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黄海海战:面对优势强敌,中方死战不退,日方被逼撤退
发生于1894年9月17日的“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的一场重要战役,这场战役的影响直至今日。现在但凡谈起今年来中日海上力量对比,就有许多评论说:当年北洋水师比日本海军强大,结果还不是战败了。似乎在某些人看来,日本这个国家有某种神奇的魔力,其海上力量能不顾现实和物质上的对比,无论如何都能战胜我们。而他们“以弱胜强”的“黄海海战”就是最好的证明。
且不论这种思维方法根本就是犯了经验主义错误,单就“黄海海战”来说,日本海军是否真的是以弱胜强呢?战争当天,北洋水师出战的阵容真的比联合舰队强吗?本文将为你揭晓这个问题的答案。
- 双方舰艇对比。想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就要看看海战当天双方都出动了哪些主战舰艇,以及这些舰艇大致都有什么样的武备。
首先我们来看北洋水师的情况,海战当天北洋水师出动了12艘主要作战舰艇,分别是:“定远”、“镇远”,这两艘是主力舰,属于一个型号;“经远”、“来远”,这两艘又是一个型号;“致远”、“靖远”,这两艘同属于一个型号;“济远”舰,这一艘是一个型号;“平远”舰,这一艘又是单独一个型号;“超勇”、“扬威”,这两艘一个型号。其余“广甲”和“广丙”,两艘分别是两个型号。
“定远”和“镇远”是北洋舰队的绝对主力,该级舰长94米、宽18米、吃水6米,正常排水量7220吨、满载排水量7670吨;航速:定远14.5节,镇远15.4节。舰体舯部重点部位装甲厚度为:30.48~35.56厘米,大炮底座装甲35.56厘米,炮罩厚度5.08厘米,司令塔装甲20.32厘米,甲板装甲7.62厘米。主要武器为,沿舰艇中轴左右布置的两座炮塔,每座炮塔各两门305毫米口径舰炮,舰艏和舰艉还有各一门150毫米副炮。
“定远”舰
“经远”、“来远”,长82.4米,宽11.99米,吃水5.11米,排水量2900吨,航速15.5节;水线带装甲厚24.13~12.954厘米,装甲甲板厚7.62厘米(倾斜处)/3.81厘米(平坦处)。武器装备为:舰艏一座双联装210毫米主炮,左右两侧靠近舰艏处另有150毫米副炮各一门。
“经远”舰
“致远”、“靖远”同型舰,排水量2300吨,舰长76.2米,舷宽11.58米,吃水4.57米,航速18.5节。水线带不设装甲,只以煤柜防御;穹甲厚5.8~10.1厘米,司令塔装甲10厘米,炮盾装甲5厘米。主要武器为:舰艏一座双联装210毫米主炮,舰艉一门相同口径主炮,左右两侧靠近舰艏处另有152.4毫米口径副炮各一门。可以说和前者相比,就是舰艉多了一门主炮而已。
“致远”舰
“济远”号巡洋舰,排水量2300吨,舰宽10.36米,舰长71.93米,吃水4.67米,航速15节。装甲甲板(穹甲)由2.54厘米钢质和5.08厘米铁质装甲层复合而成,主炮露炮台装甲厚25.4厘米,炮罩及司令塔装甲厚3.81厘米。主要武器为:舰艏甲板上一座双联装210毫米主炮,舰艉一门150毫米口径主炮。
“济远”舰
“平远”号巡洋舰,长59.99米、宽12.19米、吃水4.4米,标准排水量2067吨、满载排水量2650吨,航速10.5节。水线装甲12.7~22.86厘米,甲板装甲5.08厘米,炮座及司令塔装甲厚12.7厘米。武器装备为:舰艏一门260毫米主炮,舰舯靠近舰艉的两侧各有一门150毫米副炮。
