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出自蓟北门行》
汉魏六朝诗学习之四十二
欣赏《出自蓟北门行》
《出自蓟北门行》属乐府诗,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写的颇多。南北朝的庾信、鲍照、徐凌,唐代的李白、王贞白,明朝的刘澄甫、张宪、卢楠都写过《出自蓟北门行》,这些诗主要描写燕、蓟一带的风物和征战艰苦、将士剽悍、勇猛。但他们观察的角度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也存在差异。
庾信的诗,起句“蓟门还北望,役役尽伤情”,“伤情”为这首诗定下基调,而这种伤情不是一时一地,而是“役役”,每次打仗都这样,主要怜惜将士们征战之苦;鲍照的起句“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给人以急迫感,言外之意,中华民族已经到了危急时刻,这场战争不打不行,因而,其基调是赞扬。
描写边关环境之艰苦恶劣是这几首诗的一个共性。庾信没有具体写一地的艰苦,视野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纵览历史,自秦汉以来,关山、陇水、明月,他们见证了无数次战争。由眼前的关山月联想到汉时的关山月,由流向秦朝所见的城垣的陇头水想到了自古及今无数人的呜咽声。这一句后来被王昌龄化用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鲍照的“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马毛缩如猬,角弓不可张”,把边塞环境与战斗场面融为一体,为英勇顽强的壮士出场做好铺垫。李白的“孟冬风沙紧,旌旗飒凋伤。画角悲海月,征衣卷天霜”,展示一个凄凉悲壮画面,反衬出战士们不畏艰险、英勇杀敌的爱国情怀。
对战争的处理上,也各有所长。庾信的“将军朝挑战,都护夜巡营”,将军、都护互文见意,将士们白天正面决战、晚上还要防止偷袭,枕戈待旦,保持高度警惕。鲍照的“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石径迂折,飞粱直跨,大军行进,井然有序,见行军之艰苦,见军纪之严明。后来李白的“挥刃斩楼兰,弯弓射贤王”,格调更高,展现军队勇敢作战、擒贼先擒王、节节胜利的局面。
在对战争的认识上,庾信侧重于怜惜那些血洒疆场的士兵们,“燕山犹有石,须勒几人名”,深沉的发问,燕山上还有石头啊,还需要再刻上去多少人的名字才算到头啊!他深知“一将功成万骨枯”。鲍照站在国家利益的角度,他的想法是“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在国家受到威胁的时候,军人义无反顾的投奔一线,即使为国捐躯,也是光宗耀祖的。“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成了千古名句。
读《出自蓟北门行》感赋
波起前川溯旧吟,蓟门北望翠云深。
风抛血洒燕山石,梦裹霜飞铁甲心。
思念几回弯作月,刚强千载立成林。
恶魔未尽人无寐,夜枕寒戈听鼓音。
悠雲2021/03/01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