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禁止出境文物(五)唐三彩骆驼载乐俑

对于文博爱好者,中国的一些博物馆有一个不大地道的传统,就是不说哪些展品是原物,哪些是复制品,就像某徽标马的复制品不清不白地在展厅中央一放十几年。在这点上,国家博物馆就很职业,不管文物对于展览内容多重要,只要是复制品就写出来。而且要求到国博办展览的省市博物馆也要这样,估计也没哪家局级或处级地位的地方文博单位敢来北京不听话。因此,我可以确定在国博里看到的舞马衔杯银壶肯定是真的,而到西安看到的就不是很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陕西历史博物馆里有数不清的唐三彩,但只有一件被列入禁止出境名录,就是这件唐三彩骆驼载乐俑,但江湖一直传闻,过去长期展出的是复制品。现在陕历博重新布展,希望是真品了吧。

陕历博新展线上的第四展厅,在丝绸之路地图的背景衬托下,唐三彩骆驼载乐俑作为最有人气的唐三彩,引领着一群三彩马和三彩骆驼。

几年前,在陕历博原陈展《盛唐气象》单元中,唐三彩骆驼载乐俑是在单独展柜中展出,过去展厅的光线比较暗,不过也足够看清楚了。希望当时看到的这件骆驼载乐俑就是原品。

这是过去右侧的标准照,仔细看看,似乎跟现在展出的骆驼载乐俑有些区别。

为了看得更清楚,放张现在陈展的容光焕发的大图。

右侧的大图。

看出昨天和今天有啥区别了吗,要是没看出来就等等再看,还是先说说这件国宝的来历和为什么珍贵。话说1957年,西安发现了开元年间右领军卫大将军鲜于廉的墓,出土了一件骆驼载乐舞三彩俑,就是一头大骆驼上有边吹边跳的四个乐手和一个舞俑。这种题材的唐三彩是第一次发现,于是调进北京,命名为骆驼载乐舞三彩俑,收藏进中国历史博物馆。2年后,西安中堡子村又发现了一座唐墓,墓主人身份无法考证,但墓中出土了大批唐三彩文物,其中也有一件高大的骆驼载乐俑,而且上面竟然有七个乐俑和一个正在高歌的女俑。这回陕西方面留下了这件宝贝,命名为唐三彩骆驼载乐俑。1961年,当时的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老特字46号《唐三彩》特种邮票,最后两张就是这两件骆驼载乐俑。2013年,这两件又一起被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名录。

唐三彩现在是知名度非常高的唐代文物了,其实它的学名应该是低温彩色铅釉陶器。唐三彩里可以包括黄绿白褐蓝黑紫等多种色彩,三彩是虚指,不过最常见到的确实是黄绿白三种颜色。唐三彩制造工艺比较独特,要先把坯体放入烧窑内加温至摄氏一千一百度左右,然后拿出来上彩,再放入窑内烧成。釉色包含各种金属氧化物,因此在烧制过程中通过釉质的自行熔流,形成绚丽多彩和深厚饱满的艺术效果。不过唐三彩作为陶器渗水率太高,不适于实用,在唐代主要用作明器,极少用于日常生活,因此过去被盗墓者视为晦气而砸成碎片,直到上世纪二十年代后,唐三彩的艺术和历史价值才逐渐被认可,成为中国最知名的古董甚至成为了唐代的形象大使。

陕历博的这件骆驼载乐俑,通高56.2厘米,长41厘米,骆驼高48.5厘米,比现在国博的那件小一些,不过釉色鲜明亮丽,协调自然,而且上面的乐俑人物更多,堪称阵容庞大,人物造型惟妙惟肖,乐器齐全,是研究盛唐时期音乐、歌舞的珍贵历史见证,堪称唐三彩中的极品。这件骆驼载乐俑表现了一个以驼代步、歌唱而来的巡回乐团,骆驼显得沉稳有加,踏着乐步徐徐行进。驼背上放置一平台,七个男乐俑围着圈坐在平台边沿上演奏,梳着唐朝妇女典型发型、身穿高束腰长裙的女子,站在乐队中间婉转歌唱。我在新疆和甘肃的沙漠里骑过几次骆驼,骆驼走起来堪称前后起伏,并不是很稳,而这件三彩上的乐人却个个神态坦然,全神贯注,似乎忘我地沉浸在美妙音乐中。这当然是艺术夸张创作了,因为再大的骆驼也承受不了八个人,但这种艺术夸张却生动再现了唐朝的音乐艺术活动。

