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9.6万人次共赴宋宴风流与宋朝文化的背后…… || “编辑部的故事”特刊

活动直播界面截图

开封市作协副主席、作家赵国栋

赵国栋:《宋:吃货的黄金时代》是一本介绍宋朝美食的饕客枕边书,更是一本呈现宋朝文化的书。

学者刘海永深入研究宋朝文化多年,从历史文献中打捞钩沉出好吃的菜品、掌故以及食谱等,打捞出已经遗失的风俗、礼仪、饮食、晏乐等文化,再现皇室的食谱、达官贵人的酒宴,平民百姓的餐桌,佐以热爱美食的文人轶事,引领读者穿越北宋,饕餮一场色香味俱佳的盛宴,品尝舌尖上的绝代风华。下面请海永介绍一下他的创作缘起和心得体会。

文史学者、《宋:吃货的黄金时代》一书作者刘海永

刘海永:早些年我在研究民国的饮食时,发现一个问题——民国菜肴的历史渊源离不开宋朝。我发现一千多年来,老百姓的口味有所改变。南方人的口味偏咸,北方人的口味偏淡。大宋南迁,大批开封人到了杭州,大批名厨也到了杭州,把开封的味蕾到带到了杭州,把口感的度数改变了,形成了现在的格局。

我想把宋代的风俗习惯、饮食生活等各个层面落地,跟现代生活接轨。这样,书中所呈现的就不再是文献中的宋朝,而是一个有情调、有人文情怀,看得见摸得着的时代了。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提到的开封菜就有280多个,如今能够开发出三四十个菜品,对开封文化旅游也是一种促进。开封小吃非常有名。1997年美国《生活杂志》公布了影响人类的100件大事,其中就有开封的小吃。北宋打破了宵禁,开设夜市,老百姓可以沿着桥边自由摆摊,不舍昼夜。北宋开始出现了铁锅,使烹饪出现了质的变化。北宋还出现发酵技术,使面食丰富多样起来。桌椅也在宋朝出现,也给餐饮带来便利。全国一流的厨师、一流的吃家都汇聚到开封,使饮食在北宋时期达到了顶峰。开封出现了餐饮的革命。

我是想立足于开封,以饮食为一个入口,来探访回望博大精深的宋朝文化,呈现宋代社会生活的层面。

开封市文联党组书记、作协主席樊城

樊城:《宋:吃货的黄金时代》从谋篇布局、题目设置到内容都非常好。这本书这么快进入畅销榜是有原因的。海永有一个研究的体系,他把自己的学识、思想、观念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出来。

我们一直在提文化强市。开封具有非常丰富的独特性,既是宋文化的代表城市,也是黄河文化的代表城市。四千多年来,它始终处于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精神的发展主轴上,见证着历史的发展。最近我们与河南大学合作,要做一个重大的课题,将开封打造成世界历史文化名都。我们主要用图书来助推这项文化建设。我们愿意搭建一个平台,邀请大家一起做这件事。

河南文艺出版社副社长张艳

张艳:感谢开封市新华书店。一周时间,书店从组织到各种宣传,把前期的筹备工作做得这么细致入微,彰显了书店的专业和他们对平台的掌控能力。感谢刘海永老师,把这么好的书放在我们社出。元月份这本书面世,2月就入选了由全国最具影响力的二十余家文艺出版社联合发布的文艺联合书单,是月度的25种好书之一。这本书的设计也得到了刘老师的称赞。这次活动推出以后,我们还会相继做一些新媒体的宣传,比如说头条、短视频、抖音,为了表示诚意,我自己也录制了一个短视频。接下来我们再加大力度,对这本书进行宣传和推广。

张艳副社长专门录制的短视频

《宋:吃货的黄金时代》一书责编王淑贵

王淑贵:有人说如果要穿越一个朝代,最好是穿越到宋朝;如果穿越到宋朝的话,最好是穿越到开封。一千多年前的开封相当于今天的纽约,经济繁荣,文化昌明,尤其是市井文化非常兴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作为一个吃货,穿越在此应该是非常幸福的。

当年我在河大读书的时候,河大西门小吃摊相当兴盛。作为一个外地的学子,我在开封吃到了丰富多样的食物。在编辑这本书的时候,一边编一边又回想起当年的那些好时光。这本书上市前我们在微博上做了新书预告,短短几天时间就得到几万人次的阅读量,特别受关注。出版后接连上了几个好书榜,说明大家对这本书非常认可。河南是宋文化的发源地,开封又是宋的首都,加上开封又有许多有志于研究宋文化的作家学者,像赵国栋老师、郭灿金老师、李开周老师,还有海永兄,他们把宋文化当作一口深井不停地在挖,挖出了清泉。河南文艺出版社这两年也做了一系列的宋文化图书。

