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服饰形成的原因 唐朝服饰特点介绍 唐朝服饰男女装图片
唐朝、五代十国服饰形成的原因
从隋开国经唐到五代十国,历经380年,随着政局的变动和经济、文化、生活条件的改变,人们的衣着穿戴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从杨坚建立隋朝到杨广被绞死,隋朝只存在37年。隋炀帝杨广于公元605年继位后,建立隋代服制,帝王将相各着其服。“隋代帝王、贵臣多服黄纹绫袍,乌纱帽,九环带,乌皮六合靴。”(刘肃《大唐新语》)隋炀帝令百官平民不得用黄色服装,于是黄袍成为隋代以后历代帝王专用服装,黄色也便成了皇帝专用的服色。隋炀帝荒淫无度,在民间大选宫女以供享乐。宫女们争奇斗艳,上有彩珠映鬓,下有锦缎裹身,以求得宠,形成服饰艳丽之风。
唐代衣冠服饰承上启下,博采众长,是我国古代服饰发展的重要时期。据史书记载和考古发掘证明,唐代纺织业很发达,能生产绢、绫、锦、絁[shi失]、罗、布、纱、绮、绸、褐等。丝织品花色繁多,光彩夺目,为服饰制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唐代的绞缬[xie协]①织物,有小簇花样,如蝶,如梅。染色工艺还有“夹缬”、“蜡染”,产品花样翻新,琳琅满目。唐代艺术园地绚丽多彩,山水画、人物画,驰名中外,高超的艺术造型和独特的审美观念给当时的服饰设计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唐代服饰的特点是:官服质地款式更加讲究,幞头形制富于变化,品色衣形成制度,胡服颇为盛行,女服艳丽多彩。
五代十国时间较短,服饰大体沿用唐制,但首服有些变化。
唐朝、五代十国官服特点图片介绍
唐代皇帝服饰类品繁多,有大裘冕、衮冕、通天冠、翼善冠、武弁、白帢等14种。大裘冕是皇帝祭祀天地时穿的礼帽和礼服。礼帽,外表黑色,里面浅红,帽缨为丝织,帽两边悬着的黄绵对着双耳。礼服,外表由缯制成,黑羊羔皮镶边,里为浅红色,领子、袖口为黑色。朱袜赤舃。身带鹿卢剑,白玉双佩。衮冕是皇帝登位、祭庙、征还、遣将、纳后、元日受朝贺、临轩册拜王公时的着装。衮冕中的礼帽,垂白珠12旒,大红丝组带为缨。上衣深青,下裳大红,绣有12章纹。通天冠(形似卷云,又叫卷云冠)是皇帝郊祀、朝贺、宴会时的首服,它比以往的通天冠质地精良,有24梁,附蝉12首,加珠翠、金博山(山形饰物),以黑介帻承冠。用玉、犀簪导。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唐太宗开始戴翼善冠。翼善冠因冠缨像“善”字得名。在元日、冬至、朔、望视朝时,皇帝戴翼善冠,穿白练裙襦。在讲武、出征、狩猎时,戴武弁。有大臣去世,则服白帢,即着白纱单衣,乌皮履。
皇后在受册、助祭、朝会时穿袆衣,服饰图案为翚[hui灰]雉(五彩的野鸡);季春之月,躬亲蚕事的典礼,穿鞠衣;宴见宾客,则着钿钗襢衣。把周代王后的六衣简化为三衣。
翼善冠
皇太子谒庙、纳妃时着衮冕;还宫、元日、朔日入朝戴远游冠(状如通天冠,有展筒横之于前);五日常朝、元日、冬至受朝穿公服;视事及宴见宾客,戴乌纱帽;朔望视事着弁服;乘马时着平巾帻。(《新唐书·车服》)
