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行原创散文丨马齿苋踅摸记
马齿苋踅摸记
文/周长行
它一身油绿色,叶肉看上去很厚实,油汪汪的、肉乎乎的,茎杆却是浅红色的,红得很宽厚,不温不火,茎头呈盘卷状,害羞似的,略带一点点浅黄。
——题记
初夏时节的这几日,我和夫人的行踪似乎有点隐秘。既没和朋友们打招呼,也不告诉孩子们,接连好几个礼拜天乘坐公交车出城,见有大片农田的地方即下车,东瞧瞧西看看,深一脚浅一脚,寻寻觅觅,去踅摸一种叫马齿苋的野菜。也有叫“马蓬菜”和“长寿菜”的。
按时令,是该采摘了。可如今不知有多少种野菜早被除草剂“一刀切”。当年随处可见的马齿苋,如今已是稀罕物。尽管我们知晓采摘的最佳时机,却很难判断到哪里才能发现足够多的马齿苋。不敢声张,也是怕空手而归招人讪笑。
索性就碰吧。四次出城,居然有两次碰到了密密麻麻,翠绿茂盛,一片接一片的马齿苋。一次是在40里开外的荒地里,一次是在荒地附近的一个苹果园里。荒地因为长满了马齿苋而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苹果园因有遍地马齿苋添彩而美如仙境。
意外收获,满心欢喜。我们两次共采摘到38斤又肥又嫩的马齿苋。它一身油绿色,叶肉看上去很厚实,油汪汪的、肉乎乎的,茎杆却是浅红色的,红得很宽厚,不温不火,茎头呈盘卷状,害羞似的,略带一点点浅黄。这种色相,恰恰表明是马齿苋营养最丰富、口味最地道的当候。我家每年总会在这个时候吃几顿“马齿苋瓜打”或包子或凉拌菜的。我也会趁机吸溜几盅小酒,辣糊糊,酸溜溜,酣畅淋漓无以复加,可谓过足了“野味瘾”呐。
我们尤其喜欢农田里自生自灭的那种马齿苋,尽管菜市场里偶尔也能见到,可就怕遭遇人工培育。野菜没有了“野”味,你还吃个什么劲呢!当然持同样观点同样感觉的亲戚朋友,有一个算一个。好时节,好马齿苋,不能一人一家独吞呀。传统和现实总会高度契合。接下来,该是我夫人挨家挨户给亲戚朋友们送货上门了。这个过程只能用简笔,因为有一件让人忍俊不禁的事儿发生了。
六月二日,刚刚给孙儿们过罢“儿童节”的奶奶们,一概都是我夫人的闺蜜,一概都是刚刚品尝过我们的马齿苋的,她们还没来得及“洗去一路征尘”,又发起了新的“冲锋”,上路了,胧明即起,叽叽喳喳,嘻嘻哈哈,登上开往兖州的6011早班车,在我夫人的向导下,直奔马齿苋的“故乡”而去。
她们走得急慌,我却不免有点担心,于是抓起手机,给夫人强调了四点:一是绝对不能损坏乡亲们的庄稼;二是待人和气,讲究文明礼貌;三是不能贪婪,应该见好就收,采摘马齿苋不能一锤子买卖,野味拒绝野蛮行为;四是揣摩一番“留白”的韵味,你不是正学国画吗,到大自然中学留白,天赐良缘,定当珍惜。给马齿苋“留白”,就是要手下留情,万万不可做绝。“留白”既是一种艺术手法,又是……
大概是嫌我啰嗦吧,夫人哒地一声关了机!也许她们已到达了目的地,正和乡亲们拉呱,或正在心无旁骛地“拥抱”马齿苋哩。
(马齿苋的具体功效和详细烹食办法,请读者君自搜百度。写于2021年6月2日。)
【作者简介】周长行(男),1949年2月出生于山东省汶上县南站镇黄南村。1969年2月参军入伍。1990年9月转业回地方供职于济宁电视台。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资深记者、诗人。出版有长篇报告文学《鲲鹏腾飞的地方》、长篇传记文学《不醉不说乔羽的大河之恋》《乔羽恋歌》《伟大的我们》《大浪淘金》等。曾主笔撰写中央电视台39集大型电视系列片《大京九》,其由铁道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大京九解说词》已被中国传媒大学作为正式教材使用。退休后,致力于网络文学的写作,以其接地气、独立特行的作品获得国内外读者好评如潮。“作品至上,读者至上,生活至上”的理念,正是他奋力笔耕下潜民间的动力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