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有罪吗?——谈谈原生家庭和个体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1-04-21 

这些年,关于原生家庭的讨论轰轰烈烈,铺天盖地。几乎每一次学生自杀事件、每一部关于亲子关系的电影、电视剧的热播,都能引发人们对于原生家庭的大讨论。

讨论的声音很多。有说原生家庭有罪论的,有说原生家庭是恩典的,有说原生家庭论是伪科学命题的……但综合起来看,好像原生家庭有罪论的呼声更高,其他不同观点几乎都被淹没了。

而我,也被不由自主的卷进了这场原生家庭论(泛指原生家庭有罪论)的洪流之中。

六年前,我的原本乖巧、善解人意、学习优秀的初三的儿子,在一次被老师的误会之下突然出现了所谓的“叛逆”,不愿意好好学习了。

当时的我感觉天塌地陷。我开始出去学习家庭教育。两位国内知名度非常高、影响力非常强的老师在课堂上斩钉截铁地说:“孩子的问题100%是父母的问题。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复印件出了问题一定是原件的问题。”

我对此深信不疑,几乎是一边上课一边哭。一方面为自己之前严厉、苛刻的教育方法把孩子逼急了导致“逆反”而懊悔不已,一方面总是自责、内疚而拼命对孩子道歉。

结果我学习一年多之后,孩子从原来和只是请假到后来干脆逃学、从原来的对我敢怒不敢言到最后对我理直气壮的恶语相向和指责、然后到他辍学各种“放飞自我”我却无能为力。同时,我也开始对自己的父母给予自己的原生家庭心有怨言……

我开始感觉哪里不对劲儿了。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我被“不在于被给予了什么,而在于如何去使用被给予的东西”这个核心观点深深触及到、震撼到了。

哲人: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拥有的心理学,而是使用的心理学。

青年:也就是“不在于被给予了什么,而在于如何去使用被给予的东西”那句话吗?

哲人:是的。弗洛伊德式的原因论是“拥有的心理学”,继而就会转入决定论。阿德勒心理学是“使用的心理学”,起决定作用的是你自己。

哲人:我们人类并不是会受原因论所说的精神创伤所摆弄的脆弱存在。从目的论的角度来讲,我们是用自己的手来选择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方式,我们有这种力量。

我一下子释然了。一方面不再因为给了孩子有罪的原生家庭而自责、内疚而如鲠在喉终日,另一方面也不再因为怨恨父母给的原生家庭的却又内心不安而纠结矛盾。

 

01

原生家庭与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是一个社会学概念。

原生家庭:一个孩子从出生到结婚、经历一个新家之前的这段家庭生活。通俗的说就是父母的家。

新生家庭:是相对于原生家庭来说的,也就是孩子长大以后建立了自己的新家,就是再生家庭。

我个人理解:原生家庭就是一个人在组成新家庭之前的重要成长环境。

可是关于原生家庭论的来源,除了一些文章和一些论文提到之外,还真没有清晰的来源和出处。

搜索到比较多的结果是:

原生家庭论,是彻头彻尾的伪心理学。

原生家庭理论,根本就不是正统心理学概念,主流心理学教科书几乎没有提及。

原生家庭论,从来就不是一个正统的心理学概念。

原生家庭论不是主流心理学。

心理学是科学学科。

既然没有专业的权威的出处,主流心理学教科书几乎没有提及,可能原生家庭论就如同“美眉”、“菜鸟”之类的由网络衍生出来、被普适性使用的非心理学词汇吧。可是,它却被太多的大而化之的使用。

02

原生家庭有罪吗

最近网络上讨论的轰轰烈烈的留美学生张一得的自杀再一次把原生家庭有罪论推向了高潮。

而我也是在听了台湾心理学家林昆辉老师关于原生家庭论的课程之后,结合我自己这几年陪伴“叛逆”儿子和学习心理学的心路历程,想在这里和大家探讨一下“原生家庭有罪吗”这个话题。

一得爸爸“每天都给一得换着花样做饭,从来没有重复过,而且这些菜的样式也被摆成了工艺品的形状”,“19年的时间里,给张一得拍了20万张相片,拍坏了5部相机”……在一得没出事之前被广州妈妈圈里誉为“网红爸爸”、“育儿专家”而被大家争相效仿,一得出事之后爸爸立马成了原生家庭论的口诛笔伐的对象。

我想请问,能够做到像一得爸爸这样陪伴孩子的家长有多少呢?假设一得依然在正常上学,还有谁会去质疑一得爸爸的给予一得的是罪恶的原生家庭呢?

我想再问:如果像一得爸爸这样的家长都被口诛笔伐,那我们要如何做好家长、陪伴孩子?