“平远”舰
“超勇”、“扬威”快速巡洋舰,标准排水量1380吨,满载排水量 1542吨,舰体全长64米,全宽9.75米,吃水4.57米,航速16节。舰体装甲1.9厘米厚,水线下装甲0.95厘米厚,司令塔装甲1.58厘米厚。主要武器为:舰艏和舰艉各一门254毫米口径舰炮,另有120毫米口径副炮4门。
“扬威”舰
“广甲”号巡洋舰,全长67.66米,宽度10.27米,舱深7.71米,排水量1300吨,初期最高航速14.2节。该舰为铁肋木壳舰,没有装甲。主要武器为:150毫米主炮3门,其中两门位于舯部靠前的两侧,其余一门位于舰艉;另有105毫米副炮4门,分别布置于两侧两门主炮的后面,每侧两门。
“广甲”舰
“广丙”号巡洋舰,舰长71.63米、宽8.23米、吃水3.96米,排水量约1000吨,航速16.5节。主要武器为120毫米舰炮3门,一门位于舰艏,另外两门位于舰艏两侧。另有一门150毫米舰炮位于舰艉。
“广丙”舰
以上就是“黄海海战”当天北洋水师出动的阵容了。需要指出的是,其中的“广甲”和“广丙”号,其实不是北洋水师的舰艇,是广东水师支援给北洋水师的。1894年5月,清廷举行校阅水师,也就是阅兵和演习,广东水师派出“广甲”、“广乙”和“广丙”北上参加。演习后深感半岛局势紧张,三舰于是留在北洋水师备战。在“黄海海战”一个多月前的1894年7月25日,爆发了“丰岛海战”,“广乙”舰在此战中遭重创,无奈自焚。
说完北洋水师的情况,我们再来看看“黄海海战”当天,日方参战的都有哪些舰艇。虽然“黄海海战”联合舰队也出动了12艘舰艇,但与北洋水师开战时所有舰艇组成一个编队不同,他们将全部舰艇分成“第一游击队”和“本队”两个编队,“本队”又分成“第一群阵”和“第二群阵”。联合舰队之所以能取得“黄海海战”的胜利,其“第一游击队”发挥了很大作用,该编队集中了联合舰队作战能力强悍的舰艇,所以我们首先从该编队说起。
“第一游击队”由四艘舰艇组成,分别是:“吉野”号、“高千穗”号、“秋津洲”号和“浪速”号。“吉野”号快速巡洋舰,标准排水量4150吨,舰长109.73米,舰宽14.17米,吃水5.18米,最大航速23节。穹甲中央隆起的部位为4.4厘米厚,两侧坡面斜向水线下的部分厚度为11.43厘米。武器装备为:152.4毫米速射炮4门,舰艏和舰艉各一门,舰艏两侧的耳台各一门;120毫米副炮8门,分别安装在两侧,每侧各4门。这样的火力布置,使得该舰每一侧最多可集中7门火炮,可谓火力强悍。
“吉野”号
“秋津洲”号巡洋舰,舰长91.7米,宽13.14米,吃水5.32米,排水量3100吨,最大航速19节。甲板装甲厚7.5厘米,炮盾装甲厚11.5厘米。主要武器装备为:152毫米口径速射炮4门,120毫米口径速射炮6门。4门152毫米口径舰炮分别布置在舰艏和舰艉两侧的耳台中,舰舯两侧每一侧再布置两个耳台,配备4门120毫米口径舰炮,另外舰艏和舰艉甲板上各布置一门。这样,该舰作战时每侧可集中6门火炮,仅次于“吉野”号。
“秋津洲”号
“浪速”号和“高千穗”号属于同型舰,该级舰排水量3709吨,舰长91.4米,宽14.1米,吃水5.8米,航速18.5节。装甲甲板厚5~7.5厘米,轮机部外侧装甲厚7.6厘米,炮塔顶及司令塔装甲厚3.7厘米。主要武器装备为:260毫米口径主炮2门,艏艉甲板各一门;150毫米口径舰炮6门,布置于舰艇两侧,每侧各3门。这样的布置使得该级舰作战时,每一侧可集中5门主战火炮进行攻击,虽然少于“吉野”的7门和“秋津洲”的6门,但也明显强于北洋舰队除“定远”和“镇远”外其他舰艇。
