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绕上海走一回||:《环绕上海》读后感
徐建华
都说海南岛没有冬天,其实,在年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的日子里,这里轻寒逼人、浓潮侵人的感觉一点也不好受。在这样的时候,捧着一本特别的书,和一名美国人一起环绕着二十年代的旧上海走一回,可以暂时忘记现实的阴郁,有一种踏实而又温暖的美妙体验。读罢掩卷,余味绵绵。
作者哈罗德·师克明,于1920年代从美国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上海,开启了他环绕上海的观光之旅。他从上海乘住家船游历了苏州、杭州,又乘汽轮船沿长江游览武汉三镇、九江、安庆、南京,又游了舟山群岛普陀山,后回到上海租住在一户四口之家里体验生活,最终离开上海回国。作者用写实的手法记录了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所见、所闻、所历、所感,像记录片一样展现了那个年代、那些地方人们的生活、面貌、风俗。
这里,不说师克明所看到的沿途景象,读者在读书时都能够读得到。单说说读到一些地方自己的感受。
师克明初来上海住在南京路边的东方大酒店,南京路昼夜不停的噪声,让他以为赶上了全国性纪念日,到第三天,他终于认识到这样的声音是这个地方的常态之后,居然“进入了中踏实、无梦的睡眠。”他说:“我第一次赢了,从睡眠的角度看我已经成为一个中国人。”(P014)读到这里,顿时觉得这位美国人有些幽默可爱。
师克明在租住家船时,说好连船长一起四个船夫。结果这是中国的住家船,船长是一家之长父亲,船夫是船长的两个儿子,船长的妻子和大儿媳妇。这一点师克明有上当受骗的感觉,但他还是入乡随俗,接受了这个现实,他把船长取名为“拿破仑”,船长的大儿子称为“大副”。观察了船长的丰富经验与领航能力,观察了船长对小儿子的惩罚,和船长的小儿子成了朋友。当他发现船长的那个挨了打毫不反抗的小儿子阿胖“很有学问”时,他写道:“如果世上所有像阿胖这样的人都能拥有别人的优点,那么其他那些具有这些优点的人很快就不是阿胖的对手了——这种令人不安的想法有时候会给我们每个人带来烦恼。”(P048)读到这里,觉得这是典型的美国人的烦恼,当他们认定一个人该笨的时候,结果发现这个人比自己还聪明,因此就不爽了。当今美国在世界上这制裁、那扼制,似乎都有这种烦恼的思维影子。
他在住家船上看到船家在水里打捞煤渣的情景时,写道:“看到此情此景,还有谁会只是满足于在遥远的书斋里做一名只会分析形势、只关心政治和国家,或只研究远古王朝的旅行家?”“我看到了在不远处,一名年轻的女孩宁静地坐在船头,毫不躲避,毫不隐瞒。突然,我热泪盈眶。因为这是信仰和希望,远远超越了那些讲述哪些王朝最强大、哪些王朝最骄傲的故事。”(P042~043)打捞汽轮船上丢到水里的煤渣,这因生计艰难而做的工作,因为所做的人从容、淡定、安详的工作姿态,对作者便产生了如此大的触动。这大概就是生活的魅力!
师克明如此描写他看到的长江:“这条河流的伟大神灵想必十分包容我们这些微小的人类。一万年以来,她用自己黄褐色的伟大胸怀容纳了成干上万的帆船,使长江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水道。这种平底帆船运输已经延续了漫长的岁月,但这条河流如日中天的盛景才刚刚开始。这条伟大的河流现在已经成为一条国际 '高速公路’。 不久之后,其航运贸易将突飞猛进。与此相比,此前中国整部外贸历史都将黯淡失色。”(P077),我想,他比很多当时的中国人,比那些依赖长江谋生的人,更深刻地理解长江的经济价值。
在南京看到旧时科举考试,考生们住的窄逼的空间时,师克明写道:“在我的心目中,他们不应该遭受如此这般光线昏暗、空气不流通的困扰。”这就像他看到“拿破仑”打阿胖,阿胖没有任何反抗而感到惊讶一样,不了解中国。在旧时,读书人能够走进那个光线昏暗、空气不流通的小格子间,是多么快意的事情啊!