因为原生家庭论的存在,让现在的父母左右不是深不是浅不是。对孩子要求严格一点,孩子就拿管控掌控压榨来呐喊,说自己被原生家庭给束缚了,又受了限制了;对孩子信任宽松,到最后又说是原生家庭的错,父母没有管好孩子不会教育孩子。

台湾心理学家林昆辉老师说:

“错误的原生家庭论认为 ,每一个孩子的问题都来自于父母,都是父母的错,父母错误的教养方式以及父母偏差的人格使得孩子在当下、在发展的过程、在孩子未成年以前、在孩子成年之后,孩子一辈子的行为都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

所以我们每个人现在有什么不好的东西,都是来自于原生家庭造成的。按照这个逻辑,孩子的问题来自于爸爸妈妈构造的这个原生家庭;爸爸妈妈的问题来自于爷爷奶奶构造的原生家庭;那爷爷奶奶的问题又来自于曾爷爷曾奶奶构造的原生家庭……如此类推,那岂不就是列祖列宗害死了列子列孙?”

的确,按照原生家庭论的逻辑推下去,真的是列祖列宗害死了列子列孙,岂不滑稽?

前几天我接待了一个爸爸关于儿子辍学的咨询。

爸爸说孩子是一个比较仗义、学习成绩特别好的孩子。因为孩子的同桌溺水身亡,孩子的性格变得有点古怪。(心理学上叫创伤性应激障碍,需要当时的心理处理)然后断断续续两三年没有好好上学了。

当我问到他们的家庭环境的时候,孩子的父亲突然发怒,说“就是因为参加了家庭教育培训班,然后在培训班上老师当着孩子和他们的面说:'父母不懂教育,让孩子买单’,对我们做父母的一通狂批,然后孩子就不听我们的话了,就总是指责、怨恨我们。弄的当父母的在孩子面前提不起头来。”

那个爸爸说的,反映了现实社会原生家庭有罪论的普遍现象。

因为“原生家庭有罪论”的尘嚣日上,很多孩子出现了问题的父母就一直陷于自责当中,认为是自己没有给孩子创造美好的家庭条件。

更要命的是,孩子也认为是父母的错,不尊重父母怼父母。导致很多的家庭父母不像父母,孩子不像孩子,家庭陷入恶性循环当中……

这就是林昆辉老师讲的“权力系统倒错”。当孩子被“原生家庭有罪论”浸染后,孩子理直气壮就认为都是爸爸妈妈的错,是爸爸妈妈对不起我,甚至造成仇恨心理。

那父母在孩子面前还有威严吗?家庭里面还有亲情吗?孩子还会承担他该承担的责任,扮演好他的来自于自律的角色行为标准跟来自于他定义的相对角色行为期待吗?

有一个故事:

弟兄两个,有一个酗酒、赌博的爸爸。结果一个做了国会议员。一个被送进了监狱。

然后,记者采访时,两个人都说了同样一句话:“我有这样一个父亲,我能怎么办呢?”

一个选择跟着父亲学习酗酒、赌博,然后被送进监狱。一个选择不依靠父亲,自己创造自己的人生命运。那你能说是因为原生家庭有罪吗?

中国古话也说:“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一样的爸妈,一样的原生家庭,如果都信奉原生家庭这个原件论,是不是九子就是相同的复印件呢?

可事实上,哪怕是双胞胎、三胞胎,在相同的爸妈、相同的家庭环境之下教育养育之下,人生也是迥然不同的啊。

网上有人说:过分鼓吹原生家庭影响的人,不过是把原生家庭当做一块万能遮羞布,哪里有不如意的地方,都可以用它来遮一遮。

的确,如果把责任都推到原生家庭有罪论上去,个体就可以逃避责任甚至是拿自己的错误行为去声讨父母、勒索父母。如此案例网上报道也不在少数啊。如果不加分析或者妄加分析把所有的孩子出问题的错误都归结到父母身上,真的是细思极恐。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聊原生家庭?不是为了推责,开批判大会,找到我当下人生所有问题的罪魁祸首,而是为了更加清晰一个人的人生是一个人自己说了算的人生。

享誉世界的NLP顶级大师罗伯特·迪尔茨的“生命潜能金字塔”(见下图)告诉我们金字塔的上面一层对下面一层起决定性作用,而下面一层对上面一层只有影响力而不起决定力。

举例来说:行为对环境起决定性作用,而环境对行为只有影响力,而没有决定力。

比如,你进了一个特别特别脏乱的房间。房间这个环境让人感到非常的不舒服。如果你因为受不舒服的影响选择行动去整理房间,房间就会变得干净整齐。

也就是说你的行动决定了房间的环境的改变。但如果你选择抱怨房间的环境而不去行动,那么房间的环境依然会影响你的心情,但并不会因为你的抱怨而发生改变。

所以,对一个人的一生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金字塔顶层的世界观,或者说精神终极追求。处于金字塔最底层的、影响力最弱的才是环境。原生家庭就是每一个人的环境层面

