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学文化精选(ID:gxwhjx)
作者:国学君
《三国演义》里有句话:“处事不分轻重,非丈夫也。”做人分清轻重缓急,做事懂得有进有退,是为人处世的最高修养。世上所有的事,都有一个“度”,要能把握恰到好处的分寸感。
出言有尺
《格言联璧》中有云:“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人生在世,没有比知足常乐不贪心更让人心安的了,也没有比言不经脑乱说一气更危险的了。处世要慎言,成为一个会说话的人,才能让人初见喜欢,久处不厌。儿子曹丕勤奋听话,各方面都很好,按长幼顺序应立他为太子。但另一个儿子曹植才华横溢,又深得他的宠爱,立哪个为太子,曹操举棋不定。一日,曹操屏退左右独留下贾诩,问贾诩有什么建议,贾诩站在旁边,眼望帐外发呆。曹操不满地喝道:“文和!我在和你说话,你为什么不理我?”这时贾诩才回答道:“我正在想袁绍、刘表废长立幼招致灾祸的事。”贾诩不论说立哪个为嗣,曹操都会认为他有营私结党之嫌,但又不能不回答曹操的问题。他恰到好处地把握了语言的分寸,一句话巧妙地回答了曹操,还回避了曹操对他的怀疑。说话有分寸,顾及他人感受,是对他人尊重,让彼此舒服的处世大智慧。出言有尺,轻重有度,点到为止,既能避免误伤自己或他人,还能给彼此留有余地。《论语·先进》中有云:“好在适度,误在失度,坏在过度 。”人际交往中,开玩笑可以调节气氛,但如果不懂得把握玩笑的尺度,可能会伤害他人。关系再好,开玩笑也要有分寸感,这往往能看出一个人的人品。但是他幽默又不失礼节,玩笑又不是嘲笑,能够把握恰到好处的分寸感。他的学生特意设宴,并邀请京剧艺术家梅兰芳和多名社会名流出席为他饯行。宴会开始后,由于现场都是“大人物”,气氛就变得谨慎尴尬。大家都只是坐在席上不言谈,生怕说错话,得罪了彼此。张大千见状,为了缓解现场尴尬的气氛,他起身向梅兰芳敬酒。张大千含笑解释道:“君子动口,小人动手,你是君子,唱戏动口,我是小人,画画动手。”他的谦虚和幽默引得满堂客笑,瞬间化解了尴尬气氛,学生也松了口气,向他投去了钦佩的眼神。凡事适度则益,过度则损,适当的玩笑,可以使人愉悦,没有分寸感的玩笑,就一场灾难。懂进退、知分寸,守住玩笑的界限,既不伤害他人,也不委屈自己,才能让人相处不累。曾国藩曾说:“话不说尽有余地,事不做尽有余路,情不散尽有余韵。”有一个佛门弟子,做事非常认真,日夜参禅,可是收效甚微。师傅听后,给他一个葫芦、一把盐:“你把葫芦装满水,再把盐放进去,让它很快融化。”“师傅,这水太满了,摇不动。想拿筷子搅,可葫芦口又太小进不去。所以,这盐都沉到下面去了,化不了啊!”师傅听后,哈哈大笑说:“这还不好办嘛,你先把葫芦里的水倒掉一些,然后再用力摇一摇,看看如何?”无论做什么事情,最好留下一个适当的空间,让自己的处理有一个回旋的余地。凡事不可做绝,不要太过极端,非要争个你死我活,最终两败俱伤。做事有余,给他人留余地,也是在给自己留后路,如此方能进退自如,不至于身处绝境。利刃划破身体,伤口的疤痕很快就能修复,而用恶语出口伤人,带来的伤痛却很难消除。语言的伤害比刀子还痛,说话要三思,不要逞一时口舌之快,罔顾他人感受。它拖着伤痕累累的躯体来到一位守林人的小木屋外乞求帮助。晚上,守林人小心翼翼地为它包扎好伤口,并准备了丰盛的晚餐让它享用。就在熊进入被窝的时候,熊身上难闻的气味钻进了守林人的鼻子。“天呐,我从来没闻过这么难闻的味道,你简直是天底下第一大臭虫!”熊说不出任何话,当然也无法入眠,勉强捱到天亮后向守林人致谢上路。几个月后,守林人和熊偶然相遇,守林人问道:“上次你伤的好严重,现在恢复好了吗?”熊回答道:“身体上的伤口早已愈合,而心灵上的伤痛却永远无法痊愈。”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一句无意的言语,很可能会伤害他人,甚至招致灾祸。人前说话多思量,掌握分寸,做人做事才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出言有尺,话不凉人,不该说话时不说,该说话时好好说;嬉笑有度,适度幽默,让别人觉得好笑,才能算得上玩笑;做事有余,善待他人,话不说满留三分,事不做绝留余地;说话有德,言不伤人,良言劝善人心暖,恶语伤人有报应。做事,恰到好处,做人,恰如其分,审时度势,把握分寸,为彼此留有舒适的空间。认同的点个在看,愿你做人有原则,处世有分寸,不失善良,心中有光!
【版权声明】作者:国学君,国学文化精选(ID:gxwhjx),精选国学精髓,弘扬传统文化,阅读圣人之语录,洞见人生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