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里居然藏着心理学!难怪你长胖10斤也戒不掉
有的明星为了上一次热搜绞尽脑汁,而有的奶茶却是热搜的“亲女儿”,每年都得用新的姿态上几次热搜。
继全民参与打卡“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后,又出现了“八宝粥奶茶”,顾名思义,就是像八宝粥一样的奶茶,一杯喝到饱。
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不仅奶茶在升级换代,小料的种类也越来越多,“珍珠、椰果、红豆、豆花、糯米、蛋糕、奥利奥……”加料的疯狂时代,不仅体现在杯底,还在杯顶,诸如“奶盖、雪顶、奶霜、玛奇朵……”
奶茶种类与形式快速地推陈出新,足以反映当代奶茶消费者对奶茶的喜爱和多样化的需求。
大家不仅要讨论#周杰伦请林俊杰喝奶茶#(在微博有5.9亿的阅读量),还要学习#宅家自制神仙奶茶#。
戴口罩这样的困难,怎么能影响我喝奶茶的快乐呢?
奶茶不仅能让你吃饱,它还是当代年轻人生活与社交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是熬夜刷剧、逛街、加班、拍照……手里没有一杯奶茶,整个场景都不完整了。
在大学的时候,每次去图书馆或自习室的路上,都要和小伙伴绕到全家去买一杯奶茶;
以至于现在形成一个习惯,每次码字或工作前,都要准备一杯奶茶放在电脑旁边;
如果要加班,一定用奶茶或甜品为加班注入灵魂,只有最精美的奶茶才能配得上最晚的打工人。
奶茶已经不仅仅代表饮品本身,更代表了一种“仪式感”。
心理学家荣格曾说过,人类经历了社会化的进程,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需要仪式感来满足身心的需要。
通过奶茶的仪式,来满足精神需求获得精神慰藉,让辛苦的感受和快乐的感受都有了实物的寄托。
来源:Re-lab
奶茶社交
除了一个人的奶茶仪式,奶茶更多出现在社交场景中。
在学校或者职场,除了学习和工作之外,社交是第二大主题,除了一起吃饭、去自习室,喝奶茶也成为了群体社交的重要方式。
刚毕业那年进了一家公司,除了各种工作沟通群,还有一个下午奶茶群,每当午休过后,大家就开始商量着点奶茶,名副其实形成了奶茶社交圈,对于公司新人来说,15元买到一张社交圈的入场券,是一种性价比高且便捷的方式。
在约会场景中,冬天要带一杯热腾腾的奶茶,与不少研究表明,比起捧着一杯冷饮,拿着温暖的饮品也会对对方产生更加积极的、温暖的评价;
就连人民广场相亲角的择偶标准都变成“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踏着七彩祥云,排着10个小时的队,左手拿着喜茶,右手拿着鲍师傅,送来给我吃……”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饮食社交”的传统,其中最为盛行的是“饭局社交”,仪式性的饭局互动,不仅是情感沟通,也成为了道德义务,在维系家庭情意关系、社会与职业关系、和资源交换关系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饮食社交”的领域不断扩展,比如火锅局、酒局、奶茶局。
中国新歌声嘉兴发布会现场,谢霆锋送周杰伦奶茶
奶茶社交中的奶茶,充当了一种社交符号,以“奶茶”为聚焦,打通各种社交场景,不仅能够促进群体活动,还能在高情感能量的集体兴奋中找到局内人的身份匹配。
奶茶能够发挥这样的作用,其中之一就是它提供了我们可以进行互动仪式的空间。
这要说说奶茶行业的发展,港奶鼻祖兰芳园在1952年成立了奶茶中环老店,这时候奶茶还是众多可供选择的饮品之一,市场比较多的“冲粉奶茶”。
后来一点点、CoCo、快乐柠檬等“走买店”如雨后春笋,迅速占领了城市的大街小巷,进入了奶茶的“街霸时代”。
如今,随着年轻人追求健康的诉求越来越强,奶茶市场推出了新中式茶饮——现萃奶茶,比如喜茶、奈雪的茶等,应用现代专业的技术对茶叶进行萃取,用鲜奶代替奶精,在茶饮本身升级的同时,奶茶店铺也在营造全新的场景。
奶茶经营者们对标星巴克,将“第三空间”的概念引入奶茶,这时奶茶不仅仅是一个喝茶的场所,更成为了提供聚会休闲场所的第三空间,消费奶茶等于消费空间。
比如深圳“不陌BOOMO新茶饮”奶茶店,以“交互、青春、归属”的店内空间设计理念,为顾客的各种社交方式提供了社交据点。
美国学者爱德华·索亚认为第三空间是重构基于关系、交往、情境的社会空间。
这样的空间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社交元素,也为互联网原住民提供了回归面对面社交的机会。
如果有人对你说“一起去喝奶茶”,也许传达了想和你坐下来面对面交流的意愿哦。
星巴克打造的“第三空间”
烘焙工厂门店Roastery
通过奶茶进行情感交流
你帮我买早餐,我请你喝奶茶;
你借我笔记抄,我请你喝奶茶;
你帮我取快递,我请你喝奶茶;
看事情大小,决定要请你喝喜茶还是一点点。
奶茶不仅可以表达感谢,还形成了独特的亚文化现象,比如借助于奶茶进行文字和图像的二次创作,不仅是自身情感的表达,而且这种话题还具有普适性,让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