在南京,师克明认识到,“手工丝织品的需求正在缩减,”而南京的织工还在努力地工作,他写道:“无论我们会遭遇到怎样的困难,希望我们像南京的织工一样,做好勇于面对的准备——用出色的工作业绩和不可战胜的人生观作为我们的盔甲。”(P133),这也是师克明可爱的地方,他能够从普通人的普通行为中,找到励志的力量。
在普陀山,当看到很多善男信女匆匆往返时,师克明写下这样的文字:“这里的确很美。然而面对于此,为什么我总觉得这喜悦之情中又带着伤感?又为什么我这心跳加速、急于表达的意愿却又伴随着双唇紧闭?”“先师们的伟大理念在由少数人到多数人的传播过程中,似乎总会变得越来越局限、越来越受到约束。看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这一特点,既是真实的也是悲哀的。基督教最坚实的根基是服务和博爱,它所遭受的不幸要比其他宗教少,但我们只会对此感到谦卑(我们中有谁会说他能够完全理解先师的简单教义学说呢? )。 宗教就像文明,毕竟它是少数伟大基本观念的结晶。我想,我们将这些基本观念分化、再分化,就像中国农民的田地被不断分割,最终大部分被开辟成无用的路径,用来种植的土地越来越少,这并不是先师们的错。”“不过,如果历史的车轮继续向前,我们能做的只是继续尝试打破自身毫无用处的边界仰望...为什么,当时,或.....”(P152~153)。这是一个美国人看清楚中国人的信仰基于功利的目的之后的反思,他把这种情况归因为人们对先师观念的片面理解,并寄希望于将来的人们,随着历史的进步可望“打破自身毫无用处的边界仰望”。读到这里,为这个人的真诚所感动,为信仰动真感情的人让人尊敬。
还是在普陀山上,师克明看到白墙上的涂鸦,说“原本以为它可能是在关海洋或天空或自然一些古雅、迷人的诗词,这在中国寺庙与佛塔上最为常见。”(P158)。结果,上面写的是吴某或孙某在这里停留喝水两次。这是一个外国人在那个年代,对有的中国人好到处涂鸦“到此一游”的委婉批评!
师克明在普陀山遇见一间干净的寺庙房间、一个干净的胖和尚,那地面干净得他都不敢用脚踩上去。和尚说“或许只有外国人才会买帐。(注意并承认这里干净)”,师克明对翻译说:“告诉他,我住在离这里三万五千里远的地方。但无论如何,我会把他的寺院带在身边。(P164)”于是用了几个傍晚画下那里。这种发现美、感受美、珍爱美的态度,令人喜爱。
还是在普陀山,夜晚,师克明和一个退休的住持在寺院里聊天。他写道:“一位上身赤裸的僧人在庭院一边,一位美国人站在另一边,还有一位中国“男孩”蹲坐在门道的阴影中,准备在必要时提供翻译。从右侧山谷中一座宏伟的寺院传来阵木鱼中空、遥远的鼓声,还有僧人们吟唱佛经的声音。他们的声音时而高亢,时而低幽。我想起了曾经见过这样一个场景,一阵惊喜涌上心头。'这就是我曾经读到的东方故事里的场景!’”这时,作者激动得颤抖,他想起一些关于宗教的问题想和那们住持讨论,住持回答他的话是:“今年的马铃薯收成很好。”于是,作者说:“我笑了,但并不是对着那位年长的住持笑。他给烟管重新灌满了一小碗水,又开始在月光下平静地吸烟。我是对着一位美国人笑,在与中国人日常亲密接触四个月后,他依然在期盼新奇与复杂,而这里更多的却是真实与简单。”从这段自我解嘲中,又一次看到作者的真诚与可爱。他转而向住持谈论与普陀山有关的现实问题,结果得到了宋太祖求子的故事。当我们对一些人事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时,难免失望。但别灰心,换一个角度,总能够获得自己想到的东西。
师克明在小房子里度过在中国最后的一段时间里,最打动我的是他和房东家五六岁的小女孩阿宗的友谊。他先给小女孩苹果,因为长相差别,差一点把小女孩吓哭了。后给小女孩买木鸭子,赢得小女孩的好感与接近。为了维护这来之不易的友谊,他任由小女孩破坏自己的画作。(P193~194)。作者有一颗多么温暖和柔软的心啊!对那个年代的中国小女孩阿宗来说,这当是她人生最美好的奇遇。
这真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在书中,还可以看到一个外国人与算命先生的有趣接触;与女香客的一场正面冲突;与翻译阿周关于土豆、关于行李、关于租房等一些事情上微妙的差异。可以跟着作者在西湖船上夜里听笛声;在九江街头看景德镇瓷器、寺庙看驱鬼;在汉口市场看当年的声色娱乐;在安庆外国人的医院了解中国人对“全尸”的执着;在普陀山看1920年代中国的佛教。可以沿着运河、沿着长江看当年沿岸的世界,船上人家的生活;看他的翻译神奇地生病又神奇地治愈。听外国人怎么讲中国灰姑娘的故事、怎么讲济公活佛的故事、怎么讲宋太祖的故事、怎么介绍南京的历变迁。……这个外国人的眼睛就是一个广角镜,照见了那个时代那些地方的真实情况,还用清新淡雅的文字把所照见的记录下来,让读者有机会与当地、当年不期而遇。甚幸!
写下了这些话,仿佛环绕1920年代的上海走一回之后满载而归,居然在阴霾的日子里感觉到心里阳光普照,温暖而又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