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粟裕在淮海战役的决策与建议-客观呈现战神的思考

粟裕在淮海战役立下赫赫战功,与刘陈邓等圆满完成了中央歼灭敌人于江北的任务,本文浅析粟裕在淮海战役中的相关决策与建议。

济南战役前,粟裕向主席汇报刚经历豫东大捷的西兵团非常虚弱,连一个月阻击任务都无法承担,而许谭的山东兵团则是兵强马壮,打两个月进攻无问题。

《粟裕军事文集》

最后,只得以东兵团的7纵调换西兵团3、10纵,增强阻援集团的力量,形成了共计44%兵力攻城、56%兵力打援的方案,并由许世友直接指挥攻城集团,粟裕直接指挥阻援打援集团。

因许世友仅8天就攻下济南城,国军尚未集结完毕,故阻援打援集团并未进行大的战斗,于是粟裕在9月24日向军委提出下一步作战部署。

一、适时提出“淮海战役”

粟裕的作战方案是,打两淮、海州、连云港一带,故名“淮海战役”。此时黄百韬兵团正在徐州附近,敌军在两淮地区兵力空虚,总的来说,这是一个避实击虚、以小部作战确保大部队休整的方案,与历史上的“淮海战役”完全不同。

主席判断黄百韬将回到新安镇布防,于是提出第一步首先围歼黄百韬兵团,粟裕后来也承认主席的这个计划加重了他们的负担。

解放军出版社《淮海战役》

二、碾庄久攻黄百韬不下,临阵换将

11月4日,华野发布淮海战役攻击命令,具体部署是:

1、6、9、鲁南、特纵由粟裕直接指挥,负责围歼黄百韬;

7、10、13纵队由谭振林、王建安直接指挥,吸引邱、李两兵团;

苏北兵团2、12、中野11纵由韦吉指挥在新安镇以东歼敌;

4、8纵队由陶勇指挥负责插入黄百韬西侧,并侧击李弥兵团;

其余两纵队配合陈邓威胁徐州。

由于黄百韬提前西撤,导致华野在新安镇扑空,粟裕只得下令部队不分昼夜大追击。直至11日粟裕得知黄百韬在碾庄驻扎,于是立即下令围攻黄百韬,同时报告军委删、寒两日(14、15日)即可解决黄兵团。

前期围歼黄百韬兵团由粟裕亲自指挥,但进展并不顺利,黄百韬依托工事死命相搏,直至14日晚仍在固守。华野攻击部队气馁叫苦,不愿再攻击,而军委不断催促赶紧解决黄兵团。

《粟裕军事文集》

粟裕只得当晚召开军事会议,由谭振林、王建安统一指挥4、6、8、9、13、特纵围攻黄兵团,他则指挥阻击邱、李兵团。

解放军出版社《淮海战役》

三、粟裕建议先打邱李,刘陈邓要先打黄维

此前,粟裕认为可以很快解决黄百韬兵团,遂建议引诱邱、李兵团东进而歼之。这个计划是很大胆的,但也非常冒险,如果打不好可能重演豫东战役“虎头蛇尾”的结局。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考虑到华野历时12天都未能攻下黄百韬兵团,部队疲劳、刀锋已钝,于是建议第二阶段先打黄维,主席同意。华野主力负责阻援,抽调三个纵队协助中野围歼黄维,同时监视杜聿明集团。

解放军出版社《淮海战役》

四、错误判断杜聿明逃跑路线

12月1日上午,粟裕获悉李弥于11月30日晚占领萧县,但仍不敢断定杜聿明西逃,于是向军委汇报“敌决心放弃徐州,企图向南进犯”。

《粟裕军事文选》

直到当天中午,粟裕才断定杜聿明向西逃窜,报告军委各部队正在追击,因华野主力放在徐州南部、东南部,比敌人行程晚了一天,追击不及。

《粟裕军事文选》

粟裕只好再次命令部队千里大追击,在常校长的配合下,最终将杜聿明围在了陈官庄。奇怪的是,部队再次出现叫苦,不愿再战的现象。

《粟裕军事文集》

五、疲劳过度,委托陈士渠总攻杜聿明

据陈士渠回忆录《天翻地覆三年间》记载,粟裕在第三阶段围攻杜聿明时,疲劳过度病倒了,委托陈士渠指挥。

陈士渠圆满完成任务,在围歼黄维兵团,杜聿明集团过程中都立下汗马功劳,为淮海战役作出了重要贡献。

总结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粟裕围歼黄百韬不利,最终由谭振林接替他指挥完成,何张起义让我军及时穿插到位截住黄百韬,这也是谭振林的功劳。第二阶段,军委采纳刘陈邓先打黄维的建议,并由三人直接指挥。第三阶段,总攻杜聿明最后关头由陈士渠代替粟裕完成。

总的来说,粟裕在淮海战役中很好地完成了本职工作,战功无可置疑。但是,粟裕也有判断错误的地方,不应过度神话,需客观看待。

(0)

相关推荐

  • 粟裕下令追击黄百韬:中央问起来我负责!

