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城历史

据清代何达善《重建文昌阁记》一文载:“济治建于隋开皇16年。”隋文帝开皇16年,公元纪年为596年,到今天2006年,济源城就有1410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历史岁月里,济源城经历了多少风雨兴衰啊!清代何荇芳《文昌阁重建记》里说:“济之为邑,太行屏其北,王屋峙其西,大河亘其南,泷济二水则又夹城而潺爰,山水邑也。”清琚廷佑《邑侯尤公政事碑记》里说:“故玉川一望屹然,而金城之固,行阳数百里内,倚之为重地焉。”读之可知小城昔日的美丽和繁荣。然而再读清人李枫的《济源县重兴复县署记》:“历唐宋元明一千二百年间,踵事增华,日益壮丽,迨明城屠于贼,官舍居民,一炬无遗。”清人段绵祚《移市记》:“济治山城斗大,焚毁之余,一望瓦砾”等语,那么小城昔日的衰败和荒芜,又令人黯然神伤了。

翻一翻济源的近代历史,曾记得1932年那个寒冷的冬天济源共产党组织的创始人之党继新,被国民党残酷杀害,悬首于西城门之上。最使人触目惊心的是,1938年4月10日夜,国民党91军166师,向盘踞在济源城的日军发动进攻。有一个小小的班长叫朱金山,天性豪迈,膂力过人,挥刀率先登城,手刃倭寇13人,中弹殉国。日寇钦佩他的忠勇,为他殓葬,并且在他的墓前立下标志:“故中国无名勇士之墓。”随即日军又调集兵马与166师恶战。这场战役历时10天,济源城中兵火连天。战后一望瓦砾,满目疮痍。1945年8月25日,八路军从太行山上下来,济源县城解放,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1988年6月,济源县改为济源市;1997年1月1日,济源列入18个省辖市的行列,由过去“一条街,俩岗楼;三座破庙一群猴;修个源园圈套圈,修座厕所是三角。”城市面积由过去的四五平方公里发展到现在的五十多平方公里。

好了,咱们由现在的文昌路重新走进济源的历史。文昌路原名文昌街,因街东历史上有文昌阁而得名。这座文昌阁现在早已荡然无存,所幸古人有文字记载,使我们得以一睹当年文昌阁的风光。话说咱们济源城在唐宋以前有东西南北正向四门,唐宋时期将东门封塞,明朝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8年),济源知县徐允陟,就在被堵的东门上,以城为基,创建文昌阁。阁起三层,气势缥缈嶙峋,凌云插汉。文昌阁下这条街,就得名为文昌街了。那么,当时为什么要封堵东门哪?原来,到了唐宋时期,王屋山道教活动兴盛,影响济源社会文化思想。人们看到济源城西南北三面环山,东门外一马平川,认为一股脉气从天坛山顶下来,落在济源城里,又从东门流走了。这样,济源城里不聚气,各项事业就很难兴旺发达,也不出人才了。于是,一城之人踊跃而起,用砖石把东门封住了,然后将东门面对太行山朝北开,辟在了小城东北隅。

文昌阁上供奉的文昌帝君,是主司天下文人命运的。在过去的历史岁月里,文昌街上走过多少文人雅士。他们登上文昌阁,朝拜文昌帝君,又在文昌阁上凭栏远眺,太行之秀,王屋之灵,济水漭河潆洄澄澈,一览无余。川原佳丽之气,大河茫茫之势,尽入胸怀。真是山河壮丽,人杰地灵,一时激起多少豪情……可叹古老的城墙早已被扒掉,高耸入云的文昌阁荡然无存。
而今尚能看到历史的影子的便是望春桥了。
一湾泷水驾长虹,
人在栏杆复道中。
织柳娇莺藏不住,
衔泥燕子背翻风。

这首侯立德的《石桥春望》古诗,描写的是济源城东门外的望春桥,如一道雨后长虹凌波飞驾在泷水之上。桥上栏杆之内,立着几个游人,指指点点,在观望春景。桥下流水岸边,娇莺织柳,紫燕衔泥。真是一副绝美的风景画了。

望春桥原名通济桥,创建于金大定二十二年,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了。明万历十二年,人们曾对通济桥进行过一次重修。到了清代,由于日晒雨淋,波撼车轰,桥上巨石又相继折裂,行人过之,岌岌可畏。康熙五十三年,济源名门望族藩台公段百维奉昭赴两浙巡查,顺道归故里,目睹通济桥破败情景,就让他的儿子 段景文、段元文二人主持重修。段氏兄弟领了父亲的命令,不敢怠慢,筹集资金,准备工料,设计方案,组织人力。由于通济桥为一邑通衢,行人车马杂沓,工程不能久旷,修桥施工就昼夜不停,康熙五十八年正月二十七动工,同年八月十五竣工。这座石桥,自金大定年间创修以来,人们就经常登临,观望春景,吟诗作赋,从而使“石桥春望”成为济源九景之一。因此,新桥修成以后,段氏兄弟就将通济桥改名为望春桥了。

