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须”,究竟啥意思?为什么姑父是父亲的“父”,姨夫却是丈夫的“夫”?

俗语:“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须”,究竟啥意思?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俗语在古代社会,是百姓的常用语之一,一般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广泛流行。按照现代汉语的规定,俗语包括:民间谚语、歇后语、口头常用语等等。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自古提倡孝道。因此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了众多关于孝道的俗语,例如“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须”,就是其中之一。1、母在不庆生。从字面理解,这句话是告诉我们,母亲在世之时,孩子不应该庆祝生日。为什么古人会有这么奇怪的想法呢?其实古人说的“庆生”并非指过生日,而是指“过寿”。按照古代礼制规定,幼儿、青年、中年人都是不能过寿的,人只有过了50岁,过生日才能称为过寿。按照《周礼》记载:六十为下寿,八十为中寿,一百岁则为上寿。而且就算年过50,但家中父母尚在,最好也不要做寿,因为“尊亲在不敢言老”,这体现了对老人的一种尊敬和孝心。那为何古人还要特意强调“母在不庆生”呢?这主要是因为古代医疗条件落后,女人生孩子出现意外的几率非常高。所以孩子生日那天,对于分娩的母亲来说也是最危险,最痛苦的一天。中国人最讲究孝道,特别是母亲的十月怀胎,以及一朝分娩的辛苦和艰难,应该值得每一位子女铭记。最懂感恩的人,自然不会在母亲最痛苦的一天,来庆祝自己的生辰,所以才有了这句俗语。除了告诫子女要懂感恩,这句话还有更深的一层含义,那就是告诫子女:有机会还是要多孝敬父母,不要只顾着自己过生日,而忘记了母亲的寿诞,趁着老人还健在常回家看看。俗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莫要等到那时再后悔。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在外与朋友大办生日宴,却总是记不起母亲的生日,只留老人在家苦苦期盼。作为儿女,今后请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让他们能够度过一个儿孙绕膝的安乐晚年。2、父在不留须。对于这句话,很多人不理解,在古代中国,男人成年之后都会蓄须,只有极少数人不留胡须(例如太监)。而且儒家思想告诫世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在古代,胡子是美男子的标配,《汉书》中描写刘邦的容貌写道:“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著名的美男子霍光则:“白皙,疏眉目,美须髯。”还有武圣关公,人称美髯公,胡须长达两尺。很显然,古代人在成年之后就会蓄须,那这句“父在不留须”的俗语,是从何而来的呢?这还要从辛亥革命说起,1911年,革命党人在武汉发动起义,迫使清朝皇帝退位,结束了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历史。为了改变国人封建落后的思想,革命党废除了儒家中很多糟粕思想,比如“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鼓励男子割辫、剃须。后来还形成了一种风俗,父母都在世,不留须,父亲去世,留上唇胡须,母亲去世,留下巴胡须,双亲都故去,才会上下一起蓄须。现在能够看到鲁迅先生的照片,几乎都留有上唇胡须,这就是他为了纪念去世的父亲而留的。不过到了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些皮肤白净的“小鲜肉”成了人们追捧的对象,很多男人早已不再蓄须。其实父母对子女的爱,从来都是无私的,润雨无声的,他们不会真正在乎子女为不为自己过寿,蓄不蓄须。他们为子女的奉献都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古代有二十四孝,有孝子割肉奉母,现代的年轻人也应该秉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将孝道继续发扬光大,经常回家看看父母。父母期盼的只是阖家团圆,儿孙绕膝,不论有钱没钱,只要全家人欢乐幸福就好!



为什么姑父是父亲的“父”,姨夫却是丈夫的“夫”?

     这个称谓不是随随便便的,有它深刻的哲理。个字的用法都有讲究,每一个词的使用也是有特点的,比如在亲人的称谓上,就非常有意思,就像我们今天要回答的问题。

一、代表尊卑。中国是个重视亲情的国家,一个人在社会上无论混得多么有成就,都不能不认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儿女、姑姑姨妈、伯父叔父以及舅父舅妈。如果不认了,就是六亲不认,就是大逆不道。
在六亲中,姑姑和姨妈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是自己父亲的妹妹,一个是母亲的姊妹,他们都是至亲。而姑父是姑姑的丈夫,姨夫是姨妈的老公,他们也是自己最亲的人。所以,作为六亲的基本成员,“姑父”和“姨夫”的称谓不是现在才有,古代的时候就出现了。我们知道孔孟之道主导了中国社会几千年,是中国历代统治者认可的的价值观。而三纲五常,等级观念、男尊女卑是孔孟之道的精髓。虽然姑父和姨夫都是近亲的配偶,但一个是父亲妹妹的爱人,一个是母亲姊妹的爱人;按照男尊女卑的说法和“三纲五常”中夫为妻纲的条理,父亲的亲戚应该是主要的,比如姑妈的配偶是排在前面的;同时,母亲的亲戚姨妈的配偶,就应该次之,地位稍逊之,自古就有。这样一来,姑的爱人用父亲的“父”,姨妈的爱人只能委屈一点用这个丈夫的“夫”了。
二、代表亲疏。心细的朋友一定知道,我们家的孩子无论姨妈对自己如何好,他们心里还是姑妈最亲。而在古代人的眼里,同姓的亲人血缘关系更近,应该算是“宗亲”,姑姑跟自己的同姓,应该是自己人。而跟父亲不一姓氏的人,只能算是外姓人,外亲,这样一来,亲疏立马显现出来。姑姑和自己同姓,关系“近”点,相对来说,姑姑的丈夫就亲一点,她的爱人我们就能用“父”字;而姨妈和自己不同姓,关系“疏远”,她的丈夫就只能委屈一点用“夫”字,说一千道一万还是封建社会造成的尊卑亲疏。
三、与时俱进。正因为“姑父”和“姨夫”的“父”、“夫”使用是陈旧观念的产物,与新时代格格不入,它是逆历史潮流,违背现代文明和价值观的。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一切陈旧观念被扔进历史垃圾堆。随着妇女地位的提高,父亲的亲戚跟母亲的亲戚也不分尊卑,更不分远近,都是最亲的人,叫法也不该有所区别。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在书写姑姑、姨妈配偶的时候,不再有所区别,有人用“姨夫”有人用“姨父”;而称呼姑姑的爱人,有人用“姑父”、也有人用“姑夫”在《辞海》中,对这两种不同叫法都是认可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