盛唐气象,万国来朝,数十万异域来客在中原定居,在音乐方面有很多外来乐器在长安流行,其中有很多被中原艺术家接受和吸纳,用来为自己的艺术内容提供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效果,还有的就此融入了中国民族音乐艺术。这种胡汉文化融合后的新舞乐被称为“胡部新声”。这件载乐俑上的八个人物,全是中原汉族面孔和服饰,但他们手中的乐器却是胡汉结合,如实再现了胡部新声。据音乐史专家考证,从骆驼左侧看,第一个手里拿的是笙,第二拿的是排箫,都是中原地区的传统乐器,起码在战国曾侯乙墓里就出土过非常精美的竹排箫了。

第三个手里的乐器没了,但从姿势上看像是中国传统的箫,也有认为应该是来自龟兹的筚篥。

第四个手执箜篌,只是弦没了,这种竖箜篌也是来自西域的乐器。竖箜篌还有一支向西传到了欧洲,后来就发展成了现在的西洋乐器竖琴。

从骆驼右侧从右向左看,第一个手里弹着琵琶,胡人的琵琶最初是像冬布拉一样横弹的,逐渐汉化后才变成竖着弹。第二个很明显,正在侧吹笛子。第三个歪着头,似乎进入了忘我境界,他拍打着的是拍板,也是在唐代广为流行的胡乐。国家博物馆的那件,骆驼上的五个乐俑中有四个的乐器残缺了,但陕历博这件却比较完整地再现了盛唐的一个瞬间。

乐队中央婉转歌唱的女子,梳着唐代仕女流行的单鬟髻,面型丰满,头向上扬,右臂随乐声抬动,动作优美,神态优雅,而且已是唱到了动情之处,连骆驼也仰颈倾听,跟着她的节奏摇头晃脑。

她在唱什么,也许是一首《爱的主打歌》吧。

一切似乎到此都很完美了,不过对于一直纠结于是否看到的是文物原品的文博爱好者来说,这会儿应该能发现现在展出的和过去长期展出的有什么不一样了吧。那就是骆驼身上的俑人排序发生了变化。过去的骆驼左面,从前往后依次是笛子,琵琶,笙和箜篌。

骆驼右侧从头到尾,依次是拍板,筚篥,排箫。跟现在的载乐俑相比,仿佛是来自平行世界的另一个陕历博。

有点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感觉了吧。

于是只能再次请出洞察天地万物的知网,找出1960年的考古发掘简报。

这份最原始也是比较有权威性的简报里,提到“平台上坐有乐俑7个,前两乐俑1手捧笙,1手执箫作吹奏状。右侧两乐俑1手执琵琶,1手抱竖琴皆作弹状。左侧两乐俑1手托笛,1手执拍板。最后1手托排箫作吹状。”看吧,除了当时把现在公认的箜篌认作竖琴,所有的乐器都对上,但7个俑的位置与过去和现在的俑都不一样。尤其是中央歌女的朝向,现在都面向左侧,但简报上模糊的照片上显出是朝前的。大概是资料图里这个样子。

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了。

想来,如果基于我们看到的都是真品的前提下,可能的解释就是,这件骆驼载乐俑严格来说应该是由骆驼俑和乐人俑组成的一套,骆驼和乐俑分别独立烧制塑造,然后再组装到一起。仔细看,还真有一条带子把俑们束在一起。

所以可能出土时这些俑已经分散,不同时期的研究人员,根据当时的研究水平和对这件文物的理解,在不同的时期对俑的位置进行了认为最合理的排列。好吧,我宁愿相信这个解释。

不过再看看这些在高高的驼背上盘腿而坐的乐俑,他们安然自在地吹拉弹唱,一幅怡然自得的神情,仿佛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美妙的音律中,盛唐创造的富足安乐和带有诗意的生活全写在了他们的脸上。

因此,当看着这个驼背上的乐队时,耳边似乎回响起了盛唐时期那优美的歌声和动人的旋律。能体会到这种历史感算不了极好也可以算很好了吧。关注我们与照耀同行IDwalkingwithshining与历史、文化同行,与自然、美好同行

(0)

相关推荐

  • 千年箜篌,昆嵛山雪中演绎绝美古乐情

    箜篌,这一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留下光辉身影的古老乐器,在千百年的时光流转中,遭遇了盛极而衰的命运--在唐代达到鼎盛,自14世纪后却不再流行,以致慢慢失传了.一度人们只能通过诗歌.图画.雕塑.陶器等空自怀 ...

