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与名方】四物汤,你会怎么用?
四 物 汤
一、概述
四物汤出自《理伤续断方》,组成:白芍药、川当归、熟地黄、川芎各等分,主治:伤重,肠内有瘀血者。
被调查的330位名中医中有8位擅用本方。主要为北京、广东、江苏、浙江、重庆、福建、安徽、陕西等地的内科医家。
四物汤所主治的病症主要为妇科、内科及外科疾病,尤其多用于妇科的月经病及妊娠病,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药源性阴道出血、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子宫发育不良、月经不调、月经量多、崩漏、闭经、妊娠胎动不安、产后恶露不止、少腹坠痛等,以及内科贫血,外科跌打损伤等。
关于本方的使用指征,大多数医家认为:主要为:①血虚征象:心悸,倦怠,唇、面、指甲色苍白,月经色淡质稀。②血瘀征象:月经先后无定期,经色暗红,或有小血块,经来腹痛,及外伤瘀血肿痛。③舌脉征象:舌质淡;脉细,或脉细数。
本方的加减应用情况:一般血寒者,加生艾叶、香附、桂枝;出血不止者,加黑芥穗、贯仲炭;血热者,加黄芩。另外亦有将原方中的生地改为熟地者。
方中各药的用量情况:当归6~15g,多数用10g;川芎5~15g,多数用6~10g;白芍9~15g;地黄10~15g。
关于本方的使用禁忌,多数医家认为:脾胃虚弱,运化无力,食少便溏,或出血过多,气息衰微者慎用。月经先期,量多,色红者,或热性痛经,寒凝血瘀之崩漏,以及外感发热者不宜。脾虚湿阻,阳虚水泛者禁用。血瘀络阻,或血热妄行,或气随血脱的情况下,不宜单独运用。
二、各家经验
■浙江·何少山
【经验处方】当归12g,川芎6g,白芍10g,熟地15g。
【适用范围】营血虚滞所致的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崩漏,及一切因血虚而见的头晕目眩、耳鸣、唇爪无华、舌质淡、脉细等症。胎前产后诸疾均可以本方加减治疗。
【用方指征】以唇爪无华、舌淡脉细为辨证要点,属营血不足,冲任虚损及血虚而滞者均可应用。
【禁忌】平素脾胃虚弱,运化无力,食少便溏者应慎用;脾虚湿阻,阳虚水泛者也当禁用。出血过多,气息衰微者也应慎用。因地、芍属阴,用之有碍中焦阳气温运,可出现上腹饱胀、纳差、腹泻等,必要时可与健脾消化药同用。归、芎属阳,对月经先期,量多者,须慎而用之。
【体会】本方血虚能补,血燥能润,血溢能止,血瘀能行,为调血要剂,故适用范围较广,难以尽述。对于月经过少、闭经、排卵障碍、黄体功能不全等用此方较多。偏肾虚者加仙灵脾、仙茅、菟丝子、紫河车、肉苁蓉等。偏气虚者加黄芪、党参、白术等。血应恶寒可加淡附片、肉桂。兼血瘀者可加桃仁、红花、小胡麻。血虚有热,常改熟地为生地,加丹皮、茜草根。崩中漏下加阿胶珠、艾叶。欲行血以赤芍代白芍。欲止血去川芎。对脾胃虚弱者熟地用之恐滋腻,可用砂仁拌或改用熟地炭。川芎用量宜小于当归之一半。若血虚而滞则归、芎用量可重于地、芍,阳胜于阴,阴以阳化而疏泄。若冲任虚损,崩中漏下,则地、芍之量可大于归、芎,阴胜于阳,阳从阴化而主收摄,使肝藏血而止崩漏。地、芍用量与归、芎基本相同,则疏通与生血养血功能均衡。
■安徽·尚志钧
【经验处方】当归15g,川芎5g,白芍10g,熟地15g。
【适用范围】月经病,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疼痛,某些慢性炎症。
【用方指征】凡血虚见舌、唇、面色、指甲苍白,蹲下突然站立则两眼发黑或爬楼、快步行走时心悸者。
【禁忌】有出血倾向者、高血压及脑血管意外倾向、外感发热者均不宜使用。
【体会】对此方不可机械照搬,当归、熟地血虚可加到20g。川芎量宜小,尤其有出血史者。疼痛患者,当归、白芍用量宜大,必要时各用30g。此方适当加减(品种及药量),可通治妇科百病,是月经病圣药,目前所有西药都不及此方疗效好。对某些慢性炎症,在主治方中另加四物汤合用,可提高主治方疗效;对婚后数年不孕,经查男、女生殖系统无实质性病变者,属女子每逢经期连服本方5剂,可增加受孕机会。
■福建·钟秀美
【经验处方】黄芩10g,白术15g,生地15g,生白芍15g,当归6g,川芎5g。
【适用范围】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药源性阴道出血(如注射或皮埋避孚药)等阴道出血疾病属血热崩漏者。
