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老人感慨:辛苦四十年,存款四位数,儿女只进不出,白养了
细数人的一生,能为自己而活的时间可谓是少之又少,先是少不更事,结了婚就开始为家庭和孩子打拼,坚持到了退休,又得帮儿女带孩子,还没等缓过神,一只脚已经迈进了晚年。
不过说起晚年生活,当真充满了变数,虽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可是大部分父母都不忍心做个甩手掌柜,过度地付出,甚至不惜消耗健康,也要助儿女一臂之力。
然而咬牙坚持,不好说能不能换来儿女的回报,就像网友陆阿姨和她的老伴,劳心劳力为三个子女付出大半辈子,到老的时候,连养老都成问题,来看看她的故事。
我今年65岁,和老伴是土生土长的乡下人,春种秋收,辛苦四十年,膝下有两儿一女,按老一辈的说法,多一个孩子多一份福气,可实际上,我的晚年却并不幸福。
年轻的时候,家里条件拮据,除了勤勤恳恳地务农,没法子也没能力提高生活水平,只得把希望寄托在孩子们身上。
我和老伴深知,要想有出息,成大器,就得好好读书,所以我们两口子省吃俭用,尽可能给儿女们创造更好的条件,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
一晃儿女们都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工作,可我们夫妻从来没有间断过对他们的付出。
好不容易存下点钱,本打算翻新一下老房子,只是钱还没捂热,就花在了儿女的婚事上。大儿子先谈了对象,女方要求先买房才能和他结婚,儿子就回来和我们商量,能不能把翻新的事儿往后缓缓,先支持他买房结婚。
儿女成家是大事,为了让儿子在城里安家,我和老伴没多想,把能活动的钱都拿了出来,七拼八凑总算够交了首付。
还没缓过劲,女儿又要结婚了,因为男方置办了房子,买了车,她不想让婆家瞧不起,要我们出八万八的嫁妆,我和老伴咬咬牙,又跟十里八乡的亲戚借了一圈,给女儿凑了嫁妆。
要说不省心的,还数小儿子,高中还没读完,就成天在外面游手好闲,不听劝,不务正业。有一次和朋友喝多了,跟邻桌的食客发生了口角,还动了手,大儿子和女儿躲得远远的,只能我和老伴求爷爷告奶奶四处奔走,赔了人家一笔钱才算了事。
忙碌了大半辈子,以为把儿女养大,供他们读书识字,看他们成家立业,就能享享清福,没想到五十多岁的年纪,还要拼命地找出路,挣钱还债。
消停了几年,总算还完了钱,本想可以过几天舒心的日子,又赶上大儿子和闺女先后有了孩子。闺女生个女孩,不受婆家待见,没人帮忙带孩子,她哭哭啼啼打来电话,“妈,帮帮我吧,要不我没法上班,婆婆更嫌弃我了。”
我和老伴一合计,把家里的地包了出去,进城给女儿搭把手。外孙女带到三岁,我们老两口准备打道回府的时候,大儿媳也怀孕了,儿子求我们过来帮忙。
“妈,我媳妇虽然不用上班,但她毕竟没经验,我不托底,你和爸可不能偏心,过来帮衬一阵子吧。”
于是,匆匆回了趟老家,又马不停蹄地去了大儿子家。辗转儿女家的这几年,我们就像免费的保姆,我在家做家务,带孩子,老伴出去打零工,睡在客厅,打扫孩子吃不完的剩菜剩饭,他们心安理得,我们却要出钱出力。
这个期间我和老伴省吃俭用,加上包地和打工的收入,存下了八万块钱,本打算再攒点给小儿子结婚用,可他还是不成器,连个对象都没谈成,我们又想到了翻新老房子,踏实过个晚年。
孩子们知道后,纷纷跑来借钱,儿子说创业遇到了难处,借走三万应急。女儿又说打工不容易,想开一家小店,不耽误挣钱,还方便兼顾家庭,差点资金,也要走了三万。
前后借出去六万,还剩两万,儿媳和女儿闹得不可开交,都觉得对方在惦记我们的钱,我和老伴看明白了,他们是在攀比,生怕自家吃了亏。
人老了,心力和体力都跟不上了,儿媳开始嫌弃我们老两口不利索,吃饭穿衣不讲究,说话一股子乡下味,还总捡来一些纸壳和瓶瓶罐罐堆在楼道的储物间,对孩子影响不好,还会被出来进去的邻居们笑话。
说实话,到了这个年纪还要被儿媳指着鼻子数落,我们心里很不好受,下定决心回到老家,还是因为我们给孙子买了点零食,儿媳说的一句话,“孩子要你就买?零食吃多了没好处,他不知道好赖,你们也不懂事吗?”
老家的房子实在不像样了,我和老伴自己买了些材料,请了几个工人,从简地翻修一下。
重新回归乡间生活,我们反倒松了一口气,不用看儿女们的心思行事。院子够大,我们种了点菜,吃不完还能拿到集市上换点钱,只是老伴的健康,越来越不乐观。
想让儿女们把他们的老父亲安顿好,要么说没钱,要么说没时间照顾,百般推辞,还没到久病床前的地步,竟然没一个靠得住。
我和老伴唏嘘:多子未必多福,养儿不见得防老,辛苦了四十年,到头来只剩下四位数的存款,连一万块钱都没有,儿女只进不出,白养了。养老就是攒健康,想要老有所依,还要看住自己的钱袋子,才不至于辜负晚年生活。
父母的爱贯穿着儿女的一生,很多人认为儿女多,福气也多,哪怕刻薄了自己,也要让孩子们吃饱穿暖,供儿女们上学,盼着他们成家立业,看着他们越过越好。
在父母的呵护下,有些争气的子女迈过了种种困难,从学业到生活,一路走来收获颇丰,可还有些子女,习惯了父母的付出,不知感恩,更不懂回报,在他们的眼里只有“索取”两个字。
即使他们有了孩子,仍然不懂反哺父母,甚至还把老人当成了烫手的山芋,不愿意好生照顾,儿女的自觉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不能把儿女当成养老的依靠。
父母是儿女的福田,尽孝就是耕种这块福田,有些陪伴,一生不过一次,父母要的并不多,趁着还不晚,对父母好一点,不求大富大贵,只求不违背为人子女的底线。
就像人们常说的,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不在,人生只剩归途,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