经过重修的望春桥,继承和保持了金代创修时的风格。桥孔拱券极高,几乎挡住了城门。主孔南北两边,嵌着两眼泄洪洞,以防河水暴涨。桥顶左右两侧,设置两道石栏杆,保证行人安全。桥身装饰着龙头、龙尾,桥头耸立着华表、石狮。同时在那桥孔之下,对着桥下湍急的流水,又高悬着一柄长长的青铜宝剑。原来,泷水又称蟒河,年年泛滥,性暴如蟒。这柄长剑,含有“蟒不过剑”的意思,意在制止蟒河暴涨,保护石桥,反映了人们的美好愿望。整座石桥,造型优美,气魄雄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然而,1938年,“轰隆”一声炮响,守城的国民党部队为了阻止侵华日军进攻济源城,竟将这座美丽的石桥一炮炸塌了。一直到济源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济源县人民政府重修该桥。但整座石桥没有了过去的气魄和风度,只有实用价值了。到了冬天雪后,车辆打滑难行。随着我市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2003年市政府五修望春桥。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石桥,宽阔平展,畅通无阻,气势更加雄伟。特别是到了晚上,望春桥火树银花,长虹卧波,蔚为壮观。

(0)

相关推荐

  • 扬州文昌阁和四望亭很相似,哪个历史更悠久,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019-09-06 16:54:09 现在有很多人到扬州旅游,由于文昌阁和四望亭相距不远,几乎在一条直线上.常常分不清,这样的疑问可以从网上的游客的文章中看到.作为一位扬州人且曾经住在文昌阁附近,有 ...

  • 河南济源的老照片

    这一组老照片拍摄于河南济源,其中有济源的城墙还有济源附近的封门口,老照片是两次拍摄 济源城墙附近的大拱桥谁做拱桥?从照片中看,非常的有历史感桥下是济源城的护城河 济源城附近的河流边远处是济源的城墙,城 ...

  • “红色故事” 征文 | 济源城的历史文脉和烈士鲜血染红过的宣化街 | 作者:茹书贞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 ...

  •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开城历史古迹

    开城历史古迹位于该国南部,由12个独立的组成部分组成,共同证明了高丽王朝从10世纪到14世纪的历史和文化.前首都开城的风水布局.宫殿.机构和陵墓建筑群.防御墙和大门,体现了该地区历史上一个关键时代的政 ...

  • 淅川县城历史变迁

    白羽牧歌 2020-08-09 淅川县在历史上历史久远,但是也是一个磨难颇丰的县城,经过历史的改变,县城所在东南西北迁徙数地,往返距离在上百里之间,在历代各个地区也比较少见.并且县城变迁过多,或被取消 ...

  • 围美古韶城 | 历史在浈江留下的围屋线条

    罗层崖于户里, 列镜澜于窗前 . 在古人的智慧中,人要择山清水秀之地居住,建筑该融合于景境之中,而景色则收纳于户牖之内. ▲满堂客家大围,谢义雄 摄 围楼,是客家人的传统居所.主要分布于粤东.粤北.东 ...

  • 围美古韶城 | 历史风雨无意的雕琢,却是空间与线条的美感……

    艺术之于建筑,是精密的设计及计算,更是空间与线条的美感交集. 在始兴,建筑的艺术随处可见,但却不是人人都懂得这份价值.当满堂客家大围为这个美丽的小城打出了名气之后,人们才发现,无价的艺术,始终存在着, ...

  • 蒲城历史上的党姓名人

    党鑑,元朝人,至元中任知县. 党懋德,明朝人,官职是泗水教谕. 党守己,明朝人,贡生. 党思林,因赈济灾民而出名,被录入<蒲城县志>. 党温,清朝人. 党廷選,清朝人,巳亥科. 党世奇,清 ...

  • 濮阳:访戚城遗址,观戚城历史陈列

    戚城遗址公园手笔很大,仿古建筑不少,大部分处于荒废状态,游人少得可怜.公园内除会盟台.城郭遗址外,还有戚城历史陈列馆.戚城历史陈列馆为收费展馆,里面陈列有西水坡遗址出土的少许文物和"中华第一 ...

  • 《沙河城历史风貌概况》跋

    跋 胡顺安 这个跋写得太晚了.在<沙河城历史风貌概况>试印后,我才突然想起来很有必要在书后补写一个跋,虽然来得很晚,但的确重要. 这个跋,一来可以简要阐述<沙河城历史风貌概况> ...

  • 巴西 戈亚斯城历史中心

    ​巴西 戈亚斯城历史中心 中文名称:戈亚斯城历史中心 英文名称:Historic Centre of the Town of Goias 国家: 巴西 所属洲: 南美洲 批准时间: 2001 遴选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