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涨时,让你买的人,不一定适合你

近来,支付宝上的一项功能热度值很高:统计平台持有人盈亏的比例。
世界上最好的坤坤和世界上最狗的坤坤,以及他的易方达蓝筹精选,再次成为了大家讨论的焦点。
根据支付宝上的数据显示:最近一年在支付宝上购买该基金的人,84.4%都是亏损的,其中71.2%的人亏损5%以上。

下图是近一年该基金持有人的盈亏分布:

数据比较惨烈,但再看一组数据,你会发现,易方达蓝筹精选最近一年净值的涨幅仍有119.96%,同类排名在TOP1%。

“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魔咒依然高悬在投资者的账户上。究其原因,还是广大基民“追涨杀跌”的心理。

除了反复和大家强调不要追涨杀跌、长期持有等理念以外,今天小慢想从一个投顾行业从业者角度聊聊怎样的“顾”对基民们也许会更有效。

01
随着年后的市场大幅波动,投资者反复被按摩。
很多大V、机构、基金经理在各渠道呼吁大家践行巴菲特的那句名言: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
总结起来,各大平台或基金经理的核心想表达的意思都是:在基金大跌的时候,请大家不要跟风杀跌。
但是这种“顾”对用户来说未必是最有效的。
因为大多数投资者,对所投基金的持仓、基金经理的风格、白马股们的估值是否合理等等了解并不多,只是因市场情绪追涨而来。把“顾”做在事后,在市场好的时候推涨得好的基金,一旦用户的认知、预期没有跟上,出现上面的数据也就不足为奇了。
投资是件很私人的事。因此,在行业内有这么一说:投的起点是“Know Your Customer”(了解你的客户)。

但其实做“顾”的起点,也需要"Know Your Customer”。对于认知不到位的投资者,更好的顾应该是做在事前,而不是事后。

02

小慢很欣慰的是,且慢的同路人淡定的“可怕”。

这是因为我们把“顾”做在了事前。
资本市场是典型的混沌系统,要想精确预测市场的长期走势很难,短期的市场走势更是变幻莫测。
对投资者来说,要做的是在不确定的市场中去寻找确定性。但短期的市场波动我们无法通过努力去控制,而系统性风险更是躲不掉,需要我们做好应对,甚至是心理上的准备。
但大部分投资者,在投资上并没有那么专业。那么作为投顾机构,把“顾”做在前面也话效果会更好。且慢一直以来就是这么做的,在产品端的选择中,我们努力帮大家在“投”上把控风险和波动。这也是为什么且慢没有主动推波动大的策略给大家的原因。
诚然,在投资中,风控可以做在事前,也可以做在事后。
通常做在事后的风控,是通过减仓或清仓,来换取大幅下跌时安心。但大多事后风控,都是以“大概率的小亏”换取一次“小概率的大赚”。频繁的风控希望躲避的是系统性风险,比如08年的金融危机、15年的股灾、20年的熔断。但付出的,则是在一次次的试错过程中所产生的交易费用,以及重新进入市场的机会成本。
而做在事前的风控,则是通过采用配置相关性低的资产、定投分散择时风险、合理规划资金的进出结构等方式,在事前平滑策略的波动。
当然,对于投顾机构来说,事前的风控不应该止于此。
除了在“投”上把控风险和波动以外,事前的“风控”还应该在推荐策略的同时,清楚的告诉投资者可能面临的风险,并告知应对方案,对投资者进行预期管理。
如果投资者对所投资的策略有全面、充分的了解,对可能的风险有清醒的认知,所跟投资金的时间属性也匹配。那么,当风险真的来临时,想必投资者也大多不会惊慌失措,逃走下车。
对于且慢来说,选择把做投顾做在事前,控制风险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让我们的同路人更好地拿到长期投资的收益,安心理财,不会因市场波动心惊肉跳。

在波动巨大的A股市场,基民的投资特点很鲜明:

这一波操作下来,就完美错过了股市中获利最重要的两个因素:价格和时间。因此,采用风控降低策略的回撤幅度,让大家的心理承受底线不至于崩溃,安心地留在市场中,才有可能帮广大投资者获得长期该得的收益。
以长赢为例:风控是做在事前的。
  • 首先,长赢投资的标的是指数基金而非个股;
  • 其次,长赢通过把钱分成150份以及全市场的估值来控制资金投入的节奏;
  • 第三,长赢通过大类资产配置来降低账户整体的波动。同时在每一次发车的时候,会根据估值尽量保证每一笔买入有足够的预期收益,并且事前做好最大的跌幅准备。

以春华秋实为例:风控也是做在事前的。春华秋实通过控制大类资产的比例,适当地控制了回撤,历史最大撤仅为:5.07%。而在最近的下跌中,春华秋实更是仅仅下跌3.41%

时间范围:2021.02.19-2021.03.19
03
当然,要做好顾,远不止于此。
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烟火,除了事前的“顾”,也需要做在事后的“顾”。
不管长期持有的理念、核心资产的概念,抑或是贪婪与恐惧的教育,都是我们帮助用户提升认知、真正赚到钱的工具而已。当面对市场波动时,更重要的应该是:引导用户审视自己所处的情况。
  • 哪些品种是基于投资逻辑买入的,哪些是基于投机逻辑买入的?
  • 如果当时的买入逻辑就是错了,那是否需要及时纠偏?
  • 如果当时的买入逻辑是对的,目前这个逻辑是否还在?
  • 这次的调整,是否能激活新的买入逻辑?
不仅是持仓,还应该帮用户梳理清楚自己的状态:
  • 拿着是安心还是焦虑?
  • 自己的资金与资产是否存在错配?
经过这样的审视,每个人可能会有不一样的答案。做好顾,不容易,它有起点,却未必有终点。
“投”是用专业帮普通投资者选择适合的策略,“顾”是在事前及事后也以专业引导普通投资者审视自我,而不是以“投顾之名”销售爆款基金,这或许是投顾的真义。
且慢愿和每一个同路人,一起摸索,做一个“聪明的投资者”。
如果你认可小慢的观点,可以点赞本文章,点击下面小程序参与抽奖,小慢准备了10本《聪明的投资者》送给大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