唐代群臣服饰多达20余种。一品官服为衮冕。冠有九旒,青纩充耳。青衣纁裳,绣有九种图形,朱袜赤舃,金玉饰剑镖首。二品官服为鷩冕。冠有八旒,青衣纁裳,绣有七种图形,朱袜赤舄,银装剑。三品官服为毳冕。冠有七旒,衣裳绣有五种图形,朱袜赤舃,佩金饰剑。四品官服为絺冕。冠有六旒,衣裳绣有三种图形,朱袜赤舃,佩金饰剑。五品官服为玄冕。冠有五旒,青衣纁裳。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官位越高,冠旒越多,衣裳图形越复杂,佩剑的质地也越好。
唐代官员平时穿的服装圆领袍衫,通常用有暗花的细麻布制成,领、袖、襟加缘边,在衫的下摆近膝盖处加一道横襕,故又称“襕衫”。据说,这道横襕是唐代中书令马周建议加上的,以示不忘上衣下裳的祖制。武则天时流行一种新式服装,即在不同职别官员的袍上绣有不同的图案。文官袍上绣飞禽,颇具文雅气质,武官袍上绣走兽,呈现勇猛气魄。这可能是明代补服的发端。唐代低级官吏常着青袍,也称青衫。杜甫诗:“青袍朝士最困者,白头拾遗徒步归。”(《徒步归行》)白居易诗:“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琵琶行》)这里的“青袍”、“青衫”指的都是徒有虚名的闲职或下级官吏。
唐代官吏的礼帽,名目较多。文武官吏、三老五更①都戴进贤冠。三品以上三梁,五品以上两梁,九品以上及国官一梁。“良将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杜甫:《丹青引》)写的就是唐代文武官员的服饰。亲王戴远游冠,有三梁,近似进贤冠。唐代官吏戴幞头较为普遍。幞头即包头软巾,也叫折上巾,有四条带,两带系于脑后下垂,两带反系头上,令其曲折附顶。唐代幞头由汉代巾帻演变而来,以罗代缯,把四脚改成两脚。两脚左右伸出,叫“展脚幞头”,为文官所戴;两脚脑后交叉,叫“交脚幞头”,为武官所戴。皇帝用硬脚上曲,人臣用硬脚下垂。唐代中叶,二脚稍翘,系裹幞头,里面加衬物“巾子”。“巾子”形状决定幞头的造型。唐代“巾子”历经四次变化。开始为“平头小样”,呈扁平状,没有明显的分瓣,即唐高祖、太宗、高宗时的巾子。接着是“武家诸王样”,样式比“平头小样”高,顶部出现明显的分瓣,中间部分呈凹势。因由武则天创制,赏赐给诸王近臣,故称“武家诸王样”。再后是“英王踣〔bo帛,倾倒〕样”,出现于景龙四年(公元710年),它比“武家诸王样”更高,头部略尖,左右分成两瓣,并明显地朝前倾倒。开元后,人们嫌表示“倾倒”的巾子不吉祥,逐渐改成“官样巾子”。它比“英王踣样”还高,左右分瓣,形成两个球状,但不前倾。因系唐玄宗赐给供奉官及诸司官吏,故称“官样”(《旧唐书·舆服志》)。唐代官吏的毡帽较厚,而且坚固。据说,唐宪宗元和年间,裴晋公早朝时,突然有人持刀行刺,刀子刺进帽檐,由于他戴的是厚毡帽,才免遭杀身之祸。
幞 头
唐代文武官员都穿靴。当时,不仅有皮靴,还有麻靴。“唐马周以麻为之。”①(高承《事物纪原》)指的就是麻布制的靴。到南唐时,出现一种比较讲究的“银缎靴”。
唐代官吏按品级不同分别佩带金、银、铜制的鱼符。这是金属鱼形的符信,装在袋里,这种袋叫鱼袋。鱼符上面刻有姓名,分成两爿[pan盘],一爿在朝廷,一爿自带。如有迁升,以鱼符相合为证。它也是出入宫廷的凭证。鱼符质料因官阶不同而不同。三品官以上佩金鱼符,五品官以上佩银鱼符。到了天授二年(公元691年),改为佩龟,三品官以上龟袋饰金,四品官龟袋饰银,五品官龟袋饰铜。中宗以后,又恢复鱼符。
唐代的革带不用带钩,而用带扣板扣结。带上装有带銙[kua垮],这是一种方形饰片,依官职品阶不同饰片质地有所区别。二品官以上用金銙,六品官以上用犀銙,九品官以上用银銙。
唐朝、五代十国民服特点图片介绍
