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笔记:即使离乡万里,仍是村中少年

文 / 悠悠我心

巨变中的中国,总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改变着我们对周围环境、周遭生活的观感。

这几年,农村议题骤然以大份量闯入人们的视野,春节期间更甚。这不仅在于农村的变化逐年加大、吸引力日益增强,更在于大多数人仍习惯于把农村当作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根”。在乡土中国的文化浸染之下,人们更愿意透过农村这面“镜子”,来审视我们的得到与失去、光鲜与黯淡。

春节回乡,照例要到村里走一走,在看一看、听一听、想一想中,记录下家乡的点点滴滴。

看一看,看到的是在农村的凋零之外,还有一种自我改变的力量在悄然生长。印象中,破落的房子,荒芜的田地,留守的老人孩童,构成了工业化、城镇化时代村庄的基本图景,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使农村失去了应有的生机与活力……然而,这种状况正在发生变化,房子建大了,村道硬化了,垃圾集中处理了,活动场所建好了,绿化开始重视了,农村变美了。招商引资来的智能农业园即将投产,各种农家乐和农庄民宿,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办中。那个记忆中的农村,忽然之间就改变了模样。

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村里人,已经认识到立足家乡、建设农村的重要性,许多年轻人开始返乡就业,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投入,也不再那么锱铢必争、斤斤计较了。村里要修一条沿着信江河的观光小道,除了上级拨款之外,村里家家户户自愿出力,吆五喝六地到河边修路,好像又找到了当年公社时代集体出工的感觉。

看一看,看到的是物质社会的金钱至上和有用崇拜仍然大行其道,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任重道远。一说春联,虽然家家户户都贴,但大都是从市面上买回来的应景之作,基本上看不到手写的春联和自创的对子,春联已沦为一个形式,而消弭了文化寄托。二说烟花,虽然已经不像往年放得那么疯狂,但大家还是习惯以谁家的烟花燃放得持久美丽,来评判这家人的成功与否。三说龙灯,虽然村里还会组织舞龙灯的活动,但竟然很难凑齐舞龙灯的人手,老年人体力精力跟不上,年轻人不屑于参与,真怕这项传统习俗会在哪天突然“失联”。

听一听,听到的是随着国家对农村建设的重视以及城市环境的恶化,农村人的自豪感在不断上升。吃自己种的菜,钓自己养的鱼,脚踏着肥沃的土地,呼吸着还算清新的空气,农村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所处的村庄。家与田野,诗与远方,成为在某种时间空间内可以统一的两个概念。

以前,村民们普遍羡慕有城里亲戚的,时不时有机会进城赶赶时髦、开开眼界;现在,城里人开始羡慕起有乡下亲戚的了,休假时间,回到村里,走一走乡间小径、菜园田埂,晒一晒蓝天白云、绿树碧水,忆一忆儿时趣闻、流年往事,是朋友圈中一种高大上的“炫耀”。

听一听,听到的是各种城里人背负的生活压力,已经无一例外地传导到乡村。子女教育的问题,乡村医疗的不便,家庭收入的不稳定,还有未来的不确定性,都深深地困扰着农村。敢不敢生二胎的纠结,不仅在城市里存在,在村子里同样蔓延。当城里人都在抱怨假期太短休息太少时,村里人却在担忧活计太少空闲太多。的确,缺少固定工作,没有旱涝保收,空闲一天,就少了一天的收入,就有了坐吃山空的焦虑。这种焦虑,伴随着农村人的一年又一年。

想一想,想到的是无论你在与不在,故乡总是在得到与失去间,坚守着这一方家园。如雨后春笋般建起的高楼,让你开始怀疑这还是不是村庄;村路上越来越多的汽车,让你恍然中仿佛回到了城市街区;围绕着农田、农活、农业的产业链开始进驻,新农村建设成果逐渐显现……

故乡得到的,是现代社会的便利,以及文明进步带来的种种变化。失去的,则是屋后的老树、村边的溪流、旷野里的田埂水渠,以及那些奔走在童年里的美好记忆。

想一想,想到的是无论你走得多远、飞得多高,故乡总是以最博大的胸怀,迎接你的归来。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散发出历久弥新的气息;这里的农人农事、乡音乡情,无不渗透着与生俱来的亲切。老屋的身影,炊烟的味道,妈妈的嘱托,乡邻的问候,都是抹不去的成长记忆,割不断的血脉亲缘。即使离乡万里,仍是村中少年。在这里,总有一种安稳与踏实,与你相生相伴。

也许,在每一个游子眼中,家乡都是一部内涵深刻的书,不忍释卷,常读常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