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姓氏文化学者冯志亮先生谈百家姓之安姓

  安

  安姓是中国人常见的姓氏,在姓氏排行榜中列第一百一十二位,沿南海湾一带比较常见。当今安姓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3%,总人口大约有179万 。

  得姓始祖安清,姬姓,名安。昌意次子,黄帝之孙。上古时被封于西戎,后建安息国(古安息国,今伊朗,在中原的西方,距离长安一万多里,汉书称其为西域大国)。西汉武帝时,派使者至安息国,始有往来。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安息国太子东行出家至河南洛阳,专门从事佛经翻译,并为中国早期佛学做出巨大贡献。当时与其一同入汉者皆以其安息国名为氏,称为安氏,故后世子孙遥尊安清为得姓始祖。

  一、姓氏意义与原始图腾

  安,安定安静之义,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的安字,是房子内一位面向左跪坐的女子。金文和小篆的安字,结构与甲骨文相同,也是屋内有一女子。楷书就变成现在的安字了。

  古人用女子安静地在家操持家务,表示天底下不会有战争,也没有灾祸,社会安定,生活安稳,人身安全。所以安的本义是安定。安人以此为氏族崇拜的愿望,作为氏族名和姓氏。

  二、姓氏起源与发展传承

  安姓源起有二:偃姓和安息国。

  第一支出自偃姓。相传先秦时有安国,故地在今山西夏县西。安国是帝尧贤臣皋陶之封邑,其后裔遂以国名为氏。因其后人没有显赫者,此支安姓不见经传。

  第二支出自西域。古安息国在今阿富汗北部布哈拉地区,具有中东的血统,可能含有先秦华夏人的血液。

  东汉时安息国王遣王子入朝,王子名清,博学多才,对佛经很有研究,他最终放弃王位的继承权,出家修行,长居洛阳,以国名为姓,遂留中国,取汉名世高。自此以后,凡来自西域安息国、康居(也称康国)的人,留居中国者多以安为姓,成为中国西北汉人的一部。这支安氏是组成当今安姓的主要成员,其历史有2000年。

  三、民族融合与基因融入

  安姓的血系一直比较复杂,自西域人成为北方安姓主流以后,外族的血液融人一直没有断过;北魏时河南鲜卑族的安迟氏改为安姓。唐朝的突厥胡人,后来成为柳城的安姓望族,安禄山就出自这支。唐时回鹘人和五代时沙陀人、吐谷浑人、奚人等均有安姓。

  到明朝时菲律宾苏禄东王在归国途中在德州病逝,其两位王子因守墓留中国,改姓温和安,今山东德州的安姓多出自此。明清时期,北方的蒙古人、满洲人都有改本民族姓为安姓者。西南地区的彝人、云贵川地区的土司和土人在改流归土中改用汉姓,安姓也是主要选用的姓氏。

  四、历史迁移与人口繁衍

  先秦时期,安姓很少为人所知。进人东汉以后,安姓主要活动在中原和河西走廊地区。 到了唐朝,安姓是发展比较快的时期,但因安禄山之乱,河南一带的安姓改了其他姓氏,人口 有所减少。 宋朝时期,安姓大约有1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9%,排在第九十位。

  安姓第一大省是四川,约占全国安姓总人口的25%。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山西、河南、河北,四省约占安姓总人口的74%;其次分布于陕西、山东、广西、甘肃,浙江、福建。

  全国形成了以四川和豫冀晋为中心的两块安姓聚集区。

  明朝时期,安姓人口急剧减少,大约有8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9%,排在第一百五十位以后,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贵州和山西,两省约占安姓总人口的40%;其次分布于河北、江苏、四川、陕西、山东、河南,这六省集中了安姓总人口的51%。

  贵州为安姓第一大省,占安姓总人口的21%。宋元明期间,安姓人口减少很多,其分布总格局变化不大,人口主要由北方向西南和东南迁移。全国形成了以川贵、晋冀豫为中心的安姓聚集区。

  五、当代分布与姓氏图谱

  当代安姓人口有179万,为全国第一百一十二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3%。

  从明朝至今600余年中,安姓人口由8万增到179万,增长了22倍,安姓人口的增加速度远高于全 国人口的增加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余年,安姓人口的增加率呈V形。目前主要分布于河北、河南、山东三省,大约占安姓总人口的35.5%;其次分布于贵州、甘肃、山西、辽宁、陕西,这五省集中了安姓总人口的30.4%。河北为安姓第一大省,占安姓总人口的15.2%。

  全国形成了以渤海湾地区为中心向西抵甘肃的高比率安姓分布带。

  六、郡望堂号与楹联家训

  1、郡望堂号

  安姓的郡望主要有凉州、姑臧、河内、武威等,安姓的著名堂号有剖心堂。 “剖心”堂号出自唐朝安金藏。安金藏为武则天时太常寺乐工。有人诬告太子要反,武则天命 酷吏来俊臣办案。闻讯赶来的安金藏剖开自己的腹,指着自己的心,证明太子不会谋反。肠子流了出来,人也倒地昏死过去。武则天命用自已的辇把他拉进宫中,让御医抢救,整整一夜才抢救过来。武则天很是感慨,下令放了太子,并封安金藏为代国公,死后谥“忠”。

  2、宗祠楹联

仙人食枣;乐工剖心。

耻为夷子;洗此胡儿。

才堪济世;学足通经。

  3、族规家训

  忤逆不孝者逐。

  犯上者笞。

  汹酒横行,毁骂长辈者罪。

  牛马乱放,踩踏青苗者赔。

  倒纲败纪者责。

  窝藏匪贼希图渔利者杖。

  欺孤压寡者罪。

  估占霸吞者跪。

  假公借私者跪。

  砍伐风树者跪。

  目前国内外的图书馆和其他单位正式公布收藏了安姓族谱13部。

  七、姓氏名人与宗族先贤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安姓历代名人81名,古总名人数的0.18%,并列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一百零六位。

  安姓的著名文学家古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09%,并列排在第一百五十八位;安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08%,并列排在第一百六十位;安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16%,并列排在第一百零九位。

  历史上安姓的重要人物:东汉佛教翻译家安世高;北朝北魏高阳公安同;唐朝代国公安金藏,东平郡王安禄山;五代后唐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宋朝知枢密院诗人安惇;元朝集贤殿大学士安祐,宰相安童;明朝诗人兼画家安绍芳,万历进士安希范;清朝收藏家兼书画鉴赏家安岐,著名太监安德海。

作者:冯志亮,号渤海居士,别署集雅阁主人。品牌推广人、姓氏文化学者、修谱师、网络新闻营销奠基人和发展者。2013年受聘为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与宗教学系特聘教授。冯志亮涉猎广泛,书法造诣深厚,并热衷于文学历史,亦是一位古体词人和家史家谱研究专家,著有《渤海诗词集》、《怎样修家谱》、《怎样编家史》、《怎样写自传》,以及《百家姓寻根手册》三百六十部,《中华姓氏家谱》两百余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