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专题(9)——辛弃疾: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古诗词赏析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就词论词
这首词是辛弃疾在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写的,1204年,闲废已久的辛弃疾终于被任命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他又受命知镇江府,出镇江防要地京口。从表面上看,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其实只是想利用他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为号召。辛弃疾到任后,一方面积极布置军事进攻的准备工作,一方面他又清楚地意识到政治斗争的险恶,自身处境的孤危,深感难有所为,对时局忧心忡忡。
这首词以“京口北固亭怀古”为题。京口是三国时孙权设置的重镇,并一度为都城,也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生长的地方。孙权以区区江东之地抗衡曹魏,拓宇开疆。斗转星移,歌台舞榭,遗迹沦湮,然而他的英雄业绩则是和千古江山相辉映的。而刘裕崛起孤寒,以京口为基地,平定内乱,取代了东晋政权。他曾两度挥戈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故土。这些故事也就是“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此时感怀的是,无论是孙权还是刘裕,都与当时南宋统治者偷安江左、忍耻忘仇的怯懦表现对比鲜明。
下阙词12句,层层转折,愈转愈深。“元嘉草草”一句是用古事影射现实。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曾三次北伐,都没成功,特别是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最后一次,失败得更惨。用兵之前,他听取彭城太守王玄谟的北伐之策,非常激动。卫青、霍去病各统大军分道出塞,并大胜匈奴,霍去病于是“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祭天地庆祝胜利。当时分据在中国北部的元魏,并非无隙可乘;南北军事实力对比,北方也并不占优势。可是宋文帝急于求成,轻启兵端。结果不仅没有胜利,反招致元魏拓跋焘大举南侵,两淮残破,胡马饮江,国势一蹶不振。辛弃疾实际上是借史喻今。
至于这首词最有名的,便是那一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人们很容易就会把《史记》写“一饭斗米,肉十斤,披甲上马”的老将廉颇,与“精神此老健如虎,红颊白须双眼青”的辛弃疾联系起来。但在这一层意思之外,还有另一层含义。廉颇关系到赵秦两国抗争的局势,可他却也因为佞臣的阴谋诡计而最终未被赵王起用。其个人遭遇正反映了当时赵国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和斗争。结合辛弃疾43年来的身世遭遇,可谓恰如其分。
曾有前人指出,用典过多是辛弃疾诗词的短处,然而不得不说,他对于典故最精准的运用,正是体现了他语言艺术上的成就。
文坛掌故
■自古英雄出少年
在中国历史上,辛弃疾以词赋闻名于世,提到宋词,特别是豪放派,我们就绕不开这个以大词人的身份而名载史册的辛弃疾。
公元1140年的5月,辛弃疾出生在山东济南府的历城县。这一年,宋金之间再次爆发战争。在高宗和秦桧的主持下,南宋议和、称臣、割地、赔款,甚至杀了岳飞父子。于是都城临安,就是杭州,终于又讨来了临时的安宁,西湖又开始歌舞升平。但在北方,包括山东在内的广大金人占领区,汉族人民并没有臣服于金人的统治,抗金起义时有发生。辛弃疾由祖父辛赞抚养成人。辛赞是知开封府,大约相当于一个大城市的市长。可他身在曹营心在汉,时刻等待着一个起义抗金的机会。辛家祖先在汉代因打仗被封了将军,所以辛赞虽为文官,却从骨子里自认是将门出身。每次吃过饭后,他都带着儿孙辈登高望远,给他们讲讲军事。辛弃疾对祖父所讲的这些兵法韬略非常感兴趣,他也因此读了一些兵书。
由于辛弃疾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胆识和身手,所以在他15岁和18岁那两年,辛赞交给他一个特殊的任务——到金人的首都燕京去参加科举考试,伺机观察金人核心地区的山川形势,收集各种情报。辛弃疾对金人统治区山川形势、朝政变化、部队调动情况,都有相当深入的了解,此后他就根据这些资料写成了重要的军事论文——《美芹十论》和《九议》等,并由此养成了重视收集情报的习惯,很舍得在这方面花精力,故后来对宋金之间的战争,他常有未卜先知一般的准确预测。1160年,辛赞去世,这让辛弃疾失去了稳定的生活依靠和良好的精神导师,而这一年辛弃疾也已经21岁了。21岁的辛弃疾,在祖父的培养下,已经锻炼出了勇敢、自信的品格。
1161年的9月,金主完颜亮率军大规模南侵。从太行山之东到淮水之北,抗金起义风起云涌。这样的局势让辛弃疾热血沸腾,于是他也在当地召集了一支2000多人的队伍投奔了拥有十万手下的起义军首领耿京,耿京见到了文武双全的辛弃疾大喜过望,委以重任。