唐代民服与官服相比,不仅质地相差悬殊,而且款式单调。读书人未进仕途时穿麻衣,即白袍。新科进士也穿白袍,因此有“袍似烂银文似锦”(五代王定保诗)的形容。广大劳动人民的衣着相当粗糙和简朴。一般平民穿褐衣,有长有短。麻布襕衫为士人所服,它是较长的衫,下加一道横襕,与襕袍相似。唐代的短袄,是一种内衣,任意用色,后来有所规定。还有一种长袄,宽窄不同。
唐代农民,田间劳作时戴笠子帽,穿本色麻布衣。他们穿的衫子,两旁开衩较高。唐代猎人,戴毡帽,穿圆领开衩齐膝衣,着麻鞋。“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描绘了唐代渔翁的衣着。蓑是蓑衣,即用草或棕编织而成的雨衣。笠是斗笠,即用竹篾、竹叶编织而成的帽子。唐代船夫,戴斗笠,着小袖短衣,高开衩的缺胯衫子,半臂(也称“半袖”),束腰带,长裤,穿草(或麻)鞋。
江南盛产芒草,人们多用它编织草鞋,这种鞋轻便耐水。据说,成都居士朱桃椎曾织十芒屩在路边摆摊出售。由于它用料柔细,环结紧密,颇受顾客欢迎,人们闻讯纷纷前来购买。
唐代男子、妇女都穿木屐。李白诗:“一双金齿屐,两足白如霜。”(《浣纱石上女》)“屐上足如霜,不着鸦头袜(丫头袜)。”(《越女诗》)都是对妇女穿木屐的描写。
唐朝、五代十国女服特点图片介绍
唐代女服和男服比较,服色较为鲜艳,款式变化多,更讲究穿着后的线条美。女服主要有襦、裙、衫、帔等。妇女着小袖短襦;有的裙长曳地;有的衫的下摆裹在腰里。肩上披着长围巾一样的帔帛。诗人孟浩然曾经这样描写唐代妇女的长裙:“坐时衣裳萦纤幕,行即裙裾扫落梅。”(《春情》)可见当时女性何等潇洒。
令人注目的是,唐代妇女服饰薄、透、露的程度前所未有。敦煌壁画329窟一个执花跽[ji忌]坐的少妇,身着罗衫,两乳隐然可见。永泰公主墓壁画中的侍女、丰顼[xu须]墓所绘贵妇人、懿德太子墓石刻宫廷女官,都袒胸露乳。韦洞墓壁画一个少女,身穿轻罗衫,实为半裸。据《旧唐书·舆服志》记载,唐高宗永徽年间(公元650—655年)、咸亨年间(公元670—674年)曾两次下诏禁止改变妇女服饰样式,但“初虽暂息,旋又仍旧”。唐高宗不事朝政,武则天掌握大权。她不拘一格,鼓励人们开阔思路,重视妇女,于是女服式样又多了起来。盛唐以后,女衫衣袖日趋宽大,衣领有圆的、方的、斜的、直的,还有鸡心领、袒领。袒领,即袒露胸脯。“粉胸半掩凝晴雪”(方干《赠美人》)就是对袒领衣着的描绘。唐代女服薄、透、露的特点,集中反映在贵妇人或宫廷歌妓、侍女身上,着装本人是一种感情上的宣泄,而宫廷君臣对她们的观赏,显然为感觉上的满足。
有些女服非常艳丽,五颜六色,纹饰变化繁多。妇女裙色有红、紫、黄、绿等,最流行的是红色裙。唐代妇女也穿褶裙,它的由来已久。据说,汉代赵飞燕被立为皇后,非常喜欢穿裙子。一天,她身着云英紫裙和汉成帝同游太液池(在今陕西省长安县西),正当她在乐曲声中翩翩起舞时,大风骤起,她被吹得像燕子般飞上空中。成帝急忙命令侍从拉住她的裙子。她得救了,裙子却被拉出许多皱纹。这时,人们发现有皱纹的裙子更加美丽。于是,宫女们都喜欢做成有许多皱褶的裙子,起名“留仙裙”(见东晋葛洪《西京杂记》)。唐代贵族妇女最名贵的衣着还有百鸟裙、花笼裙。百鸟裙是用多种鸟的羽毛捻成线同丝一起织成面料而制成的裙子。据说,中宗女安乐公主令尚方(主造宫廷器物的机构)汇集百鸟羽毛织成二裙,由于观赏角度不同、光亮程度不同,它的颜色可以变换:正面看为一种颜色,侧面看又是一种颜色,日光下是一种颜色,暗影中又是一种颜色,百鸟之状全部显现。制成这种裙子,工费“巨万”。自从安乐公主的百鸟裙出现以后,“贵臣富家多效之,江岭奇禽异兽毛羽采之殆尽。”(《新唐书·五行志》)花笼裙是用一种细软轻薄半透明的丝织品单丝罗制成的花裙,再用金银线及各种彩线绣成花鸟图形,是罩在裙子外面的一种短裙。还有一种衣着颇具特色,这从敦煌莫高窟壁画晚唐供养人①形象上可以看到。她的上衣为米红色,绘有深紫大红花,蓝、绿叶子,灰色飞鸟,白色兽加灰色爪、目、尾。袖端缘条有蓝绿花。裙腰束得很高。裙色与上衣颜色相近。花与叶,蓝绿相间。浅绿色腰带。深紫色履,白底。供养人的这种衣着,把飞禽走兽的图案结合于一身,大红、大绿成鲜明对比,呈现出不拘一格的独特风采。