信念决定行动。你选择相信什么样的理念,你就选择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如果一个人坚定不移地认定了原生家庭就是对他影响最大的因素,那可能就真的会决定他的一生了。

比如,支持原生家庭论的一句名言“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就成了很多原生家庭论者的信念价值观。他已经把坚信不移的原生家庭有罪的信念变成了他的精神支柱,变成了他的生命潜能金字塔的顶层。

但如果你相信原生家庭只是一个环境,而你可以选择在这个环境里面来适应并且利用环境去打造生命潜能金字塔的上面五层,那就可以展示出你的个体能力和行动,就不会成为所谓的原生家庭这个环境的受害者。

同时,如果当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就怪罪于原生家庭。其实就是在逃避问题,就是在推卸责任,是一种制造更多问题的节奏。而且也会约束、限制一个人的发展,甚至影响一个人终生的幸福感的获得。

就像我,之前相信原生家庭论,越学习越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越学习越觉得自己对不起孩子,越学习越遗憾自己为什么没有生长在一个有宽柔心的家庭环境里面……感觉越来越糟。

但是学习了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之后,然后又学习了其他心理学流派之后才明白,感觉是来自于自己内在的需求的,是要调整自己的内在而不是向外要求,更不要说去把责任推到原生家庭去了。放下原生家庭论之后,幸福感反倒越来越强了。

电影《风雨哈佛路》:“我为什么要觉得自己可怜?这就是我的家庭,我的世界。我甚至要感谢它,它让我在任何情况下都往前走。我和其他人来的世界不一样,我没有退路,我要更努力,更努力地把自己推到另一个世界中去。”

这是女主莉丝的内心呐喊,她从小生活在贫民窟,父亲酗酒暴力,母亲精神失常,吃不饱穿不暖的她,却始终不放弃自我,坚持努力最终改写命运。

03

原生家庭和个体的关系

当然,我们反对原生家庭有罪论,并不等于说做父母怎么管孩子的就都没有错。也不是说,做孩子的反对父母就都错了。

作为父母不能因为相信家原生家庭论的存在,而自责内疚,而对孩子妥协退让,尽不到监护责任。也不能因为没有原生家庭论的存在,而对孩子给予过高期待加以管控、限制,让孩子喘不过气来。

作为孩子不能由于原生家庭论的存在,而把父母当做责任的承担者,对父母的恩情忘记父母的恩情,只记得父母做错的地方控诉父母,也不能因为原生家庭有罪论的不存在,而过度满足父母的管控,压抑自己。

心理动力学讲:我们行为背后的核心秘密是来自于我们的思想。根据心理动力学的观点,行为是由强大的内部力量驱使或激发的。

我们必须清楚:不管是原生家庭还是个体,都有每一个个体自己的判断力、选择权和决定权。每个人除了被动的受影响之外,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题性意识,都有主动的行为能力,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主观能动性。

即便是一个吃奶的孩子,也有拒绝喝苦口的药水的行为,何况我们每一个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人呢?更不用说已经年满十八岁的成年人了。

人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人类从出生到十八岁是一个趋近于完全自主、完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过程。十八岁之后,每一个个体必须为自己所做、所思、所行、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件事负责。

哲人: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哲人:阿德勒心理学并不是推崇放任主义。放任是一种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的态度,而阿德勒心理学的主张不是如此,而是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如果只有学习而言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课题,在他想要学习的时候,父母要随时准备给予帮助,但绝对不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涉,在孩子没有向你求助的时候,不可以指手画脚。

林老师讲到家是一个允许犯错的地方。是的,在家庭当中我们允许家庭成员犯错,可以纠正,但是不要一直纠缠在家庭成员的错误当中。我们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家庭的建构,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拥有美好的生活。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把原生家庭当做是“一个孩子降临这个世界上之后,所收到的第一个礼物,也是他这辈子所能够收得到的最大的礼物,最珍贵的礼物,最长长久久的礼物,而且是穷尽一生之力,也还不清还不了的礼物”。

你的感觉怎么样呢?你又会有什么样的决定呢? 如果我们把原生家庭当作有罪却又无力改变的决定性因素,你的感觉会怎么样呢?你又会有什么样的决定呢?

人活的就是感觉。感觉好,离目标更近

电视剧《都挺好》,兄妹三人,也是性格不同。同样的父母,同样的家庭,但是苏明玉选择了自己的抉择。她并没有完全听从于父母,而是自己选择。当她认为自己被原生家庭牵绊太多的时候,她确实过的挺委屈的。但是,当她最后意识到是自己离不开父母,是自己选择需要关心照顾父母的时候,她心甘情愿的去陪伴父亲,而且也从当中体会到了幸福。

愿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用自己的手来选择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方式”的力量,原生家庭不背这个锅。

注:文中部分引用来源于台湾心理学家林昆辉的《家庭心理学》
文:王小女
责任编辑:殷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