    电视剧<大决战>里有一个情节,黄百韬兵团撤退的时候是1948年11月6日,而华野这边预订的战役发起时间是11月8日,华野参谋长张震问粟裕怎么办,粟裕说,先让部队追击,同时发电报给中央请示. ...

  • 不可思议的淮海战役

    美国西点军校曾专门派出团队来到淮海战场的旧址进行实地考察,对这一结果的评价是"不可思议". 淮海战役创下了三大战役中的"四个之最":我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 ...

  • 如果杜聿明不去增援黄百韬,去追击中野,淮海战役会怎么样?

    淮海战役之所以比辽沈战役难打,就在于辽沈战役解放军已经是完全优势,平趟过去就可以赢,而淮海战役双方的实力差距其实并不大,所以国军其实有很多翻盘机会,不止一个地方只要国军不出错,都不会把一个明明起码可以 ...

  • 淮海战役的关键之战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发起.华东野战军主力于11日在碾庄地区,完成了对国民党军黄百韬兵团的合围,该兵团被聚歼已成定局,只是时间问题.那么歼灭黄百韬之后,下一个歼灭目标应该指向谁?当时,国民党徐 ...

  • 陶勇的一个建议让华野4纵增兵3万多人,粟裕:你这个建议很好

    1948年中央制定了开展淮海战役的决定,10月,华东各个野战军从各地赶往淮海战场,陶勇率领华野第4纵队从兖州出发,朝着黄百韬兵团的驻地新沂赶去. 部队不分昼夜地轻装简行,陶勇则是不分昼夜地穿行在部队中 ...

  • 鏖战华东(十七):战略大决战之淮海战役(上)

    引言: 济南战役的枪炮声尚未停息,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己经在考虑下一场战役了. 国民党增援济南的邱清泉兵团.黄百韬兵团.李弥兵团,担心粟裕的"围点打援"一直畏缩不前,使华 ...

  • 《亮剑》里常乃超被李云龙打败,不是因为李云龙不读书

    <亮剑>里被俘的国军暂编第七师师长常乃超的原型很显然是黄维,只是职务大幅下降了而已.包括人物性格的设定和基本经历,都是改编自黄维的性格和经历,连被俘之后说的话都是改编的黄维的话. 黄维兵团 ...

  • 杜聿明到淮海战场之后,提出了一个危险的计划,却被刘峙否决了

    等到杜聿明到徐州的时候,淮海战场是个什么情况呢? 黄百韬兵团已经被包围了,其中的63军已经基本上被消灭,剩下的残兵大约7万人,被包围在碾庄,动弹不得,在等待救援. 孙元良兵团还在宿县,正在往徐州前进, ...

  • 淮海战役中国民党三个重兵集团(兵团)延误时间,终被围歼

    引语: 时间,这一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纵观整个淮海战役,国民党军的几个重兵集团(兵团)处处被动,始终被我人民解放军抢占先手,牵着国民党军的几个重兵集团(兵团)打. 国民党原 ...

  • 淮海战役始末

    淮海战役简介 淮海战役是中国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中的第二个,而且可以说是其中的关键所在.而解放军以60万正规军与40万民兵打80万的国民党军,最后以少胜多,因此也被许多人评价为不可思议的奇迹. 淮海战 ...

  • 黎明前的决战:淮海篇-小淮海打成了大淮海

    终于写到淮海战役了. 这是我特别喜欢的一场决战. 是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 60万战胜了80万. 这场70年前发生在中原的大决战,特别传奇. 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密切配合,以少胜多. 解放军在兵力.装 ...

  • 高希希版《大决战》细节错误的不完全吐槽

    <大决战>的硬伤那叫一个多啊,简直三天三夜都吐不完的槽. 范汉杰本来有胡子,不戴眼镜,结果弄成了戴眼镜,胡子却没有了. 蒋介石对陈布雷的称呼,从来都是布雷先生,没有叫训恩这一说,硬让蒋介石 ...

  • 新四军历任首长——陈毅军长(23)

    1948年12月18日,淮海战役总前委成员合影.左起: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 1948年1月初,陈毅到达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向党中央汇报工作.4月1日,陈毅回到已在黄河北岸的华东野战军司令 ...

  • 用邮票讲故事-淮海战役 - 美篇

    用邮票讲故事-淮海战役 2019.09.24 春风化雨 阅读 263分列式进行曲   话说上个世纪40年代末,在我国中原地区发生了一场决定中国命运的大决战-淮海战役,这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 ...

  • 假如梅西来到国足,杜聿明能不能把三十万大军拉出来?

    淮海战役前后,国共双方的计划和前后的应变中,解放军方面是粟裕指挥,国军方面则是杜聿明在实际上指挥.虽然名义上的徐州剿总总司令是刘峙,但其实国军上下都清楚,真正负责指挥作战的并不是刘峙,而是杜聿明.国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