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苏轼与徐州那些不得不说的故事...
古彭徐州,历史悠久,地杰人灵、龙飞之地、帝王之乡。历来风土清嘉、物阜民丰、人才蔚然、英豪辈出。千百年间,从徐州人民群众中脱颖而出的各界贤达,业已成为人民群众景仰追随的楷模典范,凝铸出青史留名的巍巍群像,积淀成独特的文化风姿。
历史上,孔子、东汉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堪称一代词宗南唐后主李煜、一代文豪苏轼等等,都曾在此留下足迹。无数风流人物,群星荟萃。今天我们就先来说一说,著名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在徐州这座历史古城,留下了哪些源远流长的故事... ...
江城子·别徐州苏轼
天涯流落思无穷。
既相逢,却匆匆。
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
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
背归鸿,去吴中。
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
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这首词,是将近一千年前宋代大文豪苏轼离开徐州时的挥泪绝唱。抒发了苏轼对徐州风物人情无限的留恋之情。
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两千余年的历史岁月中做过徐州“父母官”的人不计其数,然而能像苏轼一样以民为本,视民如子,爱民如伤的官员乏陈可数。苏轼虽然只做了短短两年的知州,却深受徐州人民爱戴。
无论是云龙山、云龙湖还是故黄河... ...无处不鲜活着苏轼的影子,从表面看,是建筑和石刻在昭显着苏轼在徐州的人望,但只有在听到徐州人都以“我们老知州”来亲切地称呼苏轼时,你才能真正了解苏轼其实早已融入了徐州人的情感血脉。
在苏轼离开徐州937年之际,让我们共同穿越岁月的长河,重温这位文化巨擘带给这座城市的温暖和荣光。
“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苏轼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好交友,好美食,创造许多饮食精品,好品茗,亦雅好游山林。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就是这样一位文化巨擘,在刚过不惑之年时来到了彭城大地,开始了为期两年的太守生涯。
嘉佑进士。熙宁十年(1077),苏轼调任徐州知州。任知州期间,勤政爱民。建苏堤,抗洪水。寻找石炭(煤炭),造福徐州百姓。徐州今存黄楼、快哉亭、放鹤亭、东坡石床、苏堤等众多与苏轼有关的胜迹。在徐期间,著有诗词170余首,其散文名篇《放鹤亭记》流传甚广。
抗洪水 建黄楼
苏轼主政徐州的那两年,正是徐州历史上的“多事之秋”。
在1077年秋,黄河决口,水困徐州。“彭门城下,水二丈八尺”,苏轼挺身而出,喊出了“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的决心,积极组织军民筑堤抢险,他本人也亲荷畚锸,布衣草屦,“庐于城上,过家不入”,与民众一道抢救城池。
“黄花白酒无人问,日暮归来洗靴袜”,就是当时真实的写照。
抗洪胜利,百姓无不欢欣鼓舞。苏东坡又提出“筑堤防水,利在百世”的主张,继续带领民众筑堤“七百九十丈”。苏轼仍旧身体力行,“我当畚铲先黥髡,付君万指伐顽石,千锤雷动苍山根”。这些用顽石修筑的长堤,终于和苏轼的名字一样,历千年而不朽。
苏东坡还在城东要冲处筑一座十丈高楼,取名“黄楼”。按金、木、水、火、土“五行”之说,黄色为土,土当克水,“黄楼”就成了徐州人民抵御洪水的力量和象征。
黄楼
在落成典礼这天,苏轼在楼上摆酒设宴,全城万人空巷前来庆贺。苏轼高兴地作了《九日黄楼作》这首诗。在回忆抗洪情景后写到:“岂知还复有今日,把盏对花容一押”,“一杯相属君勿辞,此境何殊泛清”。去年抗洪斗争惊心动魄,风雨泥泞;今年与民把酒赏花,优游从容,如同泛舟江南溪,怎不令人感慨!