唐代丝履特点是履头高翘,女履尤为明显。这在陕西乾县唐永泰公主墓出土的石刻及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帛画上都有反映。唐代妇女的丝履有方头、圆头,还有卷云状、花丛状。
晚唐女服(敦煌壁画供养人)
唐朝、五代十国胡服特点图片介绍
唐代是胡服兴盛的时代。首都长安是当时世界著名的都会,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和唐朝交往的国家很多。长安居民除了汉人之外,还有回纥〔he核〕人、龟兹〔qiuci丘瓷〕人、日本人、新罗人、波斯人。内陆汉人与西北各少数民族、东西方各国人民交往也相当频繁。如果说以往的服饰大交流多是南北向的,那么,唐代服饰大交流主要则是东西向的,别开生面,更具特色。这是由于唐代水陆交通相当发达。唐代繁荣的经济、发达的文化,对东西方诸国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因此,这种服饰文化的交流成为历史的必然趋势。
从唐代出土文物(尤其是绘画、雕塑等)来看,唐代妇女穿的胡服多为锦绣帽、窄袖袍、条纹裤、软锦靴等。上衣多为对襟、翻领、窄袖,袖口、领子、衣襟多缘上一道宽锦边。胡服中的幂䍠〔mili秘离〕有两种形制:一种为大幅方巾,用轻薄透明的纱罗制成,披体而下,遮盖全身;一种以衣帽相连类似斗篷一类的装束。这种服装可能与阿拉伯的服饰有关。由于西北风沙很大,人们远行骑马用它围裹身体可以遮蔽风尘。有人认为,只有妇女远行时才着幂䍠,以免男人窥视。也有人认为,它是男女通服。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的唐人绘画《树下人物图》,图中一个妇女左手高举摘掉蒙在头上的面幕。这种面幕用黑色布帛制成,长度约在胸际,左右各缀一根飘带垂至腰间,面部开有圆孔以便目视。这是戴幂䍠的妇女形象。到唐高宗时,汉族妇女戴帷帽的增多,逐渐代替幂䍠。《新唐书·车服》说:“初,妇女施幂䍠以蔽身,永徽(唐高宗年号)中,始用帷帽。”帷帽是一种高顶宽檐,檐下垂一个丝网的帽子。它比幂䍠更具优点:一是戴摘方便,不像幂䍠那样从头蒙到胸前,二是外形比较美观,三是缀在帽檐上的网随时可以撩起。废幂䍠兴帷帽,反映了唐代妇女摆脱束缚、追求自然、讲究实用的意识。到武则天时,不论宫女还是民妇,骑马外出多戴帷帽。真可谓“帷帽大行,幂䍠渐息”(《旧唐书·舆服志》)。
戴幂䍠的唐代妇女
关于胡服的传播过程,有关专家认为,唐代胡服可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胡服直接来自西域,间接来自波斯,其服饰特点是头戴浑脱帽,身着圆领或翻领小袖衫,条纹卷口裤,脚穿透空软底锦靿〔yao药〕靴。浑脱帽是一种以乌羊皮制成的毡帽,高顶,尖而圆。后期胡服来自吐蕃〔bo播〕,主要指时世妆。其特点是妇女蛮鬟椎髻,双眉作八字低颦〔pin频〕,脸上敷金粉,唇涂乌膏。唐代白居易对时世妆描绘道:“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长庆集·上阳白发人》)唐代胡服、胡妆同胡乐、胡舞、胡食盛行一时,给当时的宫廷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给社会生活充实了许多内容。据史书记载,常山愍王李承乾被唐太宗立为皇太子,居东宫时,“使户奴数十百人习音声,学胡人椎髻,剪采为舞衣……鼓鞞[pi皮,一种鼓]声通昼夜不绝。”(《新唐书·常山王传》)
