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赏梅

《姑苏晚报》2021年03月10日 B06版

  吴云龙

  香山是北京的赏枫胜地,而江南的香山养在深闺,名不见经传,但风光旖旎,是江南的一处赏梅胜地。

  早春二月,河边垂柳吐绿,小草转青,和煦的春风温软、濡湿、暧昧,很像初恋的人伸过来的手。今年春来早,春天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来了。

  惦记着香山正值盛花期的梅花,约上朋友一起,往香山赏梅。

  香山,坐落于张家港西陲,临江而峙,海拔136.6米,是张家港的最高点。在北方人看来,不过是个土堆,但粗犷而不失秀丽,雄伟又不乏典雅,素有江南名山之誉。山呈伏牛状,旧名卧牛山,因山上多植桃树,又名桃花山,后因春秋时吴王遣人上山为西施采香而易名香山,山上有采香径遗踪。

  香山之美,胜在湖山辉映;香山之意,胜在文化渊源。没有文化的风景苍白无力,香山则积淀了历史文化的精粹,如梅,高洁,清幽。清康熙《江阴县志》中赞:“香山突出平壤,高峻磅礴,甲于他山。”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小住于香山梅花堂,植梅栽竹,吟诗作画,并亲自为堂题额。明代徐霞客曾三游香山,赋诗六首,有一次游梅花堂后赞叹:“千年迹冷荒丘,一旦香生群玉,不特花香、境香、梦亦香,可谓不负此山矣”。

  从景区东门进入,远远可见张家港的标志性建筑聆风塔。宝塔雄踞于老虎背之上,塔高64.8米,塔身飞檐翘角,金色塔刹,八面九级,为明清楼阁式宝塔。从塔栏杆向北望去,可静静聆听来自长江的春风。飞檐翘角上的铃儿,在春风吹拂下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仿佛天空的私语,让人感到是在诉说“遥远的时空”,禅意顿生。

  重修后的梅花堂,四周有青松、香樟、翠竹、梅花、茶花等簇拥,以其古朴的造型、清高的气质、宁静的氛围,屹立于香山之巅。黑底金字的横匾悬挂于正门上方,匾文“梅花堂”,落款“眉山苏轼”,大门两边有副对联,令人感觉气势非凡。

  我们此行的主要目的是赏梅,未在聆风塔久留,转而从香山寺前坐电瓶车直达山脚下的梅园。

  香山的梅园占地300余亩,植梅万株,品种繁多。虽名声不够显赫,不过,香山有山有水有梅,满山梅花环抱一泓湖水,与山南“雪海波千顷”的300亩梅花园相映生辉,构成一幅湖光山色的画卷。

  湖边的山坡上有数万株梅树,蔚然成林,错落有致,一片花的海洋,与光福香雪海、西山林屋梅海和无锡梅园相比,更多了一份江南水韵。

  清凌凌的湖水边、亭台水榭间,依山栽种的梅树,红的、白的,少量绿色的梅花,轻逸若仙的风骨,倒映湖中,天生丽质。亭台楼阁可见人间春意,仿佛行走在千年的风景里。

  山脚下的湖像一面大镜子,镶嵌于山中,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岸边的梅树。远处江南韵味十足的亭台掩映在梅林之中,倒映在近处的湖面上,好一幅浓墨重彩的水墨画。

  一阵风拂过,湖面漾起层层微澜。依山环湖栽种的梅林,淡雅清新,我们被如此壮观的山水梅林惊住了。脑中不由得浮想联翩:若时逢旭日东升,或者落日黄昏,抑或春雨绵绵,想必更有意境。

  漫步幽静的湖边梅径,驻足花影飞雪之间,恍若浮游仙境。千树梅花,竞相绽放,或傍亭古拙,或临水曲斜,那秀影扶风的琼枝,那暗香穿盈的芳瓣,无须笔墨的点染,早已诗韵沉酣。

  望着朵朵梅花,纵是无法采撷,她也会沉淀在我的眸中,从容于我的梦里。在这样一个早春,用她幽香的花瓣拨动我的心弦,带着温暖,带着叹息,慢慢浸润,慢慢散溢。

  沿湖缓缓而行,在梅花芬芳的小径间,我与春天如此亲近。幽香袭来,真可谓是集天地之灵气,树之精华,花之精髓,呈现给人间最美的犒赏了。梅花之香,着意寻香不见香,香在无寻处的幽香。暗香阵阵,为我引路。嗅着从这湖光山色中透出的一缕缕梅花香,仿佛来到一处世外桃源。

  人在花中游,心在花中醉。微笑着,将满怀的期待系在枝头。在心里,则一直轻念着:有爱,生命就有花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