祈喜雨 劝农耕
1078年春天,徐州遭遇特大旱灾。苏轼悯民悲苦,决意去石潭为民祈雨。苏轼依当时惯例特撰了一首《徐州祈雨青词》,全文如下:
“河失故道,遗患及于东方;徐居下流,受害甲与他郡。田庐漂荡,父子流离饥寒顿仆与沟坑。盗贼充盈于犴狱,人穷计迫,理极词危。望二麦之一登,救饥民于垂死。而天未悔祸,岁仍大荒。水未落而旱已成,冬无雪而春不雨,烟尘蓬勃,草木焦枯。今者麦已过期,获不偿种;禾未入土,忧及明年。臣等恭循旧章,并走群望。意水旱之有数,非鬼神之得专。是用稽首告哀,吁天请命。若其赋政多辟,以谪见于阴阳;事神不恭,以获戾于上下,臣实有罪,罚其敢辞。小民无知,大命近止。愿下雷霆之诏,分敕山川之神。朝阶齐寸云,暮洽千里。使岁得中熟,则民犹小康。”
苏轼亲自点燃香烛,跪拜龙王,并大声朗读亲笔所写的祈雨文章。他祈求“天神”降雨,盼望大麦、小麦能够得到丰收,让徐州百姓摆脱贫困过上小康生活。
2004年11月,徐州东郊龙潭山上发现一处古迹--老龙潭,并找到一块石碑,正面有苏轼所书“霖雨苍生”四字,背面碑文系仿照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所做,主要介绍老龙潭的地理位置及老龙潭周围山川秀美及求雨事项等等。这一古迹的发现为苏轼徐州龙潭祈雨提供了佐证。
苏轼在祈雨的同时,还因地制宜,查看水源,征集民夫,修筑池塘、水库。得雨后,徐州旱情有了很大缓解,作物长势喜人,百姓丰收在望。苏轼感恩于天神恩泽,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
在“谢雨”途中,苏轼亲眼看到麦收时节欣欣向荣的农村风光,满怀深情地写下了《浣沙溪·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五首词,五幅图,反映出宋代徐州乡村自然优美的田园风光和苏轼关心百姓的情怀:村姑蚕妇,野老农夫,勤劳朴实,闲适自乐;官民之间,鱼水之情,亲密无间,无拘无束。真乃一组“官民同乐图”。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
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查石炭 利国铁
徐州的冬季大雪过后,往往柴薪奇缺,为徐州居民冬季的烧柴困难,苏轼反复考察、勘探,根据徐州地理环境和掌握的线索,派人四处找石炭,终于在白土镇孤山勘探到了石炭,为此徐州百姓欣喜不已,“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磬万车炭。流膏迸液无人知,阵阵腥风自吹散。”解决了民众的冬季燃料问题,民众无忧,苏东坡亦高兴的写下《石炭并引》,以记录这一史实。
苏轼知徐州期间,不仅在徐州发现煤田,帮助百姓解决冬季的燃料之需,同时还致力于徐州冶铁业的发展,通过利用煤炭为燃料以提高炉温,进而生产出优良的武器和工具。
徐州四周诸山盘踞,自古为产铁之区,地处徐州东北的利国驿当时就有三十六冶之称,但燃料问题很困难。苏轼忧国忧民,他发现利用煤炭为燃料进行冶铁,可以有效增高炉温,进而锻造锋利兵器,来保家卫国。他在《徐州上皇帝书》中专门谈到利国的铁矿业,“州之东北七十余里,即利国监,自古为铁官,商贾所聚,其民富乐,凡三十六冶,冶户皆大家,藏镪巨万,常为盗贼所窥,而兵卫寡弱,有同儿戏。臣中夜以思,即为寒心。使剧贼致死者十余人,白昼入市,则守者皆弃而走耳。地既产精铁,而民皆善锻,散冶户之财,以啸召无赖,则乌合之众,数千人之仗,可以一夕具也。”深刻体现了苏轼的爱国情怀。
兴旅游弘文化
苏轼知州徐州期间,饱览古彭大地山水,考察民风民情,夜晚共话养生修行,不仅留下多篇传世佳作,更留下不少文物古迹,为今天徐州旅游业带来了丰厚的效益,影响延续至今。
云龙山、桓山、百步洪、戏马台、台头寺、燕子楼……处处留有苏轼登临凭吊的足迹。在游览的过程中,苏轼不仅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还提出了要保护徐州名胜古迹的计划,以发展人文旅游资源。
云龙山是徐州的风景名胜之处,更是苏北名山。山海拔142米,山上树木繁茂,翠叶成阴,挺拔天地,粲然四季。远山常常笼罩着一层淡淡的薄雾,犹如仙境。
元丰元年九月十七日,苏轼曾和友人一起醉倒在云龙山下。一篇《登云龙山》诗:“醉中走上黄茅岗,满岗乱石如群羊。岗头醉倒石作床,仰看白云天茫茫。”使得“东坡石床”成为历代诗人咏唱的重要景观。
在云龙山顶端有一座放鹤亭,苏东坡和喜欢带着宾客、僚吏甚至歌姬到放鹤亭饮酒。元丰元年十一月,苏轼在饮酒之后,诗兴大发,提笔写下《放鹤亭记》使得放鹤亭与云龙山从此闻名于世。
此后九百多年时间,放鹤亭屡坍屡建,世代留传。1979年放鹤亭彻底整修,彩栋丹楹,焕然一新,游人如织。
放鹤亭
苏轼在任时曾有修葺保护徐州古迹的打算,他在《答李昭玘书》中说:“徐州城外有王陵母、刘子政二坟,向欲为作祠堂,竟不暇,此为遗恨。近以告莘老,不知有意作否?若果作,当有记文。莘老若不自作者,足下当为作也。”当时他已奉命调离徐州,还托人对徐州古迹加以保护,精神十分珍贵。
在苏轼罢任去湖州时,彭城父老纷纷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扳援在苏轼的马前,他们捧蓝献花,洗盏呈酒,为这位使君祝福。苏轼激动不已,挥泪写下了文首那首词。
苏轼在徐州不足两年,但他给徐州人民留下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却无法用年轮来计数。一条苏堤、一幢黄楼、几座煤矿,以及数以百记的不朽诗文,它将永远留在徐州人民心中。
燕子楼
苏轼为徐州人民所付出的心血是天地可鉴的,他给徐州的老百姓带来了安定的生活环境和日渐丰裕的生活条件,为此,徐州老百姓铭记于心,世代流传。徐州人民恢复建设了三十余处苏公遗迹,云龙山、百步洪、苏步桥、燕子楼……足以见证,苏轼在徐州的地位仍然是不可替代的。
徐州拥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遗存,古往今来,引多少文人墨客流连忘返,她的风景是一部用一生都看不完的电影,她的故事是一支婉转悠扬的乐曲。
徐州,一城青山半城湖,
钟灵毓秀,虚怀若谷,耐人寻味......
可谓是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里的一颗明珠
来源:部分素材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