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纪轻轻就脑出血的人怎么办?

五一假期,微博上有个热门话题,是关于德云社青年相声演员吴鹤臣脑出血,在“水滴筹”上发起众筹,目标募资金额为百万的事情。

起因是吴鹤臣上个月初突发脑淤血昏迷,手术后已经苏醒,仍在住院治疗。

按说脑出血虽然凶险,但并不是如同无底洞的绝症,也不会花巨额医疗费。

但他家人在众筹平台上的募资金额为100万:

在发起众筹时开列的清单,甚至还包含在医院附近租住两居室的12万元、每半年4万的护工费和每3个月1万元的针灸推拿费等等……

这个事引起了好大质疑,很多媒体也关注了。

吴的妻子表示,家里有2套房,是公租房不能卖;车日常要用也不是随时能变现的,家里存款就15万,也用得七七八八了。德云社每个月给吴鹤臣开工资6000块,年收入7.2万。

这个事到底是不是诈捐咱先不看,我觉得挺可怕的,吴鹤臣1985年生,咋就脑出血了呢?感觉这是至少六七十以后才可能出现的事儿吧?

他妻子是1998年生人,如果家底不厚,按道理也是没什么钱的。

家里的车子房子即便能卖、马上就卖,也确实不是随时都能变现的,周期怎么也得按月计算,如果真是重大医疗问题,现金流捉襟见肘是可能的。

这就反馈到另一个问题了:我们有没有妥善安排好自己的财务情况?对这种突发状态能不能应对呢?

二三十岁的人,现金流很少这很正常。收入不高,物价又贵,能自负盈亏都不容易了。

三四十岁的中年人也好不到哪里去,上有老下有小,医疗、教育、车贷房贷,分分钟也是压死人。

而且作为吴鹤臣这种家庭主要劳动力出风险了,收入来源少一大块,即便存款丰厚也耗不了多久。

即便有单位给上的医疗保险,且在报销范围内,比例也是有限的。

比如我拿北京市来举例,门诊报销最高限额是2万:

住院分了这么多种情况,但最高限额也没超过20万:

如果你的治疗费用超出最高限额,就不在基础的医保范围内了,得看你有没有其他保险安排。

各位家里的壮劳动力,是时候考虑一下,如果突发风险,各项开支能不能应对了。

今年1月、3月,我分别推过2次文章,给大家介绍了免费的保险咨询服务。

我自己用过了,觉得还挺好的,这几个月有新粉丝加入,我想可能大家还会有这方面的需求,所以又找他们要了些体验名额给大家,看看你们是否需要。

我说起“保险”都很反感,朋友圈谁跑去卖保险了,就如同天天打了鸡血一样,这个那个的一天几十个朋友圈给你营造焦虑,我都屏蔽了。

而且很多保险代理人不专业,为了忽悠客户,什么“万能险”、“分红”、“保本”、“返还”说得天花乱坠,诱骗用户把保险当储蓄用。

大家一定要明确几个逻辑:

1
保险只有保障功能,它不是投资理财工具

我们讲,做事要有针对性,你每次做一个选择,都要问问自己“这是我当下能做的最好的选择吗”?

理财有几个核心要素:收益性、流动性、风险性。

在金融领域有个说法叫做“金融铁三角”,它是说:收益、风险、流动性三者不可能同时满足。

能满足流动性好且低风险的,必须收益低;

能满足低风险且收益好的,必须流动性差;

能满足收益高且流动性好的,必然高风险

有些保险类理财产品做到年化5-6%的收益,相对银行理财,属于“收益高”的,但它的流动性特别差,几乎无法变现。

家里不是富得流油,到处是钱的人,千万不要用保险来理财,得不偿失。

2
最需要保险的人群是核心劳动力

因为保险最核心的功能是保障功能,确保壮劳动力出风险的时候,各项需求能自然运转,现金流不要断掉。

大部分老人和小孩都不产生现金流,所以一些意外险就足以涵盖他们了,意外险金额很低,一年几百块钱。

3
千万不要随便买,看朋友买啥你也买啥

每个人的财务情况、家庭情况、身体状况,方方面面不一样,你朋友适合的产品,你就不一定了。

买保险不是买口红,看看买家秀差不多就入手,很容易被坑不说,真有问题了,理赔也许很麻烦。

建议大家和我一样,在考虑买保险之前,先去做一下保险咨询,看看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保险,反正又不花钱!

公众号“孙明展”的创始人,孙明展老师曾是保险公司精算师,从业多年,后来创业做了广州创必承,专攻线上理财教育,对保险这块有专门的模型评估。

从公号后台预约理财师之后,你将和理财师有2次深入的沟通:

第一次是采集信息,理财师主要了解财务状况、家庭情况、身体健康情况、保险诉求,大概沟通半个小时,对方会就以上信息生成适合你的保险方案。

第二次沟通就是针对方案的解析

理财师会从你个人的财务分析情况、相应的家庭责任、建议的预算等方面,从寿险、重疾险、医疗险三个方面做相应推荐。

理财师建议,保费可以不像有些保险经纪人所说,要占到家庭可支配收入的8-10%那么高,可以控制在5%以内。

按照我的整体情况,她给我推荐的最优方案是170万寿险+70万重疾+100万医疗保障,全年保费在13000以内,对我来说不是太大的负担。

我后来把她推荐的几款产品都仔细看了条款,也联系了相应的保险公司咨询对比,发现理财师还是非常中肯的,没有任何错误引导,也没有强迫购买。

这种形式比较客观公正,容易接受,身边有朋友需要,我就推荐他们也先去咨询一下,不要急着买,首先确定自己的需求。

(0)

相关推荐