【用方指征】血色暗红,或有小血块,口苦口干,脉细数。
【禁忌】寒凝血瘀之崩漏不宜使用。
【体会】芩术四物汤是养血滋阴,清热止血的良方。黄芩苦寒,既清热又止血,白术甘温,培补脾胃,芩术配伍,寒不伤胃,生血有源。生地甘寒,滋阴凉血,生白芍苦酸,养血平肝制郁火,地芍同属血中之血药,共奏滋养阴血,以熄虚火之功。少量川芎行血活血,少量当归补血活血,引血归经,归、芎同为血中之气药,可全方补而不滞。全方滋阴与清热同用,止血和活血并行,从而达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止血不留瘀,清热不寒滞,补中有行,行中有敛的效果,对血热崩漏患者的止血和调整月经周期有较好疗效。
■重庆·段亚亭
【经验处方】当归15g,川芎15g,白芍15g,熟地12g。
【适用范围】冲任虚损,月经不调,腹痛,崩漏;妊娠胎动不
安,血下不止;产后恶露不止,少腹坠痛等。
【用方指征】头昏,眼花,面色无华,心悸,失眠,大便干,妇女月经衍期,经水淡,脉细弱,用本方有效。
【禁忌】月经先期,量多,色红者,不宜用此方;纯属阴虚血少证者不宜用。
【体会】本方是肝经调血之专方,常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等。根据血虚和血瘀的主次,可以进行加减,如偏于补血,则重用当归、熟地,川芎少用或不用;如偏于活血,则重用当归、川芎,减少熟地、白芍的用量,或者将白芍改赤芍;血虚有寒者加肉桂、炮姜、艾叶;血虚有热者加栀子、黄芩、丹皮;月经量多,可加止血药,如仙鹤草30g和茜草炭20g。
■北京·祝谌予
【经验处方】生艾叶10g,香附末10g,川芎10g.生、熟地各10g,当归10g,白芍15g。
【适用范围】子宫内膜异位(痛经)。
【用方指征】月经来潮即痛,小腹凉胀。
【禁忌】燥热性痛经不宜使用。
【体会】生艾叶较艾叶炭温经效果要好。
■广东·郭春园
【经验处方】熟地15g,当归13g,炒白芍9g,川芎6g。
【适用范围】外伤早、中、晚三期。
【禁忌】亡血过多者,宜用补气生血法,不宜使用本方。
【体会】四物汤是活血补血之主方,又是妇科调经之要方,临床运用应灵活变通:外伤早期,用当归、生地、赤芍、川芎活血散瘀;外伤后期,用熟地、当归、白芍、川芎补血调血,或用此方药与四君子汤相合再加黄芪、肉桂组成十全大补汤,气血双补以促进骨折愈合;欲行血,白芍易为赤芍;欲止血,宜减川芎。亡血之证,宜加益气药物党参、黄芪,因血生于气;瘀血之证,宜加桃仁、红花;血虚血热,宜将熟地易为生地,加黄芩、丹皮;血虚有寒,宜加桂、姜以温养。
■江苏·高淑华
【经验处方】炙桂枝10g,当归10g,川芎10g,赤白芍各12g,熟地10g。
【适用范围】痛经及子宫发育不良。
【禁忌】月经过多,阴虚火旺。
【体会】腹痛,加蒲黄10g、灵脂10g、元胡10g;体虚或子宫发育不良加黄芪10g、菟丝子15g;血行不畅加乌药6g、枳壳10g;上方加甘草配芍药,缓急止痛。常用于未婚女青年,尤对因经期进食生冷,或下水游泳、淋雨感受寒湿之邪较甚者,以及妇科检查发现为子宫发育不良者较为理想,专用于经前一周内服或经期服用,平时刚取服培补肾气之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或五子补肾丸等,一般2~3个月。
■陕西·郭谦亨
【经验处方】地黄15~20g,白芍12~15g,当归9~12g,川芎6~9g,赭石(醋煅)9~12g,磁石12~15g,黑芥穗9g,贯仲炭9g。
【适用范围】经来量多,日久不止及崩漏。
【用方指征】经期或非经期阴道出血急骤、血流如注的崩证,或来势缓渐,血量不大而淋漓不止,持续时间较长之漏证,或月经周期正常,经量过多,色淡质稀,时间延长。面白、心悸、倦怠、舌淡、脉虚为主症的血虚、冲任不固证。妇女崩漏或经来量多,气未大伤的情况下,用之必效。
【禁忌】如血瘀阻络,或血热妄行,或气随血脱的情况下,不宜单独用。误用后有加重瘀阻或气脱的副反应。
【体会】加减应用数十年,学生们也反复验证,无论是崩、漏,或老妇、少女,凡经来量多,日久而呈血虚失控者,即以此为基础,据此加味,均获良效。
图书名称:名中医论方药:国家级名中医临证经验实录
图书作者:黄煌 等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