“高千穗”号
介绍完“第一游击队”四舰,我们再来看看“本队”的情况。“本队”“第一群阵”由三艘舰艇组成,分别是“松岛”舰、“千代田”舰和“严岛”舰。“松岛”舰、“严岛”舰与“第二群阵”中的“桥立”舰属于同一个型号,由于三舰的舰名是日本的三处风景名胜,故被称之为“三景舰”。此外,“松岛”舰还是当时整个作战编队的旗舰。
“三景舰”大致数据为:标准排水量4278吨,舰长89米,宽15.59米,吃水6.05米,航速16.5节。轮机部外侧装甲厚12.5厘米,炮塔装甲厚30厘米,炮塔顶盖装甲厚10厘米,装甲防御甲板厚5厘米。
“松岛”舰
北洋水师的两艘主力舰“定远”和“镇远”,以其大吨位、厚重的铁甲,和八门305毫米口径舰炮,一直被日本海军视为心腹大患。为战胜“定远”和“镇远”,日本为每艘“三景舰”装备了一门320毫米口径巨炮(本来打算装两门,因为舰体小而放弃),另有120毫米口径速射炮10`~12门。虽然“三景舰”是同型舰,但每一艘的设计却不尽相同,“松岛”舰的320毫米主炮被安装在舰艉甲板上,其余两艘主炮位于舰艏。主炮位于舰艉的“松岛”舰,10门副炮安装在舰艏的两舷,每侧5门,主炮位于舰艏的副炮位置相应位于舰艉的两舷。三舰副炮数量也不尽相同,有的10门有的12门。
虽然联合舰队对“三景舰”的三门320毫米主炮寄予厚望,但它们可能口径过于巨大,而且属于老式的架退炮,发射和复位不方便,导致射速过慢。“黄海海战”时,这三门主炮平均40多分钟才发射一次,期间还发生过故障,好不容易有两炮打中过“镇远”舰,然而并没有穿透其装甲。作战效能还不如其两舷每侧5~6门的120毫米口径副炮,它们还取得了一些战果。
“千代田”舰排水量2439吨,舰长92米,吃水4.3米,航速19节。装甲甲板厚2.5~3.8厘米,水线带装甲厚9.2厘米。主要武器为120毫米速射炮10门,舰艏和舰艉各一门,其余8门分别安装在舰艇两侧,每侧4门。这样,该舰每一侧最多可集中6门火炮。
“千代田”舰
“比叡”号铁甲舰,属于早期二等铁甲舰。铁肋木壳,外装装甲。正常排水量2250吨,舰长67.1米,宽12.5米,吃水5.3米。主要武器为:170毫米舰炮3门,150毫米舰炮6门。由于该舰从设计来说还未完全脱离风帆战舰的模式,火炮装设也比较原始,大部分主炮位于舰艇内部,两舷开有炮窗,作战时火炮透过炮窗向外攻击。
“扶桑”号巡洋舰,舰长67.1米,宽14.6米,吃水5.5米,正常排水量3717吨,航速13节。该舰为早期铁甲舰更进一步的进化版,帆船的影子相比“比叡”号又少了一点。主要武器为:240毫米主炮4门,两舷每侧开两个炮窗,两门火炮从里面往外攻击;170毫米口径火炮4门,分别位于舰艇两侧的甲板上,每侧各两门。
“扶桑”号
“西京丸”舰原为日本商船,于1888年下水。甲午战前被日本军令部临时征用,改装成巡洋舰效力于日本联合舰队。西京丸舰排水量为2913吨、387马力、航速12节。主要武器装备了4门120毫米速射炮、2门47毫米机关炮、1门57毫米机关炮。
“西京丸”号
“赤城”舰属于炮舰,由日本横须贺海军造船厂建造。该舰排水量为612吨,舰长46.9米、宽8.22米、吃水2.95米,航速12节,可搭载104人。舰上武装有4门120毫米旧式后膛炮。
“赤城”舰
- 参战舰艇战斗力简析。以上就是“黄海海战”当天中日双方参战的主要舰艇,以及大致技术数据。我们简单计算一下,北洋水师参战舰艇主要舰炮数量为59门,日本联合舰队参战舰艇主要舰炮数量为109门。就算北洋水师的火炮口径较大,也算一个加分项,那最多也就是势均力敌而已,怎么能说比日本强呢?