辛弃疾和当地一个叫义端的和尚成为朋友,可义端是个投机分子,他投奔了耿京,却混得并不如意。一天义端叛逃并偷走了辛弃疾保管的起义军的大印。耿京很生气,辛弃疾也很懊恼,他当即立下了军令状:三天之内一定擒拿义端归案,否则甘心受死。随后,辛弃疾估计义端一定拿着大印到金军的大营里领功取赏了。于是他单人独剑纵马,守住了通往金营的必经之道。没过多久,义端果然出现了。面对跪地求饶的义端,辛弃疾宝剑一挥就了结了这个叛徒,搜出大印,回大营复命去了。这一事件让辛弃疾在起义军中的名声大震,耿京从此对辛弃疾更是刮目相看。
■亦师亦友真交情
鲜有人知,辛弃疾与朱熹还有一段深厚的情谊。朱熹比辛弃疾要大10岁,他所主张的理论在当时被称为“理学”或者是“道学”,在南宋的士大夫中很有市场。
然而,辛弃疾和朱熹的最初交往并非因为辛弃疾对道学感兴趣,而朱熹对辛弃疾的某些做法也持保留态度。比如淳熙七年,辛弃疾在湖南创建飞虎军,朱熹就认为,只要加强一下原有部队的整顿和训练就可以了,另外再创建一支军队会增加军费开支,加重百姓负担。到淳熙八年,辛弃疾从湖南调到江西担任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隆兴府和朱熹所管辖的南康紧挨着。一天,一艘用幕布遮得严严实实的客船挂着江西安抚使的牌子经过南康境内。朱熹手下觉得可疑就上去盘查,发现装的是满满一船牛皮,当时牛皮属军用物资,其交易管理得很严格。尽管船上的人有辛弃疾的批条,但朱熹说手续不符合规定,有走私嫌疑,没收充公。不久,朱熹接到辛弃疾的信,信中说牛皮是部队急等着要用的,请高抬贵手。朱熹见他搬出军队做说辞,只好把牛皮还了回去。后来,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对辛弃疾的做法提出了批评。
朱熹讲究道德,注意小节。辛弃疾却铁腕作风,不拘小节,所以最初二人交往并不密切。但辛弃疾对接下来一件事的处理却给朱熹留下了深刻印象。公元1180年底到次年初,江西遭受严重旱灾,颗粒无收,冬天便发生了大饥荒,社会动乱一触即发。辛弃疾叫人在隆兴府及其管辖的县镇大街上张贴榜文:“闭粜者配,强籴者斩。”意思就是凡是囤积居奇,不肯出售粮食的商人一律流放;凡是强行去购买粮食、抢劫粮食的人一律处斩。严令一出,局面马上得到控制。接着,辛弃疾又召集各阶层代表,让他们推选一些精明强干的人,官府借钱给他们去购粮卖给灾民,且不收利息。这些人拿了钱后就四处去收购粮食。不久,大米接连运回来,老百姓顺利度过饥荒。辛弃疾在安定自己管辖区域的同时,还帮着临近的信州缓解了饥荒情况。同样为饥荒焦头烂额的朱熹对辛弃疾这次的果敢做法非常赞赏。
辛弃疾和朱熹的关系真正变得密切起来,还是在公元1192年初,辛弃疾重新出山到福建做官期间。辛弃疾常向朱熹请教、讨论公事,朱熹赠他12字:临民以宽,待士以礼,驭吏以严。辛弃疾对朱熹的道德和学问十分尊重和佩服,朱熹也很欣赏辛弃疾的办事才干,二人亦师亦友。公元1194年,信奉道学的宗室大臣赵汝愚任宰相,朱熹被召进京做帝师。然而,赵汝愚在与外戚韩侂胄的权力之争中失败了,朱熹被赶出京城,信奉道学的人被称为“逆党”,辛弃疾因此受到牵连。尽管政治环境如此险恶,但辛弃疾始终保持着和朱熹的联系。公元1200年3月,满腔忧愤的朱熹病逝在武夷山中。11月,朱熹下葬。韩侂胄一派禁止道学信徒为朱熹送葬。辛弃疾却不管,赶到武夷山,献上自己的悼念文章。在强权的威压下,辛弃疾以这样英勇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他对道德和正义的支持,也为他和朱熹之间亦师亦友的情谊划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 (本文部分素材摘编自《百家讲坛》栏目;《唐宋词鉴赏辞典》;缪钺、叶嘉莹《灵谿词说正续编》;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等,中国电视报记者李冰)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译文: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青玉案·元夕》词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着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
此词是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名作,上片都是场景烘托,最后一句才是关键,手法上颇象《破阵子》。此词表面写的是作者寻意中人,写出了她的忧愁,孤独。实际上此人就暗指作者自己,表达了自己孤独,壮志难酬的苦闷心理。全词含而不露,极富哲理,读来令人深思,是不可多得的好词。
作为一首婉约词,这首《青玉案》与北宋婉约派大家晏殊和柳永相比,在艺术成就上毫不逊色。词从开头起“东风夜放花千树”,就极力渲染元宵佳节的热闹景象:满城灯火,满街游人,火树银花,通宵歌舞。然而作者的意图不在写景,而是为了反衬“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的与众不同。
此词描绘出元宵佳节通宵灯火的热闹场景,梁启超谓“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认为此词有寄托,可谓知音。上片写元夕之夜灯火辉煌,游人如云的热闹场面,下片写不慕荣华,甘守寂寞的一位美人形象。美人形象便是寄托着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把这种境界称之为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的第三种境界,确是大学问者的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