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养生如何养

01

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早已被世界各国尊崇和推广。我国传统膳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即五谷杂粮与豆类为主食,食物中70%的热量与67%的蛋白质来自主食谷物。而副食多是新鲜的天然食品,有丰富的蔬菜,同时适当吃一些水果、菌类、藻类,外加少量肉类。国际营养学界认为这是预防“文明病”的最佳膳食营养结构。

小米亦称粟米,古代叫禾,是谷子去壳后的产物,因其粒小,直径约1.5毫米左右,因此得名。中医认为,同样是种子,数量越多则能量越大,滋补力就越强。故天生万物,独厚五谷,五谷中粟米最佳。粟米又称小米、谷子、粟谷。小米春种秋收,得天地之气最全,得土气最厚,为脾之果,最养脾胃。

每100g小米含蛋白质9.7g、脂肪3.5g、糖类72.8g、热1 515kJ、钙29mg、磷240mg、铁4.7mg、胡萝卜素0.19mg、维生素B1 0.57mg、维生素B2 1.12nag、烟酸1.6mg、镁93.1mg、铜5.5mg、锰9.5mg、锌25mg、硒45mg、碘3.7毫克以及类雌激素物质。

小米功效
健脾和中 滋阴清热 益肾安眠

小米味甘、咸,性凉,味甘色黄入脾胃经,味咸入肾经。其功效:①健脾和中,治消化不良、泄泻、肢体乏力等症。②滋胃阴清虚热,治胃阴虚有热之口渴能饮、善饥,以及消渴病。③益肾安眠,治肾湿热导致的小便淋漓不尽等症。陈小米苦寒,具有止痢、解烦渴的作用。

“米油”
可滋阴强身

小米粥上一层“米油”可滋阴强身,用于治疗肾阴亏损。中医认为米油力能实毛窍,最肥人,滋阴长力,补液填精,滋阴之功胜于熟地。小米以颗粒饱满、充实、色鲜为佳,发霉变质不宜食。小米与杏仁同食易令人吐泻,素体虚寒、小便清长者不宜多食。

补“先天”养“后天”
五谷之首 健脾益肾

小米乃五谷之首,既养先天之本——脾胃,又养后天之本——肾脏,诚为养生保健之佳品。小米为大众喜食之品,食疗以不使用化肥农药的有机小米最佳。

精选食疗方
6则
小米红糖粥
红糖

润心肺,和中助脾,缓肝气

小米100克,放沙锅中加水适量煮粥,加适量红糖,米熟后食用。用于体弱者补益或产后气血不足的调补。

小米山药大枣粥
大枣

补中益气

养血安神

小米100克,怀山药30克,大枣5枚,红糖30克,共煮粥食用。可健脾胃、益气血。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之泄泻及气血不足体质的补益。

小米山药糊
山药

“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

小米与怀山药等量,炒黄,共研细末,加水煮糊调白糖食用,用于小儿调养或小儿消化不良。

小米黄芪粥
黄芪

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

小米50克,大红枣15枚,黄芪15克煮粥,加红糖适量食用。主治产后体虚。

小米半夏汤
半夏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小米15克,制半夏4~5克,水煎服。适用于脾胃不和引起失眠,一般安神药无效者。

小米芝麻糊
芝麻

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通乳的功效

小米500克磨面,炒黄,芝麻180克炒黄打碎,每次取小米面30克,芝麻10克,白糖酌量,白开水300毫升调服,早晚各1次。

编辑:金小洣

(0)

相关推荐

  • 五谷之首唯小米!这么搭配,比鱼翅燕窝还滋养!

    一.小米是五谷中最佳!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家餐桌上的食物也更丰富多样.<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9)>中提出我国人群营养膳食10条意见,其中第一条就是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 ...

  • “五谷之王”小米养脾胃

    和食宜养学院 梅 霖 博士 一日三餐,五谷为要,小米是五谷之王,所以小米最为重要. 古代之人把小米称之为"稷"."粟"."禾".江山社稷,天 ...

  • 立夏养生重在养阳 记住6点养生要诀

    俗话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阳气可以温养全身组织并维护脏腑功能.阳气足使人精神饱满.身体强壮,阳气虚则生理功能容易出现减弱或衰退.广州市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中医师高 ...

  • 养生就是养阴阳!艾灸不分阴阳,等于白灸!

    从中医理论来讲,万事万物都有阴阳之分,就人体而言,精.血.津液为阴,气为阳.艾灸也不例外,灸之前也要分清楚自己是阴虚体质还是阳虚体质,不然有可能适得其反. 什么是阴?什么是阳? 在了解阴虚和阳虚之前, ...

  • 中医养生到底养什么?掌握“四大作用三大原则”,就会事半功倍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各样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目的是预防疾病,治未病,它重在强调整体性和系统性,讲究协调脏腑.畅通经络.清静养神.节欲葆精.调息 ...

  • 养生要养骨,夏季是养骨好时机!

    "身子骨"道出了一个人体生理的秘密:身体健康,落点在"骨"上.防病祛病,一个很关键的切入点,在于"养骨"! 养护受伤的骨骼,很有必要 任何事 ...

  • 阳气即是生命,养生就要养阳

    阳气即是生命 阳气是生命的根本,生命即是一团阳气. 因此说,阳气对于我们非常重要,养生要养阳,治病也要养阳.只有明白了阳气的意义,我们才不会无谓地耗损自己的阳气. 养阳与温阳.扶阳.通阳虽然用词不同, ...

  •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第562节 养生重养脾 脾好胃气生

       看曾奶奶频道 ,选择曾氏调养堂治未病,让天下无病!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第562节养生重养脾 脾好胃气生 非常感谢反馈效果者,你的反馈不但是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更可以让更多的人受益,这真是一种善举.不 ...

  • 养生先养腿和脚(四)腰椎间盘突出的腿疗秘方 “腰突”疼痛不用忧,散寒通络有腿疗

    养生先养腿和脚(五)腰椎间盘突出的腿疗秘方 "腰突"疼痛不用忧,散寒通络有腿疗 刘长信 着 自测指标 危险人群:长期坐办公室伏案工作者.司机.长期弯腰劳动者.长期负重者.长期站立者 ...

  • 立夏养生重在养阳,记住6点养生要诀

    俗话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阳气可以温养全身组织并维护脏腑功能.阳气足使人精神饱满.身体强壮,阳气虚则生理功能容易出现减弱或衰退.医师高三德介绍,此时气候既有春末的潮湿,又有初夏 ...

  • 立夏养生的养“心”妙招

    潇湘晨报:原标题:立夏来了 这些养生妙招教你养"心"5月5日是二十四节气之立夏,古人云:"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是进入夏季的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