作家、河南大学中文系教授郭灿金

郭灿金:这本书写得很好,里边有很多冷知识,包括文化方面的小常识,都非常到位。我们经常聊一个话题,宋朝就是我们开封文化最大的IP,如果能用好,对我们推广文化有巨大的好处。《宋:吃货的黄金时代》就是这样一个有益的尝试。

我们平常说,要想拴住男人的心,首先拴住男人的胃。这句话如果用在宋朝再恰当不过了,为什么呢?宋朝是一个有着强大的文化凝聚力的时代,把我们整个汉民族和其他民族的心拴在一起,把民族每一个分子的心和胃都拴在一起。这样一个朝代怎么探讨都不过分。

宋史专家、畅销书作家李开周

李开周:2009年我写过《食在宋朝》《舌尖上的大宋》,但一直没有卖得动。近几年,不管是写唐朝还是明朝的饮食,只要考证基本靠谱,出一本火一本。为什么我写的时候不火呢?因为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不仅希望吃到好的东西,还想从吃中体会到各种各样的文化内涵。我们需要的是一边吃美食,一边享受情怀。

《宋:吃货的黄金时代》给我们提供的是情怀,它满足了我们最底层的两种本能之一——“食色性也”中的“食”。我们策划的“北宋风俗宝典”中,有一本叫《东京梦华录》,另一本是《北宋美食骑手的地图》,计划每一个篇章都要有手绘的地图,应该可以带动一系列周边的产品,比如可以做成App,每一个外地游客来到开封,自动下载一个App,到鼓楼或者是小吃街,手机上一扫就会知道现在所处的位置,哪一种小吃跟宋朝有渊源,他现在经过的地方,哪个地方是宋朝名人苏东坡、李清照曾经待过的。

在开封写宋朝,我们都有一种情怀,希望把开封的文化美食、大宋的历史基因、文化基因推出去。其实这种情怀应该再小一点,落到实处。首先尽可能把我们的手艺耍好,通过耍手艺把自己的书、节目、专栏、纪录片以及其他周边产品卖出去。只要书销量大,受众多,就有可能把我们的情怀落到实处。

刘海永:开封的一些IP,比如清明上河图,没有好好开发。开封的本土作家学者守着这么好的一个金矿,我们要慢慢开发清明上河图、东京梦华录,包括宋朝的饮食风俗。
前几天我们碰撞出一个选题,要做《宋朝的十二个瞬间》,比如黄袍加身的瞬间,斧声烛影的瞬间,北宋城破的瞬间等等。之前我筹备了很多年,要想要写清明上河图,搜集了中国文献、外国文献,越看越心虚,发现清明上河图是个百科全书,我们只能从一个侧面一个侧面地去研究,比如造船、漕运、家具、饮食、服装、风俗等等,最后我不敢写了,需要学习的东西非常多。我想把清明上河图先放一放。现在手上有许多个系列,每个系列最后会合成一个大系列,那就是以开封为圆心,辐射两宋,辐射全国;以东京为圆点,贯穿古代、当代和现代。
张艳叶兆言写过《南京传》,邱华栋写了《北京传》。你刚才讲我们应该有文化自信,那么你们几位能不能写《开封传》?
刘海永:春节过后,我们几个碰头就已经开始说到《开封传》了。我们想从远古时期写起,以几千年的历史为时间线来贯穿,把开封在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东西展现出来。比如四合院,开封四合院其实是北京四合院的祖宗。《开封传》要展示那些在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事件,包括文化上的影响。我们现在做的文化工作,都是《开封传》这本大书的一部分内容。要为开封这个城市立传,压力很大。

李开周开封很牛,但我们要让读者接受的不是牛在哪里,而是可爱在哪里。读者认为开封能够接纳,能包容,能创新,能抚慰他们的乡愁,才会喜欢开封,才会买开封周边的产品。我们都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城市,我们应该有这种自信,但不能把这种自信强加给读者。
赵国栋:今天我们围绕着海永的书,奔赴了一场丰富多彩的宋朝盛宴,品尝到舌尖上的大宋风华。一说起宋朝,说起吃,大家都有说不完的话题。如何把宋这个IP开发利用好,守着金矿的我们需要耍好手艺,向深处继续开挖宝藏。

与会嘉宾和现场读者合影留念

刘海永为读者签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