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思苦想 恍然大悟 ——学习的“诀窍”(2)
学习方法具有个性化特征,照搬别人表面上的做法很难成功。但是,学习毕竟是一门科学,它具有共通普适的规律性。任何个性化的方法“诀窍”,都是建立在共通规律基础上的。只有遵循了规律的学习策略,才可能成就高效的学习。
接续前文,下边继续为大家介绍人类研究学习科学的过程带给我们今天学习的启示。
3. “顿悟”如何产生?
学习的“顿悟说”来自于格式塔派心理学家“猩猩取高处香蕉”的实验。
(图片来自网络)
如图,高处挂有大猩猩最爱的食物—— 香蕉,旁边设置了几个散乱的空木箱。猩猩无论站立、还是跳起来都够不到那香蕉。猩猩并没有像那桑代克的猫那样一味胡窜乱跳,而是坐下来静静地“想”了一会儿,只见它慢慢站起来,把几只木箱摞到一起,站上去,取下心爱的香蕉……。
最初,心理学家认为猩猩能够“最终摞起木箱、获取香蕉”的结果是猩猩通过思考产生了“顿悟”。可是,关于它凭什么产生这种“顿悟”,却很难有合理解释。后来,大家认为,也许此猩猩在生活中经历过类似情景,或者观察到人类(或其他动物)运用过类似策略,这些情景在它“本人”的大脑中留下了印记,此时此刻,遇到了类似的挑战性问题,它经过短暂的“思考”,将当前的“难题”与过去的经历(阅历、观察的结果等)在大脑中挂起钩来,获得了“顿悟”。
学习,不正是这样一个把当前所学内容跟过去的经验(已有学习结果)挂起钩来的过程吗?
历史记载,大科学家也有类似的“顿悟”经历,比较经典的是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梦到”苯环结构的事例。
当时,凯库勒连续几天里不断地思考如何给他的学生讲清苯的结构(在当时的经验看来,苯极其不饱和的分子组成跟它表现出的、极其稳定的性质很难挂起钩来),都未得到理想的结果。终于,在梦中他梦到一条蛇用自己的嘴咬住尾巴,形成了一个闭合的环。受此启发,凯库勒醒来写出了苯的环状结构式。成为科学史上的趣谈。
(图片来自网络)
现代心理学研究指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就是说,大脑在夜里并非全部休息,而是会自动地梳理白天、甚至以前所感知的信息。本号前面的文章中,曾经举过笔者本人睡前背诵那些当时难以理解的政治题目的例子,睡前读了多遍,但并不能够熟练背诵,但是一觉醒来,却可以熟练、流畅地背诵出来,这样的结果应该与大脑在深夜不断辛勤工作有关。
“顿悟”学说给我们学习的启示是:
(1)学习需要素材的积累,思维不能凭空产生。
学习没有课内、课外之分,课内知识只是最低限度的学习要求,说实在话,谁(不管学生、老师,抑或是家长、教育官员)如果试图只单纯地学习课内那十分狭隘有限的东西,谁就上当受骗啦!你的学习之路将会越走越窄,最后走不通被淘汰出局了事。
中国没有固定不变的贵族阶层,教育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社会分层的过程,你若甘心被别人淘汰,你就偷懒、少学好啦!近期很火的文章“三年的懒惰,必将换来一生的卑微”,讲的正是这个道理。
(2)直觉和顿悟不是凭空产生的,需要大量的素材积累和积极、连续的迷思苦想。
所以,学习、尤其是复杂的学习,不必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
过去那种“问题不过夜”的提法,在高年级阶段的学习中应该被重新审视。
问题是促进思考的因子,思考才是形成神经联结(学习的结果)的关键。所以,问题一定要在自己脑袋里充分酝酿,只有当“百思而不得其解”时,才可以拿出去求别人指点,那种一遇到问题就迫不及待地向别人伸手的做法,对于自身学习能力的形成是很不利的。
请读者尊重原创勿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