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灯的手动模式

闪光灯默认的模式往往是 E-TTL。请参阅《闪光灯的 E-TTL 模式》。

  ◆  ◆

E-TTL 模式的优缺点

1、优点:在旅拍、纪实摄影等量多时间紧等的抓拍场合,在 E-TTL 模式下进行闪光输出,确实省心省事。
2、缺点 1:在 E-TTL 模式下,由于每次拍摄之前都会自动进行预闪测光,这样可能存在每次测光不同从而导致每次闪光输出功率不同,从而使得同一场景的一系列照片之间存在曝光偏差的现象。
3、缺点 2:如果想精准布光时,不便人为控制,尤其是需要同时控制多个闪光灯的时候。
如果使用手动模式,就可以准确地控制闪光灯的输出功率,并保持其不变。在多闪光灯布光时,可以给每支闪光灯设置不同的输出功率,以区分主灯和辅灯,实现更有层次感的打光效果。

  ◆  ◆

手动调整输出功率

手动模式最大的优势是可以手动调整输出功率。
提示:
1、现在很多的闪光灯可以在 1/256 功率至 1/1 全功率间,并能以 1/10 档为增量设置闪光输出。
2、功率越大,回电时间越长。
说明:
1、1/1 全功率与闪光指数有关。闪光指数(Guide Number,GN)是一个衡量闪光灯在感光度及视角确定的情况下照射目标的能力。高闪光指数的闪光灯照射功率更大。
例如,如果闪光指数变成 K 倍,那么闪光灯的功率会变成 K^2 倍,使得闪光灯能在 K 倍于原有距离外照射目标物体,达到相同的照射效果。
2、一般闪光灯有热保护功能。如果在 1/1 全功率时进行超过 30 次的快速连续闪光,30 次连续闪光后,要让闪光灯至少冷却 10 分钟。

  ◆  ◆

手动模式下的注意事项

  • 注意环境光

对于闪光灯使用新手来说,先以环境光为基准进行测光,再调整闪光灯。一开始可以先试拍一张无闪光输出的照片,便于进行对比。
提示:
快门速度决定环境光的亮度。快门速度越快,环境光越弱;快门速度越慢,环境光越强。
光圈影响主体受光强度,即闪光输出强度。
比如,当不使用闪光灯拍摄的照片里,主体显得很暗,我们可以从 1/4 功率开始尝试;如果照片里主体并不是很暗,可以考虑从 1/8 功率开始。
  • 注意其它因素

除了环境光之外,还有很多因素会影响闪光灯的实际输出效果。
比如说,到主体的距离、打灯的角度、是否安装柔光罩、打光方式(直闪、跳闪)等,都需要综合考虑。
当离主体比较近的时候,需要的闪光灯功率就会小一些;如果在灯头上安装了柔光罩或环形引流罩,或者在室内利用天花板、墙壁实施“跳闪”技法时,就需要在原基础上提高闪光灯功率。
  • 注意回电时间

闪光灯每次闪光之后,到重新完成充电,为下一次闪光做好准备,所需要的时间就叫做“回电时间”。
这和闪光灯的档次和类型有关,越高档的闪光灯回电时间就越短。
比如,神牛锂电机顶灯的回电时间约 1.5 秒。
对于同一个闪光灯而言,使用的功率越高,回电时间就越长;另外,当电量降低到一定程度时,也会导致回电时间变长。
  • 注意快门速度

当机身设置的快门速度快于 1/200 秒(或 1/250 秒)时,就应该启用闪光灯的高速同步( FP 闪光)功能。
启用高速同步之后,就可以在所有的快门速度下同步使用闪光灯。
使用高速同步,快门速度越高,有效的闪光范围就越小。
“有钱的捧个钱场,好看的点下在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