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模拟相亲,最有钱最漂亮的反而落单了? | 爱情市场 3 个惊人规律
选择伴侣时,你最看重的是什么条件?(我猜你要说颜值)
这大概是心理学上永恒的主题之一,心理学家们试图用各种实验和调查,找到人类择偶的标准和规律。
最近少女发现了一档宝藏节目——《幸福实验室》,这个节目把经典的心理学实验搬上银幕,既烧脑又让人过瘾。
第一期节目,便试图回答人们择偶偏好的问题,下面让我们来理性吃瓜。
实验模拟相亲,会出现什么状况?
节目组在网络上招募了 20 名单身男性和 20 名单身女性,所有人穿上了一样的衣服,女性是黄色的、男性是黑色的。
然后工作人员将 40 顶带有编号 1 到 40 的帽子,打乱顺序后给他们随意带上,大家都不知道自己的编号是多少。其中,女士单数编号,男士双数编号。
实验规则是:
要在 15 分钟内,说服一名异性跟自己配对,大家可以说任何话,但是不可以告诉对方头上的数字。配对成功的两个人可以获得一笔奖金,金额是头顶上的数字相加、再乘以 10。
也就是说,头顶上的数字代表的就是“钱”,你配对的那个人数字越大,得到的收益越多(放到现实中,数字预表的就是人的财富水平)。
实验开始,现场瞬间成了一个大型相亲会所,大家第一反应都是找分数高的,但究竟谁能成功跟“男神”、“女神”匹配呢?
在揭晓谜底之前,我们来看看几组人的表现:
1. 会上演“豪门联姻”吗?
全场最高分的 39 号女生,一开始就门庭若市,不仅号码大,颜值还很能打,很多人主动搭讪,甚至开始抢她。
她虽然看不见自己的数字,但是马上就意识到了:“自己数字应该是在 35 往上。”
面对眼前执着推销自己的 2、4、22号,她毫不犹豫地说:“我都不会选。”
40 号男生一开始在原地停了 15 秒,发现完全没有人过来,当时他就慌了,以为自己数字很小。
但是当他主动上前去打招呼时,发现 35 和 31 号女生都在一堆数字还不错的人中选择了他。
“根据大家的反应,我知道我的数字够大,就有足够的底气了,所以我也想去争取一下 39 号。”
于是,他放弃了数字非常高的 35 号,去冒险接近 39 号,以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利益。
结果 40 号一接近 39 号,就被群体围攻排斥,其他男生开始对他进行人格贬低:
“他三心二意、刚刚撩了别的女生又跑了”
“他这么花言巧语,这种人可信吗?“
“光有钱有用吗,他不靠谱。”
……
在一片反对声中,40 号高傲地站出来说了一句:“但是我号大。”
39 号女生始终没说话。
他眼看着快被挤走了,便跟女生说:“我只需要 3 秒,你告诉我,行或者不行。”
女生懵了,感觉这个人很高傲,摇头拒绝了。40 号再次悲哀地被挤开了。
就这样,豪门联姻失败。
2. 中间段位的人怎么办?
22 号男生从一开始就站在 39 号身边,不离不弃,他的策略是:甘当备胎。
在与众多男生一起“抢女神”的过程中,他慢慢找到了规律,知道自己的数字大概在 20+ 左右,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于是他跟 39 号说:
“没关系,我会一直在你旁边,如果你最后觉得其他人不合适,那就跟我在一块,绝对不亏。”
18 号男生的策略则是“再等等”,并不想太主动抢什么,只是原地观望。
后来他成了“中国好闺蜜”,跟每个来打招呼的女生们聊聊鸡汤,安慰被拒绝的女孩们,嘴上还是说“再等等”。
这两种策略有什么心理学依据呢?
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家罗伯特·扎荣茨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招募了一批美国学生,让他们看一些汉字,其中一半的汉字先看过,一半没有看过,然后再把这些汉字随机打乱,让学生们去挑选“哪些是你喜欢的?”
结果意外发现,对于那些看过的、熟悉的汉字,人们会产生偏爱。
这个现象被成为简单曝光效应,在爱情中也就是“日久生情”。甘当备胎的 22 号、跟所有女生混成闺蜜的 18 号,都是混了个“脸熟”,最终被挑中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
3. 条件最差的人,会有什么表现?
全场最低分的 2 号男生,一开始非常主动,他找到了 39 号女神,并且以颜值作为诱惑:“你不用看我数字,你就看脸就行。”
结果对方一脸嫌弃。
接着他找到了 5 号女生,5 号女生竟然也转身离开。他这时候彻底懂了,估计就是全场最低之一了。
他甚至对 23 号开始了土味表白:“你刚刚一开始看了我一眼,你忘了吗?一见钟情的时候。”
23 号立马说:“我对土味情话不感冒。”
不出意料,条件最差的人,最不受待见。
事后采访时他说:“本来胜算就不大了,不如挑战一下自己,所以我挺主动的。”
这么主动的他,最终会跟谁配对成功呢?
结果揭晓,我们发现了3个惊人规律
(怕你忘了,再次提醒一下,全场最高数字是40,最低是1)
规律一:
最优秀的人,反而容易被落下
39 号女生从头到尾站在原地,看着大家争夺,并没有主动去争取任何一个,而面对众多选择她又犹豫不决,下不了决定。
最终戏剧性一幕发生了,最后一分钟,身边的人都相继离开。
全程甘愿当备胎的 22 号,最后发现人群中的 23 号女生还没对象,于是他果断放弃了 39,和 23 号配对成功了。
条件也非常优质的 38 和 36 号也都找到了心仪的匹配者。
就连 4 号,也放弃了挣扎走向了 1 号。
到最后 10 秒时,39 号身边已经没人了,她慌乱中被一个男生拉走,被迫组队成功。
还记得那个一直站在中间,口头禅就是“再等等”的中国好闺蜜 18 号吗?没错,最终抢走女神的就是他!