联合舰队不仅主副炮数量比北洋舰队多,射速上也比北洋舰队快不少。“定远”、“镇远”,“经远”、“来远”,“致远”、“靖远”等舰艇,其主副炮还是老式的架退炮,更不要说更老的“超勇”、“扬威”了。
什么是“架退炮”呢?早期火炮的炮架是有轮子的,炮管和炮架刚性连接,无论舰炮还是陆军火炮,开炮时,炮管和炮架在后坐力作用下向后滑行,然后再人工推回原位。后来发展到把炮管连同架子安装在导轨上,开炮时炮管连同整个炮架在导轨上后退,再由人力推回原位。这就是架退炮。
架退炮
而联合舰队中比较新式的舰艇,例如“吉野”、“秋津洲”、“三景舰”和“千代田”这6艘,其152毫米口径和120毫米口径舰炮,为1890年后出现的管退炮。管退炮相比老式火炮射速大增,因而被当时的人们称之为速射炮。
什么又是“管退炮”呢?简单说,与架退炮不同,管退炮开炮时,炮架不用跟着炮管往后退,炮管自己往后退就行。这种火炮炮管和炮架之间带有缓冲装置,通常用液压或弹簧作为缓冲工具。有了这种缓冲装置,火炮发射时一部分后坐力被吸收,后坐行程缩短,再加上射击后炮管能自动复位,射速比老式架退炮快得多。
管退炮
快多少呢?我们做个简单对比:“定远”和“镇远”的305毫米口径舰炮,理论射速大约为每5分钟一发(甚至有10分钟以上一发的说法),“致远”、“靖远”等舰的210毫米口径主炮理论射速约为2分钟一发,152.4毫米口径副炮约1分钟一发。而“吉野”等舰的其152毫米口径和120毫米口径舰炮呢,理论最高射速每分钟7发,不算太理想,理论射速也有每分钟5~6发。
之所以长久以来很多人觉得当时北洋舰队比日本联合舰队强大,大概是因为那两艘厚甲巨炮的大舰:“定远”和“镇远”。当时的水面舰艇海战模式是“直接对抗”,不像现在的“间接对抗”,厚甲巨炮应该有优势才对啊。那么为什么“定远”、“镇远”两大巨舰没有发挥出威力呢?
首先的问题就出在航速上。“直接对抗”海战模式时代的舰艇,和坦克差不多,评价其是否强大主要看三个方面,分别是:防护水平、航速和火力(坦克为;防护、机动能力和火力),当然现代坦克多了一个信息化水平。那么我们看“定远”、“镇远”的航速分别为14.5节和15.4节,而日本联合舰队方面,第一游击队的4舰,即使最慢的“浪速”号和“高千穗”号航速也有18.5节,更不要说高达23节的“吉野”号。
这就造成什么结果呢?“第一游击队”可以凭借高航速带来的机动性优势,先避开北洋舰队的锋芒,选择薄弱处攻击,形成局部兵力优势。而“定远”、“镇远”二舰,由于航速较慢,即便想化解“第一游击队”的图谋也力有不逮。
如图所示,战斗开始时,北洋舰队各舰船头对敌,集火攻击。但是联合舰队的“第一游击队”不和北洋舰队硬扛,利用航速优势,绕道右侧。
“第一游击队”绕到右侧后集火攻击“超勇”、“扬威”。上文说过,“吉野”号侧舷对敌时可集中7门火炮,“秋津洲”6门,“浪速”号和“高千穗”号各5门,合计23门。而“超勇”、“扬威”舰艏对敌的作战方式下,两舰只有两门254毫米口径舰炮,更不要说“吉野”和“秋津洲”两舰的火炮还有射速优势,可以说局部的力量对比极为悬殊。
果然,舰体装甲1.9厘米厚,水线下装甲仅有0.95厘米厚的“超勇”、“扬威”两舰,很快顶不住攻击,战斗从12点50分打响,13点30分左右,“超勇”舰就沉没了,“扬威”失去战斗力撤离战场,最后触礁。利用航速优势,接下来日方“第一游击队”更绕到北洋水师编队后方,使其腹背受敌,陷入进一步的被动。
第二个问题出在弹药上。在“第一游击队”集火攻击北洋舰队右翼时,北洋舰队也没有闲着,这时横在北洋舰队炮口前的是日本联合舰队“本队”,北洋舰队冲入敌阵,对其进行猛烈攻击,双方陷入混战。这轮攻击也不是盖的,日军“比叡”、“赤城”受到重创,“赤城”号舰长被击毙。但遗憾的是,这两舰最后都逃脱了,并没有被击沉,这是为什么呢?