浑脱帽(敦煌壁画)
唐朝、五代十国梳妆特点图片介绍
梳妆可以显示一个女性的气质和风采。唐代妇女很注重头饰,发髻名目繁多,有云髻(朵云状发髻)、半翻髻(形状宛如翻卷的荷叶)、反绾髻、峨髻等。妇女们的环钗是用来衬垫发髻的,用银制成,表面鎏金,中部为叶形薄片,叶的尾端分成两股,弯成椭圆形,故称环钗。
唐代簪花风尚驰名中外。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上的妇女,头上簪有数朵美丽的鲜花。唐代画家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中的五位妇女,身披轻纱,头绾高髻,髻上簪有特大的花朵。有的簪真花,有的簪假花。唐代杨国忠任右丞相时,杨氏兄妹极端骄奢。杜甫《丽人行》“头上何所有?翠为㔩〔e厄〕叶垂鬓唇。”中的“㔩叶”,即髻上的花饰。可见,当时的贵妇人是极其讲究发上花饰的。据说,唐玄宗每年十月幸临华清宫,杨国忠姊妹五家扈从。每家为一队,着一色衣,五家合队照映,如百花盛开。
唐代的峨髻
唐代的步摇与汉魏时期有较大不同,多用金玉制成鸟形,鸟口衔有珠串,随着人体运动而摇动。杨贵妃的金步摇,最为精美。它是唐明皇派人从丽水取来上等材料,由名师精心雕琢而成。
唐代妇女注重面饰。有钱、有势、有闲的女士,讲究面孔打扮。有的妇女,脸上敷铅粉,有的涂胭脂。用丹脂涂脸颊,色如锦绣,叫绣颊。有的额上画有鸦黄。眼眉处用黛(青黑色颜料)绘出各种样式,总称黛眉。盛唐妇女盛行阔眉,也称桂叶眉,用黛色淡散晕染,把眉毛画得又短又阔,略成八字形。独具特色的花钿〔dian店〕,又叫五彩花子、媚子、花钗,一般用金箔、纸、鱼骨、鲥〔shi时〕鳞、蜻蜓翅膀、茶油花饼制成,做工精巧,色彩缤纷,以红、黄、绿为主,有圆形、尖形、花形及各种对称形,把它贴在额间、鬓角、两颊、嘴角。还有一种颇具特色的面饰妆靥,指的是在妇女面颊上用丹青、朱红等颜料绘出各种图形,如月形、钱形等。唐代李贺诗“入苑白泱泱,宫人正靥黄”(《同沈驸马赋得御沟水》)描写的正是这种妇女面部美化妆饰。有的妆靥是画贴结合,多作两颗黄豆般的圆点,有的妇女喜欢用浅绛色点唇,这就是“故着胭脂轻轻染,淡施檀色注歌唇。”据说,我国古代甘肃祁连山盛产红蓝花,匈奴人称祁连山为焉支山。古人把焉支山上的花制成膏汁、粉类,用来化妆。
唐代妇女染指甲,古籍多有记载。张祜在诗中形容:“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斜过翠云中。”(《张处士诗集》)据说,古人养蜥蜴,喂朱砂使它变红,将它捣碎,用红汁点染指甲。
唐朝、五代十国戎服特点图片介绍
唐代武官戴武冠。服装当时有裤褶之制、裲裆之制、螣[teng腾]蛇之制。所谓裤褶之制,即上着褶(一种短衣)下缚裤,便于骑乘。这种装束,五品官以上,用细绫及罗制成,六品官以下,用小绫制成。三品官以上服紫色,五品官以上服绯色,七品官以上服绿色,九品官以上服碧色。裲裆之制:其一当胸,其一当背,短袖覆膊。螣蛇之制:以锦为表,中实为绵,犹如蛇形。
