的,气候变暖后因太阳能量变弱,紧接着就会进入冰河期,许多诗人都曾在作品中提及当时的气候异常现象。按气候学家张德二的研究:“唐朝灭亡前的最后30年……气候开始由温暖转而冷湿,寒冬和雨灾相继到来,有时春秋两季也出现霜雪冻坏庄稼的现象。”〔36〕
由此推测,这几首描写湿冷气候的诗句应该是写于“唐朝灭亡前的最后30年”这一寒冷期。唐朝灭亡于908年。如按寒山大历中(774年)隐居,至“唐朝灭亡前的最后30年”间(注:最后30年中为893年)寒山应是159岁左右,这应是难得之数。而按寒山元和中(813年)隐居,寒山至此应是110岁左右。相传寒山在世108年或120年,诗[197]亦曰“老病残年百有馀”,故邢州地方志、苏州寒山寺志、《宋高僧传》记载“大沩佑公于宪宗朝遇寒山子”及元·释念常《佛祖通载》所载寒山隐居的“元和说”应是可信的。
结论:按寒山隐居的元和说可知,寒山生于唐建中四年,元和中(813年)或元和十三年因屡考不中及家庭变故而决定隐居,途中滞留苏州,最终隐居于天台寒岩。六十岁时(武宗三年843)正值武宗灭佛,为避祸回归故里,在故里的固城(有寒山洞遗迹)与太行深处(《内丘县志》记载有寒山垴遗迹)继续隐居约十余年(注:即《仙传拾遗》所载“十余年忽不复见”期间),之后返回寒岩隐居直至终年。〔37〕
参考文献
〔1〕韩 鹏、郭书学《开封、苏州两地传统文化的趋同性研究》《第九届寒山寺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 苏州,寒山寺文化研究院出版.2015.9 .494。
〔2〕刘洋:首都师范大学硕士(专门史指导教师:阎守诚)《唐代黄河、长江流域的水患与蝗灾》[D/OL]山西大学出版社 .1996年;邹逸麟《椿庐史地论稿》[M/OL],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5.5.2第6页;《吕氏春秋》:遂分为九河。钜鹿,今邢州大陆所在。大陆,泽名。九河:一曰徒骇,二曰太史,三曰马颊,四覆釜,五湖苏,六简,七絜,八钩盘,九鬲津。又合为一河而入海。
〔3〕任志良《唐诗僧寒山生卒年考证》[C]《邢台学院学报》2017年第二期。邢台。2017.6.2-11;任志良《唐诗僧寒山生卒年新考证》[C]《第十届寒山寺文化论坛论文汇编》苏州。寒山寺文化研究院。2016.10.202-204.
〔4〕邢台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翻印《明代两朝三部珍本·明成化珍藏本·原版》卷十:任县·“仙释”2007.P201。
〔5〕河北府县志辑·(67)乾隆《顺德府志》《民国柏乡县志》·卷十六·杂事。上海书店·巴蜀书社·江苏古籍出版社P369。
〔6〕王亿年修刘书旂篡《任县志》卷之二桥梁:“其跨刘累河者”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国五十八年据民国四年本印.P30、40页。
〔7〕《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施彦士《内丘县志》卷之一“遗迹”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据道光十二年本印行40页。
〔8〕王进珊教授《谈寒山话拾得》[J/OL]《中华文史论丛》第二十九辑.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上海.1984.79—100.
〔9〕江苏地方文献丛书·叶昌识《寒山寺志》《寺记辑存》[M/OL]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P142。
〔10〕江苏地方文献丛书·叶昌识《寒山寺志》[M/OL]卷一·志寺,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1P14。
〔11〕江苏地方文献丛书·叶昌识《寒山寺志》[M/OL]卷一·志寺,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1P13。
〔12〕〕江苏地方文献丛书·叶昌识《寒山寺志》[M/OL]卷一·志寺,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1P19。
〔13〕《四库全书》(清)徐崧张大纯辑《百城烟水》[M/OL]卷二。吴县。
〔14〕江苏地方文献丛书·叶昌识《寒山寺志》[M/OL]卷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1P5。
〔15〕明林世远、王鏊:正德《姑苏志》书目文献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26.P439。
〔16〕江苏地方文献丛书·叶昌识《寒山寺志》[M/OL]卷一·志寺,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1P18。
〔17〕江苏地方文献丛书·叶昌识《寒山寺志》[M/OL]卷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P1。
〔18〕钱学烈先生《寒山子年代的再考证》[D/OL]深圳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101-107。鞠俊《寒山诗序考》[D/OL]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2013年7月。余嘉锡:《四库提要辩证》[M/OL](下)第二十卷·集部一《寒山子诗集》,科学出版社1958.232.1250—1251页。
〔19〕余嘉锡:《四库提要辩证》[M/OL](下)第二十卷·集部一《寒山子诗集》,科学出版社1958.、964—969、975、1250—1251。
〔20〕宋释赞宁系曰。项楚《寒山诗注》中华书局本.北京.1987.8.483-486。
〔21〕元·释念常《佛祖通载》[M/OL]卷第十五·唐丙戌(三)。中国文史出版社.北京.2014.
〔22〕天台县志编篡委员会《天台县志》第三十编人物第一章传略,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5.P701。
〔23〕丁天魁《国清寺志》《国清寺志》第六章第二节“名僧”华东师大出版社。1995.P229-230。P285-P286。
〔24〕丁天魁《国清寺志》《国清寺志》第六章第九节历代住持华东师大出版社。1995P253。
〔25〕《旧唐书》卷十本纪第十。
〔26〕《新唐書》卷一百三十七 郭子儀列傳第六十二.
〔27〕《旧唐书》卷十二本纪第十二代宗系言。
〔28〕《旧唐书》卷十一本纪第十一永泰二年(766)春正月乙酉制。
〔29〕项楚《寒山诗注》[M/OL]7首注。中华书局出版.北京2000年.35-36。
〔30〕《旧唐书》卷三十七志第十七。
〔31〕《旧唐书》卷十九上本纪第十九上“懿宗”。
〔32〕《旧唐书》卷十九下·本纪·第十九下·僖宗。
〔33〕《唐会要》卷四十四。
〔34〕《旧唐书》卷二十上本纪第二十上昭宗。
〔35〕《旧唐书》卷二十下,本纪第二十下哀帝(景宗李柷)
〔36〕朱士光、王元林《历史时期关中地区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历史地理》第8辑《第四纪研究》1998年1期;蓝勇《唐代气候变化与唐代历史兴衰》百度文库。人文社科哲学/历史。
〔37〕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