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的3句名言,看一个人是否值得深交,看他能否做到这3点

也许我们曾经都愿意和别人坦诚相待,可是随着我们见过的世界越大,见过的人越多,我们被伤害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有一种痛苦叫做遇人不淑,我们信任的、期待的可能都只是别人的一个个谎言。

孔子在与别人交往的时候往往会“听其言而观其行”,有的人虽然能说得天花乱坠,但是他们言行不一致,他们可以伪装自己的言语,但是从行动中一定会露出马脚。

所以在判断一个人是否可以相处的时候,要留心看他们平时生活中的一些表现。一个人究竟值不值得交往,要看他有没有下面几个品质。

与朋友相处的时候一定要讲究信用,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础是相互信任。

曾经一个富商在乘船时不小心落水了,他大声呼救,一个渔民听到声音以后赶快赶了过来,这个富商拼尽力气朝渔民喊道“救我上来我就给你一百两黄金”。

渔民听到以后不顾一切把这个富商救了起来,可是这个富商上岸以后只给了渔民一点点钱,他觉得这些钱足够打发这个渔民了,渔民虽然感到气愤但也没说什么。

过了一段时间这个富商过河时又不小心跌落水,水流湍急大家都不敢救他。这个时候渔民看见有人落水匆忙赶过来,当他发现是之前那个食言的富商落水转身就走,那个富商最终也被淹死了,失去了他所有的财富。

如果一个人喜欢耍滑头,自己承诺的事情不愿意去兑现,平时自己说过的话也不当一回事,和这样的人相处时一定要慎重。狼来了的故事大家从小就知道,那些不讲诚信随意、随意践踏别人信任的人,下场就是被恶狼带走。

想要判断一个人的人品,可以从看他是如何与父母、兄弟的相处的。

古人说“百善孝为先”,虽然孝顺不是绝对的衡量标准,但是我们也可以从一些小事中看出不一样的东西。如果一个人对待父母恭敬、孝顺,对待兄弟姐妹和睦友爱的话,这样的人人品大概率会很好。

因为父母和兄弟姐妹是我们人生中最亲近的人,我们平时和他们相处的时候不需要掩饰,往往会展露出最真实的自己。如果一个人始终能够孝顺父母、团结兄弟姐妹,这样的人肯定是一个纯粹、单纯的人。

子路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之一,一开始子路是一个非常鲁莽的人,他的性情比较耿直,因此得罪了很多人,大家都不太喜欢他。

但是子路对父母一直很孝顺,因为家里穷,所以他总是把好吃的东西留给父母,让父母每顿吃米饭,自己只吃一些糠菜。

子路在拜孔子为师后经常向孔子告假,孔子非常不解,问子路为什么总是频繁的请假回家。原来子路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回去给父母买大米,他们家在离集市很远的地方,子路每次都要走五十里才能给父母背回一袋米。

孔子听了非常感动,他知道虽然子路容易得罪人,但是他的本质不坏,于是更加耐心地教导子路。子路也不负老师的期望,慢慢地变成一个谦和有礼的人。后来他去楚国担任官职,在过上锦衣玉食的日子后,每次吃到美味的食物都还会想到自己的双亲而泪流满面、难以下咽。

自己不想接受的事情也就不要强硬地塞给别人,这是设身处地的为别人考虑,因为自己经历过,知道有多痛,所以不愿意让别人再去感受那种痛苦。这是一种宽容,一种慈悲,是人生的大智慧。

而有的人总是把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推给身边的人,这样的人不懂得去保护身边的人,他们经不住现实的考验,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是那个最先丢盔弃甲、抛弃同伙的人。

而那些能够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必然是善解人意的人,她们让人如沐春风。

董卿在录制《朗读者》的时候总是保持着谦卑、恭敬的态度,从来不因为自己的成就而显示出优越感,总是耐心地倾听每一个人的发言。

她和比自己矮的嘉宾说话时会特意半蹲下来,因为穿裙子不方便,所以她在节目中经常半蹲半跪,她对待那些德高望重的老人是这样,对待年幼的孩童或者身体残疾的人也是这样。

有一期节目请的嘉宾是身体残疾,只能坐在轮椅上的赖敏,她在准备朗读的时候情绪波动太大,悲伤地哭了起来,一时间不能控制住自己。

董卿在旁边半跪着轻声安慰她,她眼里满是泪光和心疼,几乎也要哭出来,看着悲伤的赖敏,她安慰道“如果太难过的话,我们就不读了好吗。”

作为节目的主持人和制作者,她宁愿自己去承担外界的指责压力、节目的经济损失,也不想去消费赖敏的痛苦,因为她懂得赖敏的悲伤,所以体谅她。

与人交往时,要留心这个人是否值得我们付出真心与他们交往。我们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去观察一个人,虽然这些不是绝对的衡量标准,但是从这几个方面去观察,我们一定能够发现一些被我们忽略的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从一些为人处世的细节上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性,这些小细节能够帮助我们及时的辨认出哪些人心怀不轨,可以避免我们遇人不淑。

我们也要多与那些值得我们学习的人做朋友,大家都希望自己的身边都是光明磊落的人,没有谁想和恶人同流合污,“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我们喜欢什么样的人交往,我们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