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慈善机构,凭什么把房子让给你”丨这种人比妈宝男更可怕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近些年“凤凰男”频繁成为婚恋市场的主角。他们通常家境贫寒但又勤奋上进,自卑内向但又性情善良,一无所有但又颇有才华,有一些同样凄苦的亲戚,这些亲戚通常在他们求学的路上给予过帮助。等到他学有所成的时候,这些亲戚就会上门来请求各种帮忙。而凤凰男们通常又鉴于情面不好拒绝,于是为了帮助这些曾经给过自己帮助的亲戚们,不断地消耗自己小家庭的利益,最终常常导致小家庭分崩离析。这里无意嘲讽,只陈述现象。对于凤凰男,能够于艰难中不屈,通过奋斗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我们当然应该致以深深的敬意。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凤凰男身上的弊病,却确实令人唏嘘。
不是说一个身处底层的人,通过个人努力改变社会阶层后,就要一定要对原来阶层的人不管不顾,可以帮忙的情况应当去回馈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但如果他人要求你帮的忙已经明显地侵害了你自己的利益。那么此时再毫无底线,就不是行善了,而是埋祸。农夫与蛇的故事,大抵要被嚼烂了。徐菲的老公刘嘉,就是一个典型的凤凰男。他们相识于大学,又共同念了研究生,彼此也算知根知底且都受过高等教育。因此即便当时身边的人都反对徐菲嫁给刘嘉,徐菲还是义无反顾地嫁了。且婚后,刘嘉也并没有让徐菲失望,他对她包容、宠爱,尽管两人有一些生活习惯上的不同,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做到求同存异。
刘嘉踏实又上进,收入也随着沉淀而稳步上升。生活原本应该向好的方向发展,但人生无常,他们的婚姻还是出问题了。婚后,虽然常有刘嘉老家的亲戚来请求帮忙,徐菲即便心有不悦,但她也不想为了一点小钱而影响夫妻的关系,因此对刘嘉小范围的仗义疏财也不作反对。让徐菲起了离婚之心的事,是刘嘉居然为了帮助老家的亲戚而罔顾他们整个家庭的利益。徐菲夫妻二人当年结婚时要买房,决定买的婚房90多平,刘嘉当时没什么钱,但硬是东拼西凑地凑了8万,剩下的45万则是徐菲父母给的。后来因为工作变动两人就搬到了徐菲父母家同住,婚房就空了出来。空出来的婚房徐菲本来打算出租,赚点房租补贴家用,但房子还没租出去,刘嘉的堂弟出现了。刘嘉读高中的时候曾在他堂弟家住了两年,因此刘嘉对他堂弟一家极其感恩,这些年大忙小忙没少帮。
这次也没例外,刘嘉将房子借给了他堂弟住,这一住就是两年,并且免费。对此,徐菲心里其实非常埋怨。眼看着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两人不得不准备买学区房。徐菲提出将婚房卖了,但刘嘉支支吾吾地说,他堂弟现在还在那房子里住着呢?总不能把人家赶走吧。听了刘嘉的话,徐菲差点没被气过去。为了整个家庭的利益,徐菲决定这一次不让步,她将房子挂在房屋买卖网站上,很快就找到了买家,90平米的房子,买的时候是53万,现如今升值到了90万,若成交能极大的缓解买新房的压力。堂弟的父亲闻讯赶来,他要求把房子卖给他。徐菲想都要卖,卖给自家亲戚也好。该区域的房子最新成交价都在90万以上,既然是堂弟,就打个九折。
徐菲把其想法告诉堂弟的父亲,谁知堂弟的父亲当场脸色就变了,他对徐菲说道:“你这房子地段差、房龄久、套型还烂。这样你们当初是53万买的,我出55万,你还可以赚2万。”然后堂弟的父亲又说,他们现阶段只能拿出来30万,剩下的25万需要分期支付。徐菲想都没想就拒绝了。正值另外一边的买家各方事宜都商量的比较合适,徐菲便决定立即卖给他们。刘嘉觉得徐菲这样做,是在置他于不义之地,向徐菲抱怨道:“你宁愿90万把房卖给别人,也不卖给我弟弟?”
徐菲一时竟语塞,她知道刘嘉其实为人善良,品行尚好,但这日积月累的负累,她真的累了,她对丈夫直言:“我们不是慈善机构,凭什么要把房子这样让给他?”刘嘉的拎不清,没有边界感,让这段婚姻岌岌可危——这一种男人,比妈宝男更可怕。乔治·戴德在《自我边界》中说:“所谓边界,就是让你的事归你,我的事归我。”而刘嘉则完美地避开了这一点,他始终觉得他亲戚的事就是他的事情,他有责任去承担。而很明显他的亲戚们仗着他的善良和曾经的帮助,在不断地剥削他,而刘嘉始终意识不到这一点。
佛洛依德说过:“任何关系中,我们都要敢于用愤怒守住自己的界限。人没有愤怒,犹如一个国家没有武器。”如果一个人始终对外界展示着自己善良好说话、乐于助人的形容,那么很容易走向被压榨的极端。因为人,本身就是一个善与恶的综合体。当他们嗅到有人可以被无底线的压榨时,他们怎么可能轻易放过。其实不管是亲戚、朋友、夫妻、母子,任何一种关系之间都一定要有界限,否则最终大概率会走向兵戈相见。三毛曾说:“朋友再亲密,分寸不可差失。自以为熟,结果发生间隙。”这世界有太多的关系,毁于当事人的没有边界。不是每个人都懂你的退让、宽容,也不是每个人都值得你容忍,该感恩的时候感恩,该拒绝的时候拒绝,该反击的时候反击。
不要轻易被别人架上道德绞刑架,再者那些可以如此行事的人,也不值得你损坏自己的利益,成全旁人。我们应该善良,但不能善良的没有底线;我们应该遵守道德,但不能被道德绑架。行走江湖,我们要遵守规则,但也不能愚昧地遵守规则,否则你就是别人的盘中餐,杯中酒,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这个世界一直是如此运转的。而你若想生活得好,就必须搞清楚,它的规则。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编辑 | 一粒米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