- 与日方“第一游击队”集火“超勇”、“扬威”不同,北洋舰队并没有在局部形成舰艇4:2,火炮23:2的悬殊优势。此时“超勇”、“扬威”被日方“第一游击队”牵制,所以实际上是北洋舰队八舰对抗联合舰队八舰。“定远”舰一方面与“靖远”舰联合猛攻“比叡”舰,一方面又与“松岛”舰交战,在打残“比叡”舰的同时,一炮命中“松岛”,瞬间造成日军十多人伤亡。
- 北洋舰队的海军军事科技和战术思想,是十九世纪七十到八十年代的水平。当时海军流行什么战术呢?我们知道,火炮技术是逐渐发展的,一开始的火炮发射的是实心弹丸,利用动能杀伤人员;如果是海军火炮,则利用动能破坏舰艇木壳。后来才逐步发展出炮弹中填充火药、炸药的爆破弹,利用爆炸产生的火焰和破片毁伤舰体和杀伤人员。
“镇远”号的实心穿甲弹
时间来到清廷建立北洋水师的时代,已经有了爆破弹,也就是所谓的“开花弹”,同时舰艇也不再完全是木质外壳,出现了所谓铁甲舰。此时的炮弹需要破甲,出现了穿甲弹,但延迟引信还没有被发明出来,炮弹一碰上舰体,还没穿破装甲就爆炸了。所以此时的穿甲弹就是实心或填充沙子的,是不会爆炸的炮弹。于是这个时候的战术就是,利用穿甲弹先把舰艇打几个大窟窿,然后再打开花弹,从事先打破的舰体上进入。或用穿甲弹打破水线处,引起大量进水;打断龙骨,破坏舰艇结构等。
由于这个时代海军装备的不完全是开花弹,还有大量不会爆炸的穿甲弹,再加上火炮射速不高,观瞄系统尚不发达,炮击的准头不怎么样。因此,靠舰艏冲角对敌舰进行撞击,依然是当时海军一个重要作战手段。这也就解释了开战时北洋舰队为何采用“雁形阵”,而不是如联合舰队以及后世战列舰一样的单行战列线,除了北洋水师多数舰艇的大口径主炮,都位于舰艏或靠近舰艏外,主要的原因就是采用“雁形阵”便于待敌舰瘫痪后对其进行撞击,彻底撞沉敌舰。
箭头所指为“致远”舰舰艏锋利的冲角
所以如果日方舰艇都如“比叡”、“赤城”和“西京丸”一样的水平,北洋舰队当然可以击沉它们,如果没有日方更强大舰艇的干扰,“比叡”和“赤城”几近瘫痪。按照“八大远”设计时就带有的战术,此时再加以撞击,日方两舰必沉无疑。
而联合舰队一方呢,半数舰艇为1890年后建造的,此时不仅有射速更高的新式火炮,不会爆炸的穿甲弹也被联合舰队摒弃。不仅如此,联合舰队装备的爆破弹,还有烈性更强的火药。所以“超勇”、“扬威”这种木壳包上薄铁皮的舰艇,碰上海量又猛烈的炮弹,结果就悲剧了嘛。
又由于种种原因,当时的中国还不能自己生产开花弹,即便进口的开花弹,使用的火药也不如日方的先进,威力不如日方的火药来的猛烈。由于炮弹威力没有那么强,所以即便是“赤城”这种600吨小炮舰,被“定远”舰的305毫米巨炮炮弹命中,也没能两三发就将其摧毁。
总结一下,北洋舰队相比日本联合舰队有三个劣势,分别是舰炮数量较少,航速较慢,炮弹质量不行。就是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北洋舰队依然给予敌人一定程度的杀伤,已经是难能可贵的。
三、“黄海海战”结局是日方先撤退。以上为海战的第一阶段,中方“超勇”舰沉没、“扬威”舰损毁,日方“比叡”、“赤城”也遭到重创,退出战场。随后,海战进入第二阶段。
日方指挥官伊东祐亨见一时难以取胜,遂改变策略,用旗号向“一游”发出指令,企图依靠一游各舰速度快的特点绕到北洋舰队侧后,夹攻北洋舰队。“一游”指挥官坪井航三少将对本队旗舰松岛发出意思模糊的“第一游击队回航”信号不甚明了,率四舰驶回北洋舰队正面,以右舷炮火轰击北洋各舰。伊东见“一游”驶回,只好率本队各舰右转以绕到北洋舰队后面进攻,以期造成前后夹击之态势。
这时,日舰本队各舰侧舷完全暴露在“定远”、“镇远”前方,二舰趁机集中全部火力,猛烈发炮。日舰“西京丸”中炮,气压计、航海表、测量仪器被击毁,蒸气轮机受损,不能使用,舰体进水,只得靠人力舵勉强航行,发出“我舰故障”信号,全力逃跑。