唐代的戎装,还有袍(将军、军士均用)。延载(公元694年)以后,在将帅袍服上绣有雄狮、猛虎、飞鹰等图纹,以示武将的勇猛气质。当时军队有一半以上配有铠甲。在“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的边塞要地,“将军金甲夜不脱”(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在“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塞外疆场,“都护铁衣冷犹著”(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可见,边防线上的官兵日夜铠甲不离身,他们为守护疆土而长备不懈。铠甲的种类多达十几种。据《唐六典》记载,最著名的是明光铠。它以十字形甲带系结在胸前,左右各有一块圆护和肩缀披膊。腰下部左右各有一块“膝裙”,小腿各加一只“吊腿”。有的在铠甲前身左右两片上,各在胸口处装有圆形护镜,铠甲背部连成一片。前后两甲在肩部用带扣相连。两肩披膊作两重,上层作虎头状,烘托出猛虎般威风的气势。中宗时,甲的形制又有变化,披膊作龙头状,以示为君王效忠的决心。还有绢布甲,是用绢帛之类的纺织品制成的,结构轻巧,造型美观,但不具有防御能力,多为武将、侍卫平时服饰,以显示皇家军队的威严。
唐代也实行佩剑制。当时佩剑有金装剑、苍玉剑等,有只佩、双佩等品级规定。皇帝佩鹿卢玉具剑,皇太子、侍臣佩剑也相当普遍。朝廷上百官走动,佩剑摆动作响,威风凛凛。还有一种剑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威,即上方(也作尚方)宝剑。它是皇帝御用宝剑,亲信大臣得到它,有权先斩后奏。
五代服饰特点图片介绍
五代自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至南唐交泰元年(公元958年)历经50余载,服饰大体沿袭唐制。但也有不同,即幞头巾子变化明显。“五代帝王多裹朝天幞头,二脚上翘。四方僭位之主,各创新样,或翘上后反折于下;或如团扇、蕉叶之状,合抱于前。伪孟蜀始以漆纱为之,湖南马希范二角左右长丈余,谓之龙角,人或误触之,则终日头痛。”(《幕府燕闲录》)唐、宋二代幞头样式不同,中间经历了五代时期的转型样式。后唐李存勖〔xu绪〕即位后,尚方进御巾裹,有圣逍遥、安乐巾、珠龙便巾、清凉、宝山、交龙、太守、六合、舍人、二仪等数十种。南唐韩熙载在江南造轻纱帽,人称“韩君轻格”。这种巾式,上不同唐,下不同宋,比宋代东坡巾要高,顶呈尖形。
南唐的女裙也自有特点。韩熙载任中书侍郎时,广蓄歌伎,日夜宴饮。后主命画家顾闳中夜至其第窥伺,顾回来后凭记忆绘成《韩熙载夜宴图》,描绘了五代时期姬伎歌女夜宴的场面。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当时女性的服饰特点。她们的发式具有唐宋之间的转变形式,其裙束得比唐代的低,裙带较长,披帛比唐代的窄长。
前蜀建立者王建喜欢戴大帽,但又担心因与众不同,外出时会暴露自己,不够安全,于是下令平民百姓都戴大帽,形成举国上下戴大帽子的风尚。他的儿子王衍自制夹巾(一作尖巾),其状如锥,庶民都来效仿,晚年竞尚小帽,称之“危脑帽”。
有些古怪的事物发展为时尚,而趣味也随之变化。妇女缠足,可能起于五代。五代时,南唐皇帝李后主有个宫女用帛缠足,足形弯如月牙儿。她在六尺高的金制莲花上轻盈起舞,很受李后主的宠爱。此后,缠足之风愈演愈烈,残害中国妇女达千年之久。“金莲”便成了妇女小脚的代名词。但从事沉重体力劳动的广大妇女常常是不裹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