虽然很戏剧化,但这绝对不是偶然现象,心理学家早就发现:最优秀的人往往最容易被落下,甚至出现“鲜花插在牛粪上”的结局。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从 3 个方面来分析一下。
1)条件越优秀的人,越容易陷入“选择悖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巴里·施瓦茨说的:
幸福意味着拥有自由和选择,但更多的自由和选择并不能带来更大的幸福,相反,选择越多,幸福越少。
这是因为人在做选择之前,都会想象自己做了另一个选择,从而假设有一个“更好的选择”,于是不断在选项中挑刺,最终错失较优选项。
39号在事后采访时也感慨地说到:“现实中可能就是这样,会被围在周围的人所迷惑,以为自己就是这样受欢迎,不会去主动做一些挑选。”
2)面对竞争者,大家都没底
因为面对优秀的人,条件更差的人都会觉得“优秀的人选择很多,应该看不上我。”
大家都没有胜算,所以会选择退而求其次,找个条件差不多的保险一点,就好像 22 号最后选择了 23 号,也是这个道理。
3)信息不对称,导致了“鲜花插在牛粪上”
经济学上的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更容易有优势。
放到相亲市场上,条件差的人,越容易掩盖自己的弱势,发展自己的优势,例如体现得更加积极和主动、更加热情和亲切等。
最终,因为掌握的信息不全面,优秀的人会被条件差的人的“虚假优势”所打动,导致选择偏差。
还记得全场最低的 2 号男生吗?他从头到尾都非常热情主动,最终守在了 19 号身边,告诉她:“你看,所有人都在讨论数字,而只有我是喜欢你这个人。”
最后成功与 19 号 结对,成了分差最大的赢家。
那么问题来了,优秀的人应该怎样避免被落下呢?
40 号其实给了我们答案。
他发现自己条件很优越,但并没有等待被挑选,而是主动去推销自己。尽管看上去很渣,但最终还是被 35 号接受了,成了全场最高分的组合。
所以,优秀的你千万不要站在原地期待遇到一个完美的人,无论你条件如何,幸福都是需要主动争取的。
规律二:
颜值和专一,到哪都不吃亏
实验过程中,除了数字之外,还有两个非常关键的标准:颜值和专一。
其中,男性普遍看脸;女性普遍看素质,尤其是忠诚。
节目一开始,在所有人都茫然的时候,男生一般都会挑选颜值高的第一个搭讪,39 号一开始让很多人争破头的原因之一,也是因为美!
反观男生,整个过程中显得最花言巧语、最不专一的男生,到最后会被所有女性嫌弃:“以后找对象一定不能找这样的。”这也是 40 号屡次被拒绝的原因。
该现象得到了大量研究的证实,心理学家试图从进化的角度进行解释:
在原始社会中,男性择偶上会更看重繁衍能力(颜值是其中一个特征),由此确保更多和更优的后代; 而女性在择偶上更看重资源的保障,以此确保自己的生存不受威胁。慢慢地,这种择偶偏好内化到了人类原始动力中。
规律三:
门当户对,终极答案
所有答案揭晓之后,我们惊讶地发现,大多数组合的分差都在 10 分以内,并且以 5 分居多,总体符合“门当户对”。
最低分的组合是 1 号和 4 号,最高分是 40 和 35。
节目组其实是模拟了当年麻省理工大学的一个经典实验:爱情的匹配假设。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号码牌,只不过除了收入,可能还有工作、学历、房产、户口等各方面。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门当户对是老一辈们“out”的想法,是“专制”的束缚,但是大量的心理学研究都表明,它才是社会的普遍规律。
因为在条件匹配的爱情中,我们才不会出于自卑而隐瞒、也不会出于骄傲而过度要求。信息透明、互相尊重,才有了进一步了解的可能。
所以,在追求一个灵魂相配的 ta 之前,请先好好爱自己,当自己变得更好时,幸福也就不远啦。
写在最后
你可能觉得少女分析得太理性了,似乎爱情就是一场等价的利益交换。
但或许在这场爱情的较量中,还有一个变量是不可忽视的 ——“感情”。
一个经济学家,曾在课堂上讲道:
“姑娘,有一天一个百万富翁向你求婚,他愿意给你一切,这本来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算一下,你以为自己赚了一百万。但同时又有一个千万富翁看上你了,那么你与百万富翁结婚的机会成本就是一千万。也就是说,如果你嫁给了百万富翁,那么你会亏损九百万。”
这是经济学。
“我非常庆幸,我的太太经济学没有学好,那时候她非常漂亮我却没有钱,但她还是嫁给我了。”
这是爱情。
愿你有一个智慧的头脑
也能有一颗为爱勇敢的心
世界和我爱着你
- The End -
References / 少女的文献资料:
[1] Ariely, D. (2011, March). The upside of irrationality. In 2011 Aerospace Conference (pp. 1-2). IEEE.
[2] Zajonc, R. B. (1968). Attitudinal effects of mere exposu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 (2p2), 1.
[3] Li, N. P., Yong, J. C., Tov, W., Sng, O., Fletcher, G. J., Valentine, K. A., ... & Balliet, D. (2013). Mate preferences do predict attraction and choices in the early stages of mate sele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5(5), 757.
[4] 巴里·施瓦茨. (2013). 选择的悖论. 销售与市场(评论版)(10), 64.
[5] 朱天明, & 汪洋. (2010). 恋爱、婚姻中的信息不对称与博弈. 新财经(理论版)(12), 332,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