接着,日方舰队变阵完成,北洋舰队各舰被前后夹击,形势陡然严峻。这是第三阶段,我们通过上文可知,北洋舰队多数巡洋舰,其武器配置是呈前强后弱的布局,作战时可谓“顾头不顾尾”,一旦被前后夹击,后果可想而知。
激战中旗舰“定远”号信号装置被毁,导致舰队指挥失灵,各舰只能各自为战。至下午三时许,“定远”又被日方击中,燃起大火,士兵忙于救火,攻击力大减。日舰趁机群起猛攻,企图击沉“定远”。 “定远”为北洋旗舰,其生死存亡,事关战斗大局。值此危机时刻,“镇远”、“致远”不顾安危,出面迎敌,护卫旗舰。
如图所示(箭头所指为“致远”舰前主炮和副炮),由于“致远”舰的武器布局所限,所以只有当敌舰位于其正前方时,才能集中2主2副4门火炮进行攻击,角度稍微偏一点就只能集中3门火炮。当然如果侧舷对敌则可以集中3主1副4门火炮,但与联合舰队可以集中5门6门,“吉野”舰甚至7门相比,显然不占优势。
面对日舰围攻,“致远”管带邓世昌毫无惧色,指挥全舰官兵拼死奋战。战斗多时,弹药用尽,于是邓世昌准备使出“绝招”——撞击。
现在对于邓世昌究竟想撞击哪艘舰艇有不同说法,传统上是说他准备撞击“吉野”舰,因为“倭舰专恃吉野”。现在有不同看法,认为他想撞击的其实是日方旗舰“松岛”号,因为按照致远舰的航速,它根本追不上“吉野”,“松岛”倒是追得上。当然致远舰最后并没有成功,还没有撞到敌舰就爆炸沉没。关于“致远”舰怎么沉没的,传统观点认为是被“吉野”舰释放的鱼雷击沉,最新研究则倾向于认为是敌舰炮弹击中“致远”舰的鱼雷管,引起鱼雷爆炸,进而导致殉爆。
海战进入第四阶段。“致远”沉没后,左翼“济远”、“广甲”远离本队,处境危险。“济远”连中数弹,伤势惨重,管带方伯谦见大势将去,遂下令转舵西行,重演丰岛故事,退出战场。“济”远一走,“广甲”也跟着逃走,不料慌不择路,在大连湾三山岛外触礁搁浅。
“致远”被击沉后,日“一游”一度追击避走的“济远”、“广甲”二舰,后又转而绕攻“经远”。面对四艘日舰的围攻,“经远”管带林永升指挥官兵全力迎战,虽以一挡四,然毫不畏惧。在敌舰猛烈轰击下,“经远”多处中弹,燃起大火。“经远”在日舰围攻轰击下,历经激烈战斗,管带、大副和二副相继牺牲,最终完全丧失战斗力,渐渐沉入海底。全舰官兵270人,除16人获救,均为国捐躯。
如图所示(箭头所指为“经远”舰主炮和副炮),由于“经远”级没有后主炮,所以只有当敌舰位于正前方时才能集中4门炮进行攻击,很多时候只能有3门炮攻击敌人。“靖远”、“来远”因中弹过多,退出战斗,避至大鹿岛附近紧急修补损坏的机器。此时海战场上中方舰艇仅剩“定远”、“镇远”,两舰浴血奋战,中弹甚多,几次起火。但就是没有被击沉,厚重装甲的优势此时得以体现。这是海战的第五阶段。
下午3时30分,“镇远”舰的306毫米大炮连续击中日本旗舰“松岛”号二次。“松岛”后甲板四号炮塔中弹后,火焰引发炸药,发生了大爆炸。松岛船轴倾斜5度,冒起白烟,火灾大作。
不久,靖远、来远抢修完毕,重新投入战斗。日本军舰赤城、比睿、西京丸负伤,旗舰“松岛”情况也不容乐观,“吉野”、“扶桑”也受了伤,又见北洋舰队重新集队,伊东祐亨便于17时40分左右下令撤出战场。至此,历时五小时的“黄海海战”结束。
这个结果似乎与很多人印象中的稍微不同,海战是以日方的撤退结束的,和网络上某些人说的北洋舰队被日本海军打得全军覆没有点差别。双方的伤亡比,日方伤亡600余人,北洋舰队伤亡1000余人,由于日方没有沉一艘舰,伤亡少一点。并不是如某些人想的那样,北洋海军一触即溃,日方轻松获胜。
黄海一战北洋舰队损失惨重,这个结果让李鸿章慌了神,之后的决策陷入混乱。时而提出避战保船,时而提出让残存舰队再次出击,与日军决战。就在这举棋不定中,时间白白流逝,最后日方陆军攻克威海卫,北洋舰队剩余舰艇被日军俘获。
作者:郑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