  • 尤慕达:走在成都的街头巷尾(2018.6.18—7.6)

    用图片讲述百姓的故事   用影像记录生活的片段---- ↑ 1.吃西瓜的女孩 ↑  2.离我们渐行渐远的公用电话 ↑ 3.三个民工在街边看电视剧 ↑ 4. 白发老太拄着拐杖从待拆除的老楼下走过 ↑   ...

  • 禁止出境文物(138)|唐三彩骆驼载乐俑

    三彩骆驼载乐俑 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文物信息:通高58厘米,长41厘米,驼高48.5厘米 文物年代:唐 出土信息:1959年出土于陕西西安西郊中堡村唐墓 馆藏地点:陕西历史博物馆 三彩骆驼载 ...

  • 陕西禁止出境文物(十五)西汉茂陵石雕 · 跃马

    在骠骑将军墓前,与马踏匈奴相对的就是跃马石雕,这件国宝跃马也是霍去病墓群雕中的一件不朽名作.两座石马一左一右,一立一跃,他们忠心地等待骠骑将军的召唤,它们一定已经融入了霍去病的生命.因为,骑兵成就了霍 ...

  • 陕西禁止出境文物(十五)西汉茂陵石雕 · 马踏匈奴

    马踏匈奴,从小学的美术课本上我就看到过这件石雕,事实上它不仅是茂陵的标志,还是汉代文物的代表,甚至还被视为汉朝的时代标志.我想绝大多数人都是冲着这件马踏匈奴才来茂陵的,而我是为了骠骑将军,为了大司马, ...

  • 陕西禁止出境文物(十五)西汉茂陵石雕 · 熊与人

    宝贝在家里,每天早上叫她起床时都要玩半天狗熊咬人的游戏,她装作一只贪睡不起床的小狗熊,我去叫小狗熊起床,把她吵醒后就来张牙舞爪地来抓我.真巧,这里也有件狗熊咬人的国宝石刻. 不过可不像我们那样充满了快 ...

  • 陕西禁止出境文物(十五)西汉茂陵石雕 · 蟾蛙鱼

    这个黑色的大石头看上去像天上掉下来的陨石,要不是我们的讲解员小哥介绍,还以为就是"始皇死而地分"那块呢. 小哥说这块黑石头也是国宝,之所以看不出来,是因为当年汉代石匠把这块像青蛙的 ...

  • 陕西禁止出境文物(十五)西汉茂陵石雕 · 伏虎卧马

    汉武帝为霍去病修筑了形如祁连山的巨大墓冢,寓意霍去病生前在祁连山一带战无不胜.又在墓上布置了各种巨形石人.石兽作为墓地装饰,这在西汉时期的墓葬中是一个仅有的特例,也是现存古墓中最早有石雕的墓葬.遥想当 ...

  • 陕西禁止出境文物(十五)西汉茂陵石雕 · 野猪卧象

    这件国宝级石刻其实是野猪,要分辩出这是只猪最重要的是看它圆圆的鼻子头和两个大大的鼻孔. 野猪是一种繁殖力和生存能力很强的动物,而且汉代时中国还覆盖着大片大片的森林,因此野猪是汉代人常见的野兽,汉代人还 ...

  • 陕西禁止出境文物(十五)西汉茂陵石雕 · 石人怪兽

    从墓冢东侧的两块刻字巨石往南,是另外五件国宝石雕.这块大石头经过两千年的风吹雨淋表面变得很粗糙,如果不细看肯定想象不到这也是件国宝石刻,其实在听了讲解员小哥的细心讲解后,我还是没看出来,小哥只能一点一 ...

  • 陕西禁止出境文物(十五)西汉茂陵石雕 · 卧牛

    这件国宝石刻卧牛的体量非常大,是用一整块大石头圆雕而成. 牛的脑袋非常硕大,身子非常肥壮,两只眼睛也睁得圆圆的,宛如一头耕作一天后卧倒休息的秦川牛,郭沫若把这件石刻称为秦川第一牛. 不过这头牛的身上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